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奏折 - 太后千千岁 - 蒹葭是草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太后千千岁 >

第89章 奏折

有些事让明玉早点知道也好,免得着了别人的道儿,多尔衮跟明玉交换信息,把夜宴那晚暗卫查到的情况都跟明玉说了。

明玉从多尔衮怀里爬出来,与他面对面躺在鸳枕上:“李贞淑,李贞贤,朝鲜国王对外宣称只有一个女儿,李贞淑却说凤林大君有两个妹妹。”

想起什么似的,瞪眼捂嘴:“我就说第一次看见李贞淑的时候,感觉她有些面善。”

明玉眨眨眼,问多尔衮:“你还记得庄嫔身边的那个大宫女李贞贤长什么样吗?”

这段时间多尔衮连庄嫔都没怎么正眼看过,哪里会注意到她身边的什么大宫女,于是摇头。

明玉有点失望,还是笃定道:“庄嫔身边那个叫李贞贤的大宫女,与朝鲜嫁过来的王女李贞淑长得很像,说是双生子都有人信。”

李贞贤是苏茉儿出事之后才出现在庄嫔身边的,一直随庄嫔避居在汗王宫,没怎么露过面。

所以明玉一直没注意到她。

李贞贤唯一的高光时刻,还是因为八阿哥生病,被衍庆宫的嬷嬷田氏咬出来,因此挨了淑妃一顿鞭子。

明玉这才多看了她几眼。

没想到还有这样惊人的收获。

这回多尔衮也有点惊讶了:“如果李贞贤是朝鲜细作,那李贞淑……”会不会也是?

李贞淑就住在王府,明玉岂不是很危险?

明玉想到的却是:“李贞淑是朝鲜王女,李贞贤会不会也是?”

她还记得第一次宴请凤林大君的时候,李贞淑提醒凤林大君说他有两个妹妹,凤林大君说他没忘,他也在找这个妹妹。

凤林大君要找的这个妹妹,会不会就是李贞贤?

多尔衮与明玉同时开口,同时闭麦,只不过多尔衮没说完,明玉说完了。

此时,两人心中同时升起一个疑惑,让朝鲜王女当细作,朝鲜是没人了吗?

“还是说……”结合凤林大君和李贞淑的反?????应,联系上下文,明玉推测道,“李贞贤没丢,而是被人送去了某个间谍组织,成了朝鲜的一个细作。”

“她可能并不知道自己是朝鲜王女,也许那时候她还小不记事,李贞淑和凤林大君也不知道她去了哪里,一直在找她。”

这事细思极恐,明玉看向多尔衮:“你说谁有能力拐骗年幼的朝鲜王女?”

那可是王女,身边肯定有一大堆伺候的人,怎么可能说拐走就给拐走了呢?

而且这么多年都找不到。

事情太复杂,牵扯到朝鲜、蒙古和南边,多尔衮也不好下断言,不过他觉得明玉的推测方向可能是正确的。

多尔衮不给回应,明玉也没当回事,自顾自分析道:“可能是朝鲜国王,可能是昭显世子,也可能是凤林大君,或者南边安插到朝鲜王室中的细作。”

除了朝鲜王室自己人,没人有这么大的本事拐走朝鲜年幼的王女。

多尔衮没给出回应,却重复了一遍明玉最后说的那几个字:“南边安插到朝鲜王室的细作?”

他记得昭显世子的婚事是南边皇帝赐婚,所娶姜嫔好像是南边的一个什么郡主。

之所以注意最后一点,是因为朝鲜国王、昭显世子、凤林大君和那对双生王女是骨肉至亲。

虽然王室骨肉相残的案例不少,可一般都是为了权力。

如果没有权力纷争,谁会傻到伤害自己的亲人。

明玉也觉得不可能是骨肉至亲。

看李贞淑的嫁妆单子就知道她在朝鲜有多受宠,怎么李贞贤就这么招人厌恶,被拉去当间谍了呢?

明玉睁大眼睛,认真向多尔衮求教:“要真是南边做的,你说他们到底想干什么呢?”

内室烛光摇曳,他的小福晋一边打着哈欠,一边瞪着眼睛不肯睡,躺在鸳枕上跟他分析别国细作的事。

怎么这么漂亮,这么可爱,多尔衮被明玉的认真劲儿给逗笑了,凑过去亲她脸:“乖,这事交给我吧,你别想了,仔细累着儿子。”

“在事情调查清楚之前,你先搬去明园住。”

让他这么一说,明玉也觉得自己有点傻,无凭无据在被窝里瞎猜:“行吧,反正你不在,我一个人住在王府怪冷清的。正好魏循就住在明园,也不用搬来搬去的那么麻烦了。”

原来他出征的时候,明玉搬去明园住是因为害怕冷清。

他在,王府不冷清,他不在,便冷清了。

他只是一个人,又不是千军万马,他在与不在,对明玉还是有些影响的。

多尔衮心中一暖,将明玉重新搂在怀里:“乖,我空了就回来看你和儿子。”

想了想,还觉得不够:“便是遇到什么,也不要害怕,我的人会在暗中保护你。”

谁知明玉并不买账:“你派人跟踪我?”

她就说避子汤的事那么隐蔽,多尔衮是怎么知道的。

多尔衮抱着明玉狡辩:“不是跟踪,是保护。”

明玉气结,推他:“有区别吗?”

多尔衮却将人抱得更紧:“是我不好,没有提前跟你说。暗卫只负责保护你的安全,别的一概不管。”

推不动,明玉只能眨眼用长睫毛挠他的喉结,闷声质问:“那避子汤是怎么回事?暗卫变长舌妇了?”

多尔衮:“……”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