第13章 猫猫见爹 - 我养的猫猫有皇位继承 - 三九十八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13章 猫猫见爹

果然如傅思所预料,周墨坐着轮椅来到馆驿,肃然告知傅思:“地动仪动静不小,方向在东南。”

傅思眉头紧皱:“东南有陈州、陵州,陵州多丘陵山岗地广人稀,若是此处地动损害还不大;若是陈州,与吴国相邻又是千里平原人口稠密,后果不堪设想……”

两人说话并不避着方正,傅思瞧方正神情,不像不知道他将地动仪交给周家,心里不禁猜测两人关系。

听到陈州二字,方正看周墨一眼,道:“若是地动仪果然有效,不巧地动又刚好发生在陈州,此事尽早报给朝廷,朝廷尽早拿出赈济维持的办法,哪怕只是提前一日半日,也是造福百姓,当算是大皇子大功一件。只是此事玄妙,准则有功,不准又是大罪,不知该如何上报朝廷。”

周墨笑着接话:“我来之前已经拜托祖父带着地动仪去拜见陛下。这会,陛下该已经知道消息了。”

方正闻言皱眉:“这未免太过草率了。太傅大人怎会同意?”

周墨指尖在膝头轻快地叩击,“残废的孙子就求祖父这一次,他难道还能不答应么?”

“胡闹!”

“呵,方大人头一天知道我胡闹?”

两人一来一往,倒把傅思晾在一边,傅思猜想两人大概是同窗旧友相识已久,不过看起来未免太过……亲近?

傅思来不及细想,太监八宝满头大汗地叩开了驿馆的大门,“哟,大皇子在呢!奴才好找!哦,周大人也在!”八宝哈着腰对周墨行礼,傅思问,“公公寻我有事?”

“我的天爷啊,大皇子你还没事人似的!”八宝咋咋呼呼嚷起来,“当然有事!大事!陛下急召!”

八宝到底是个愣头的小太监,比不得他师父四喜沉稳,领着傅思进宫,一路上像被踩了尾巴似的一惊一乍。

“大皇子,不是奴才多嘴,你何必在京城耗着呢,陛下恩威难测,保不准一会有什么怒气发到大皇子你头上。”

“这事,奴才看来不小,周太傅带了个什么东西给陛下,奴才在书房外远远看着陛下脸色不太好,又隐约听到地动二字……大皇子啊,怕是真有祸事临头啊!”

八宝一路喋喋不休,傅思背着手只当是春日里万物复苏草虫聒噪。八宝余光里瞥见傅思神色云淡风轻,不自主地又添油加醋一番,说得皇帝在御书房等着吃人一般,傅思只是一笑,垂手立在书房门口庭中,“公公,替我通报吧。”

八宝讪讪地看傅思两眼,弓身上几步台阶,来到师父四喜面前,“师父,大皇子来了。”

四喜手中拂尘一扫,抽在八宝身上,丢给不成器的徒弟一个白眼,转头走下台阶迎傅思上前,热络地寒暄起来:“大殿下,春日里乍暖还寒,殿下穿得单薄,怕是陛下看了都要心疼!”

傅思但笑不语。

同样是在宫里伺候的,四喜熬得人精似的,最会察言观色审时度势。先前在御书房瞧着皇帝神色不明,心里早转了十万八千转――

周太傅带着那稀奇古怪的玩意说是能预知地动,皇帝大喜。又说起是出自大皇子,皇帝思忖良久,接着令人传召。

八宝抓了把风就跑,以为煞星又摊上祸事,路上说得极其凶险,就希望从那可怜的皇子脸上看出些害怕来。虽图不到什么好处,看笑话总是快活的。四喜却不这么想,大皇子虽身负煞星之名,到底是长子,又多年远离京城没闹出一点风波,比在京的那几位可老实多了。如今回京城才几天竟和周太傅搭上了关系,弄出个神神秘秘的地动仪来,皇帝心里是喜是恶,真是不好说。

但四喜留神观察傅思神态,那叫一个不动声色沉稳从容,四喜当时就押下宝了――

大皇子此次回京,定是做足了准备,大有可为的!早早巴结上才是正道!

