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过河卒 - 铜色森林 - 陈之遥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铜色森林 >

第54章 过河卒

顾问室的规模还在继续扩大,很快又有新的研究员加入进来。

人没到,传闻先来了。据说名字叫秦未平,清华学堂出身,麻省攻读数学,后来又在哥伦比亚大学拿了经济学与法律学位。

因为履历很好,年纪又长他们几岁,就有人猜测,是不是会在研究员上面多设出一个主管的位子来给他坐。

“耶鲁”最不喜欢这种说法。美东的留学生圈子不大,他四处打听了一遍,回来就断言绝不可能,秦未平这个人显然是有问题的。

至于那问题是什么,早在顾问室里传开了,大概只有钟欣愉还不知道。

同僚之间的聚会,她很少参与,其他人也无所谓她来不来。有她出席,他们反而不自在。有些地方去不得,连玩笑话都不能敞开来讲。一时道,钟小姐,冒犯了啊。一时又道,钟小姐,不介意吧

当时战争已经进行了大半年,每天听到的几乎都是坏消息。他们需要排遣,她也不想做那个败兴的人。

最后还是邻座的研究员悄悄告诉她:“听人家讲……那个秦,是CP。”

“什么CP”钟欣愉问。

邻座挑挑眉毛,意思是你怎么连这都不懂,轻声给她解释:“CP,就是共产党。”

“我是不懂这些的……”钟欣愉笑着摇摇头,垂目下去,继续用钢尺压着面前的一沓报告,手指着读数据。她当然知道这话题敏感,不适合在此地议论。

后来又听别人说起这件事,才发现并没有想象的那么严重。起因其实是秦未平的妻子,做学生的时候参加过美共,但几年前就已经退出了。到他本人这里,至多只能算是有那方面的嫌疑而已。

之所以引起注意,还是因为此时此地的特殊。虽然只是区区一个研究员的位子,但这是在战时,顾问室设在大使馆里,也算是重要单位,用一个立场存疑的人恐怕不行。

可偏偏秦未平的履历又非常的好,比已经在这里的几个研究员都要优秀。更要紧是,他混过的地方多,认得的人也多,据说有个同学在美国财政部货币研究室供职,不确定派不派得上用场,却也是条路子。

几番斟酌,最后还是录取了。说是试用,有点且走且看的意思。

可等到事情确定下来,顾问室里又有了新的传闻。

邻座依旧消息灵通,悄悄告诉钟欣愉,那位参加过美共的秦太太竟是个白人女子。

这一点,怕是比CP更叫人意外。当时排华法案尚未废除,还有1922年出台的《凯布尔法》,限制美国人与“没有归化资格”的中国人通婚,最严重的后果是丧失公民权。而且,哪怕准予成婚,也不能入籍,为的就是防止华人通过婚姻移民美国。

再看秦未平的履历,留美靠的是庚子赔款的奖学金,似乎也没有什么深厚的家世或者家产。职业方面,更是平平。过去这些年,他除了拿到一堆学位之外,只做过一些闲差,先是在大学里给教授当助手,后来又去亚洲经济学会做了两年文书工作。因为该学会裁撤职员,来这里应聘之前,他已经失业了一段时间。

于是,所有人都在好奇,这位秦先生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物,竟能凭借爱情超越国籍与种族。

大家心里是朝着拆白党的那个样子去想象的,见着真人,大失所望。

秦未平第一天来顾问室上班,出现在众人眼前的只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男人,三十多岁,顶着一张端正且无特征的面孔,鼻梁上架一副黑色角质框眼镜,中等身材,不高不矮,不胖不瘦,穿一身半新不旧的棕色格子花呢西服,手肘后面有两片快磨光了的麂皮贴布。

简而言之,这位秦先生就是大学里最常见的那种中国留学生,又因为读了许多年的书,早早有了些人到中年的气质。

但他的脾气倒是很随和,一见面就殷勤地笑着与各位同僚握手,让人家叫他“老秦”,当天晚上请客唐人街聚贤楼吃饭。

盛情难却,一屋子的研究员都去了。

只有耶鲁与他不对付,大概还惦记着那个“主管”的说法。开席之前祝酒,站起来跟他碰了碰杯子,开口便是一句:“ToCommunism!”

