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只能是我
原本是预备等艾文毕业再订婚的,但既然两个人已经在一起,事情难免变得急切起来。
艾文挑了一个春光明媚的日子,带钟欣愉去公园野餐。篮子打开,里面除了三明治和保温壶,还有个丝绒面儿的小盒子。
其实已经等于明说了。他握着她的两只手,单膝跪下,却又变得有些口吃,像小时候一样。见她笑出来,才镇定了一点,开口跟她说汉语,很郑重地样子。
“欣愉,”他看着她问,“你愿意嫁给我吗”
要是搁在从前,她一定会反过来问他,你仔细想过吗别人会怎么看你但现在不会了,她知道他不在乎。
要是搁在从前,她一定不会答应,因为明知这件事会带来无数的麻烦。现在麻烦照样有,但她还是回答:“我愿意。”
求婚这回事往往就是这样。明明早就能预见到结果,等到真的发生,却还是惊喜交加。他们拥抱在一起,彼此亲吻。脑子里昏昏的,好像说了很多话,过后却又都不记得了。直到回去的路上,两个人才开始讨论实际的问题,比如以后住在哪里。
艾文认为这是一个再合适不过的时机,他马上就可以拿到学位,一切刚好重新开始:“如果你留在纽约,我就在这里找工作,如果你要去西海岸,我也可以跟着去。”他记得她说过桐油公司可能要在旧金山设一个分处。
“如果是香港呢”钟欣愉忽然问。她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提到香港,不是已经想好不管了
“我也可以跟你去香港。”艾文欣然回答,丝毫不觉得有什么障碍。
“那你家里人呢”钟欣愉下意识地问。
他们一直当作那些人不存在,直至走到这一步,艾文才跟她说了家里的事。他的父母是杰米遗产最主要的继承人,带着那笔钱回到纽约,在长岛置了房子,一直住在那里。父亲前几年病逝了,关于他们订婚的事,他觉得没有必要告诉他母亲,等到结婚之后发一封电报就足够了。
钟欣愉并无异议,毕竟连她自己也没把这个消息告诉程佩青,是因为不确定会得到怎样的反应。程先生也许会说,你有了结婚对象,我就放心了,像个欣慰的长辈。又或者会替她担忧,因为这个结婚对象不是中国人。
但安塞太太还是来了,大概是从艾文的朋友那里听到了什么,突然有一天,站在公寓外面敲门。
艾文似乎并不意外,甚至很早就考虑过如何面对这样的场景。他让钟欣愉进房间,自己在客厅与母亲讲话。
安塞太太却冲过来,拍着卧室的门,对钟欣愉说:“你是来报复我的吗你赢了好不好我说你赢了,求你不要毁掉他,我只有他这么一个,你不要毁掉他。”
艾文拉住母亲,喝止:“你停下,别再说了。”
但安塞太太没有停,继续对钟欣愉道:“你以为骗到他就完了吗你知道外面人会怎么说他他以后怎么办你们的孩子怎么办被人骂杂种说他母亲是勿街烟馆子里的妓女”
“如果你以后还想看到我,就别再说了!”
与母亲相比,艾文的声音一直不高,但谁都听得出他是认真的。
安塞太太怔住,而后掩面哭起来,说:“我刚刚做完一个手术,你为什么要这样对我”
艾文说:“我知道你刚刚做完手术,所以我想迟一点再告诉你。”
欣愉不做声,一直静静站在门背后听,脸是热的,手却冰冷,浑身都在抖。整栋房子都静悄悄的。也许所有人都在听,都以为艾文要娶一个勿街烟馆子里的妓女。
但知微好像也出现了,和她一起站在门背后,脸上带着一丝笑,说你听到了吧她以为你是来报复她的。那两万块,她也记着呢。她也许早就看出来艾文对你的感觉,心里清清楚楚自己干的那些事会彻底改变你的命运,中学辍学,去做个售货小姐,从此离他远远的。她以为你完了,你偏偏又活过来,抢走她最要紧的东西……
不知过了多久,安塞太太总算给送走了。
艾文开门进来,拥抱了钟欣愉,跟她说对不起。
她摇摇头笑起来,说:“你为什么要跟我道歉呢”
但他看得出来她并没有那么轻松,他自己也一样,只是抱着她说:“我们不需要什么祝福,也不需要在谁的面前演戏。”
这话是对他们两个人说的。她沉默,侧首枕到他肩膀上,也在心里道:对不起。
她甚至想过辞掉顾问室的工作,艾文在哪里找到事,她就跟着他到哪里去。
他们会结婚,然后在一起生活几十年。
他将来多半会在学校里谋一份职业,比如当个不太得意的历史教师,总是拿不到长期教职,只能给混学分的学生上上课,薪水微薄。
而她,多半会在唐人街的小银行里做事,几十年之后,成为白太太那样的资深行员。总是升不上去,却也没人能顶得了她的缺。
他们生儿育女,朝朝暮暮,虽然没什么钱,没什么亲戚,很可能连朋友都没有。所幸都是性子温和的人,家庭生活算得顺遂,哪怕争吵,也只是克制地绊几句嘴。但那个念头会浮上来,一定会的,就像浊浪中的暗流――他和她结婚是因为爱,还是因为对母亲的叛逆还有她,和他结婚是因为爱,还是逃避呢
那段时间,钟欣愉总是在想象此后的余生,十年,二十年,甚至更远。至少这一部分的未来是可以确定的。
就这样,到了那一天。
那是在华盛顿,程佩青正在开会,把她叫了进去。
“你看看这个。”秦未平也在,递给她一张钞票。是法币,农行版的,面值五元。
她似有预感,但什么都没问,只是接过去,拉亮了桌上的一盏绿碧玺台灯,在灯光下检视,纸张的手感,印花,红蓝线。
“假钞,”她很快得出结论,“做得不算太好,纸张不一样,而且成色太新了,根本没经过做旧。”
“就是因为太新给人认出来了,”秦未平笑了笑,说,“钟小姐很懂钞票啊。”
钟欣愉解释了一句:“我从前做过几年银行柜面。”
“是啊,”程佩青附和,“就是因为这个,才叫她来看。那时候租界里十几种钞票在流通,柜面上做过的,个个都是专家。”
钟欣愉不想继续无关的话题,还是看着那张钞票,直接问:“哪里来的”
本以为不会得到回答,这不是她应该出席的会议。
但秦未平却开口说:“上海,一家名字叫明华的贸易公司,主要做粮食和棉纱进口生意,还在香港大量采购青霉素和奎宁。他们付出来的货款里有一部分是这样的钞票。”
她听得出这言下之意。以史为鉴,他早就跟她说过了,果然如他所料。
讨论仍在继续着。在座的还有使馆的军事副武官,渡海寄过来的材料全都摊在桌面上,有文件,也有照片。
“明华公司在日占区各地都设有分处,已经可以确定是日本人发动经济战的一环,直接受他们经济顾问室的领导……”
“……华北开办联合准备银行的时候,这个顾问室就已经成立了。我们安排过一个留日的女学生进去做打字员,但很快就被辞退。应该没有暴露,否则也不会只是辞退。日本人在经济这条线上非常谨慎,甚至超过了军事机关。作战参谋部里都有军统的特工,只有经济顾问室始终打不开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