傅思跟着四喜进了御书房,道了声有劳,对着书案后的康元帝撩袍就跪,叩头声咚咚震响,“儿臣不孝,空长年岁未在父皇跟前侍奉。如今见父皇龙体康健,儿臣喜不自胜。”

康元帝年届四旬,但因未立储君,在国事上过于操劳,又多疑多心,鬓边早生华发,长子这两句尚觉中听,抬抬手让傅思平身。

“你也大了,虽消瘦也还有股子韧劲在。老六让淑妃养得太娇,三不五时就病怏怏的,该像你这做大哥的才好。胳膊上伤好些了?”康元帝目光快速扫过傅思胳膊,很快又转向站立一旁的周太傅,“年轻人,身子骨恢复得快,太傅家书意如今可好些?”

傅思顺势与太傅见礼,双双都点了头。

太傅道:“周墨无知小儿,本事不济偏要逞能,落得狼狈实属活该。陛下不怪罪已是天大的恩德,又费心关怀,老臣实在惶恐!”

傅思垂眼听着,知道说的是周墨五年前自请投军,在与吴国交战中单枪匹马杀入敌营,取了敌帅首级,却也搭上双腿一事。

康元帝不经意地轻抚放在书案上地动仪,笑道:“太傅治家过于严苛了。俗话说,文官不爱财,武官不怕死,国家方得太平。周家清流世家,又出了书意这般骁勇无畏的忠臣,朕心甚慰。”

说到此处,康元帝话锋陡转:“书意曾在陈州卫国,陈州若果真地动,派书意前去赈灾,朕是最放心的。只是――”康元帝手指地动仪,看向傅思,“老大,此物你从何而来,果真灵验?”

终于说到正事上来,傅思再跪,“此物定然灵验。但得到此物经历玄妙,儿臣不敢妄言。”

康元帝大手一挥:“但说无妨,朕不怪罪。”

“谢父皇!”傅思早预备好了说辞,先自怜身世以退为进,“儿臣生逢地动,夙夜忧思,自恐不祥……”

康元帝微微皱眉,他确实忌讳长子出生时京城地动,也因此将其早早遣送封地,没名没分地搁在一旁,但皇帝心中如此想,却不愿让人放在明面上来,显得他刻薄昏聩。

“这是什么话?哪个说你不祥?”康元帝语气微怒。

傅思垂下头,“父皇怜爱,儿臣深沐君恩,不敢不以君父为重,在蜀州这十年,日夜祈祷父皇安康。或许孝心诚挚感动上天,儿臣梦里得遇神仙。”

康元帝眯起眼:“哦?莫不成这地动仪是神仙所授?你倒是得上苍青睐,朕却无此机缘。”

傅思料到会有此责问,稳住语气:“那地动仪确是神仙传授技法。父皇以仁德治天下,日理万机日夜操劳。儿臣粗笨,别无方法报答君恩,不敢假手于人,亲自制造出来,若能进献父皇略尽绵薄之用,便是儿臣天大的福气。”

“若真有用,朕也是从太傅处晓得有此神器。老大,你这孝心,怕是绕远了些。”康元帝目光扫过两人,无人敢直视帝王,虽表恭敬,同时帝王也不能从臣子目光中判断是否真的忠诚。一向安分沉寂的长子突然和三朝老臣有了瓜葛,康元帝猜疑难消。

终于说到最要紧的地方了。傅思当时将地动仪交给周墨,并没想到这么快就会生效,而且周墨竟让太傅亲自呈报给陛下,诚然周太傅说话有分量,但这分量未免太重了些。

傅思重新跪拜在地,额头紧贴地面,“是儿臣思虑不周。儿臣回京以来,受父皇恩赐在驿馆养伤,不敢随意走动,只是前些日子衿周岁,儿臣才头一次踏入太傅府。知道父皇日理万机,按神仙指示制出地动仪,不敢妄然打搅,便想着让太傅转交。”

说着,傅思抬起头,红着脸道:“儿臣不敢扯谎,私心也是有的。”

康元帝看着长子额头的灰尘,这头是磕得扎实的,面色稍霁,“什么私心?”

傅思看了旁边的太傅一眼:“儿臣想,地动仪有效最好。若是无用,太傅是三朝元老,父皇是仁厚明君应当不会多加怪罪。”

康元帝朗声笑起来,“周太傅,你瞧,这小子还憋着这样的坏水!该罚!”

周太傅余光扫傅思一眼,弓身道:“陛下仁爱,殿下纯孝,是我大楚之幸。”

“起来吧,十年不曾回家,翻来覆去跪什么。”康元帝眼角皱纹舒展开,目光落在地动仪上,“这东西倒是缝合灵巧,表面也圆润光滑,都是你亲手制作?”

“儿臣不敢欺君,句句属实。”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