旁边人都怔住了,知道这又是在拿CP的问题说事。大家都是读过书的人,背后议论再多,也不习惯当面打脸。

可秦未平却半点尴尬都没有,当即也举起杯子,回了一句:“ToFascism!”说完看看在座各位,一脸慧黠,好像就等着他们品出其中的幽默。

众人又是一怔,这才轰然笑起来。耶鲁也跟着笑,不好再说什么,一次试探就这样成了玩笑。

钟欣愉旁观,佩服此人的反应,似乎与他表面上那副华发早生的形象不太一样。

可等到酒席开始,秦未平还就是个中年人的样子,一个个地敬酒,很快有些醉了。他喝酒上脸,一直从眼睛红到下巴上,话却还是不少,说:“你们知道为什么都传我太太是共产党吗”

“为什么”旁人接口问,意外他居然主动又提起来。

“就是因为她读过些书,结了婚还在外面做事情。其实还不就是我不成器,要靠女人养么承蒙程先生不弃,才有现在这份事情做……”秦未平絮絮解释,头垂在那里,推心置腹似地。

话说得如此卑微,姿态低到叫人有些看不起,甚至无所谓别人议论他的家事。在座的除去钟欣愉,都是男人,不少已经成婚,见他这样,倒也有些不落忍。

“还有……”可他却又笑起来,挺促狭的样子。

“还有什么”旁边人当然要问。

秦未平嘿嘿地笑着,欲言又止,自得其乐了半天才说出来:“……内子欧洲派头,习惯不穿胸衣的。”

众人哄堂,有人玩笑着替他开解:“这就是他们不懂了,这明明是好莱坞派头啊。”

随即又有人附和,说:“没错没错,黄柳霜就是不穿胸衣的。”

言罢,眼光瞟到钟欣愉这里来,又跟上一句,“是我们胡说八道了,钟小姐可别介意啊。”

钟欣愉笑笑,摇摇头,倒不是客气,是真的不介意。

那一刻,她只是看着秦未平。此人近视度数不浅,稍微侧一点就显出镜片上一圈圈的纹路,以至于叫人看不清后面的那双眼睛。

此后几个月,聚餐、打麻将,秦未平样样都没落下过,与同僚相处融洽,在顾问室里的地位似乎也没有什么特殊。于是,就连“耶鲁”都不好意思再找他的茬,揪着CP的问题不放。

然而,这其乐融融并没有持续很长时间。

到了那年秋天,国民政府的全权代表以及新上任的驻美公使来此地看望他们,在饭店里摆了几桌酒席。

开席之前,公使站起来讲话,自我介绍也曾是留美学生,说自己当前首要的任务就是争取美国政府的援助,而后引用了《战国策》里的一句话,说:“这就叫不约而亲,不谋而信,一心同功,死不旋踵。我跟你们一样,都是过了河的卒子,在国内战场上或许不敌匹夫,但在此地却是大有作用。你们得记着,我们是替民国征战最远的一支军队。”

到底是文人,话说得实在漂亮。众人鼓起掌来,好像还真有那么点身为战士的骄傲。公使也态度亲厚,最后还每人奉送肖像照一张,上面有他的亲笔签名。

钟欣愉听着,看着,却想到了许多不相干的事。

比如,广州与武汉在一个月内相继沦陷,士兵伤亡数十万,平民多被屠戮,而且还失去了最重要的国际物资补给线。

比如,美国这里的一家电台正演播科幻小说《世界之战》,别出心裁地把剧情当作新闻放送,结果很多听众信以为真,到处传外星人入侵地球的消息,开着汽车逃出城市,差一点引起恐慌。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