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抬举 - 太后千千岁 - 蒹葭是草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太后千千岁 >

第95章 抬举

不管多尔衮死没死,这时候必须保住皇太极的性命,只要皇太极还活着,代善就不敢轻举妄动。

若皇太极没了,以八旗的尿性,两黄旗和两红旗必有一战。

到那时大厦将倾,就算她和达哲都躲在府中也要跟着倒霉。

不如搏一把,搏皇太极还没死,搏代善畏惧两黄旗害怕背负弑君骂名,想等皇太极没了名正言顺继位。

总管事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王爷阵亡,皇上病重,风雨欲来,福晋大着肚子产期将至,这时候不躲在王府待产还敢往宫里凑?

可明玉这话并不是对着他说的,总管事刚要开口劝阻,早有人应是下去准备了。

魏循担忧地看向明玉,明玉坚定回望,魏循知道劝也没用,也知道明玉的选择是最明智的。

他垂下眼眸:“好,我陪你一起去。”

明玉辞别达哲,登车赶往皇宫。

皇宫一切如常,明玉传软轿直奔清宁宫。

清宁宫里井然有序,要不是空气中弥漫着熬药的味道,明玉简直以为皇上病重是讹传。

皇后看见明玉也是一惊,旋即红了眼圈,让原本就红肿的眼睛看起来更红了。

她拉过明玉的手:“你都知道了?”

只问出这一句,皇后便说不下去了,只是流泪。

明玉也很难过,可她心硬,眼窝深,想哭都哭不出来:“娘娘,逝者已矣,皇上怎么样了?病得严重吗?”

刚得知多尔衮阵亡的消息,她哭成泪人,明玉居然没哭。

不但没哭,说“逝者已矣”的时候好像在说别人,连眼圈都没红一下。

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泰山崩于前,面不改色”?

皇后都有些佩服了。

不过皇后很快被转移了注意力,因为明玉问了一个更致命的问题,皇上的病情。

皇上也是听说多尔衮阵亡的消息才病倒的,听说在大帐里连吐了三口血,之后便昏迷了。

被岳托送回来,人到现在还没醒。

巫医诊过脉说是急火攻心,伤到了脏腑,又因劳累勾起旧疾,新仇旧恨?????一并发,只能靠服药勉强维持。

至于能不能醒,何时能醒,都是未知。

因皇上昏迷,礼亲王继续监国,一日几次进宫探病,话里话外都是一个意思,国不可一日无君。

皇后假装听不懂,礼亲王也是越来越没有耐心,话说得越来越露骨,恐怕再过几日便要有所行动了。

皇上的病情皇后不好明说,只是一边流泪一边摇头。

一切都跟明玉预想的差不多,皇上病重快不行了,礼亲王又当又立,只差逼宫。

“娘娘有何打算?”明玉问。

礼亲王手握重兵,皇后一个妇道人家还能有什么打算:“走一步看一步吧。”

明玉显然并不认同,见屋中除了乌云并无他人伺候,小声提醒皇后:“娘娘莫不是忘了,皇上有嫡子。”

皇上有嫡子,就算皇上没了,也应该由嫡子继承皇位,断断没有传位给兄长的道理。

皇后第一反应是八阿哥,黯然摇头:“八阿哥身子骨太弱,周岁了都不敢抱出门。要是冷不丁被抱到冻死人的崇政殿坐上半日,怕是命都难保。”

如果八阿哥有个三长两短,海兰珠也活不成了。

明玉:“自然不是八阿哥,是娘娘您的儿子,九阿哥。”

九阿哥虽然还不到一岁,胜在身体好,抗冻耐造。

他可是明玉用空间灵泉浇灌出来的铁娃娃。

听说清宁宫抱着九阿哥出去玩的宫人们冻坏了好几个,九阿哥依然坚强,连个喷嚏都没有。

经明玉提醒,皇后也觉得九阿哥能当此大任,可代善有人有兵有资历,皇后怕争不过反倒被他记恨上。

皇后的顾虑明玉都懂:“九阿哥身后有两黄旗和整个蒙古,娘娘怕什么?”

两黄旗是皇上的嫡系,其忠诚自不必说,可整个蒙古?

皇后懂了。

科尔沁是漠南蒙古的领头羊,她是九阿哥名义上的母亲,明玉也支持九阿哥,明玉支持达哲肯定也会支持,有了她们三个人的支持,科尔沁必然不会倒向别人。

额哲是额驸在漠北,是皇上亲封的察哈尔亲王,有了这一层关系,额哲只会支持九阿哥。

漠北广大,除了额哲这一支,大部落还有郭尔罗斯氏的母家。

且不说郭尔罗斯氏是九阿哥的嫂子,就是豪格被代善扔在关内不管不问这一条,郭尔罗斯氏也不会与代善甘休。

就算代善资历老,手握重兵,且有部分老臣的支持,可九阿哥是皇上的嫡子,有两黄旗,背后还站着整个蒙古。

完全有放手一搏的资本。

皇后彻底从悲伤中醒过神来,趁着皇宫还能正常进出,吩咐人传召郑亲王济尔哈朗入宫。

她毕竟只是一介女流,有些话她不能自己说,总要找个人代言。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