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变故
明朝已经烂到根基,当官的吃肉,当兵的土都没得吃,谁肯好好打仗。
除了在几个军事重镇遭遇一些像样的抵抗外,其他地方的军队投降的有,逃跑的有,负隅顽抗的几乎没有。
李自成一路顺风顺水打到京郊,却在京郊遭遇了奉旨前来勤王的卢象升。
冤家见面分外眼红,要不是明军缺吃少穿战斗力下降,李自成差点再次被卢象升打回西北老家吃土。
干掉卢象升之后,李自成这边也伤了元气,好死不死又在紫禁城外遭遇刚被崇祯赦免不久的前蓟辽总督洪承畴,不得不率军与洪承畴带领的禁军展开巷战。
洪承畴善用兵法,善用火器,可兵法在巷战无用,明朝最厉害的火器都在宁远城,禁军手里只有火.枪火铳,杀伤力十分有限。
最后洪承畴力战不敌,以死殉国,李自成也被打得灰头土脸,带兵冲进紫禁城的时候脸都被禁军放火.枪的烟给熏黑了,毫无形象可言。
与此同时,多尔衮正在山海关办誓师大会。
接到李自成攻占北京逼死崇祯帝的消息,他站在山海关的城楼上,朝城下整装待发的八旗军队喊话:“杀李自成者,封固山额真,赏银万两!”
八旗军队厉兵秣马早在山海关等烦了,迫不及待入关建功立业,如今一听还有这好事,一个个都跟打了鸡血似的,嗷嗷叫着杀杀杀。
等隆重的出征仪式办完,大军兵分两路。东路多铎带队,领正白旗、正红旗和镶蓝旗直扑北京,与李自成正面交锋。西路豪格带队,领正蓝旗、镶红旗堵住李自成和其他路农民军回西边老家的路。
多尔衮居中,领镶白旗坐镇山海关,两黄旗留守盛京。
其中东路军对外宣称接到明朝太子送来的求援信,携太子入关助明朝铲除李自成。
因此,东路大军一路开到京郊并没受到任何实质性的阻拦。
李自成在龙椅上屁股还没坐热呢,就听说了山海关那边的动静,顿时气得七窍生烟。
什么内斗!
什么受人掣肘!
什么拖延时间!
都是障眼法!
他前脚才跟卢象升和洪承畴打完,才消灭了明朝最后的勤王军,逼死崇祯,背上乱臣贼子的骂名。多尔衮后脚在山海关起兵,跟他玩起了携太子以令诸侯的把戏。
明明多尔衮跟他目标一致,都想要明朝的江山,可推翻明朝的苦活累活都让他干了,逼死崇祯的罪名也让他担了,多尔衮这时候派兵过来捡胜利的果实,哪有这样的好的事!
可多尔衮手里有大杀器,把宁远城都轰塌了,谁不害怕。
李自成左思右想还是决定跑,以后再徐徐图之,这时再看紫禁城?????越看越气,怎能把这里的一砖一瓦留给多尔衮!
于是打算效仿西楚霸王火烧阿房宫。
当李自成临时召集士兵准备搬柴泼油的时候,前线战报到了,说多铎已然兵临城下,再不跑就跑不成了。
李自成只好忍着气逃出紫禁城,匆忙往西而去,结果还是慢了一步与多铎遭遇,被大炮轰得一佛出世二佛升天。
在出征之前,明玉提醒多尔衮提防李自成狗急跳墙火烧紫禁城。多尔衮记在心里,私下叮嘱多铎,让他一路急行军,不得拖延,遭遇李自成只用炮轰不必恋战,以攻占紫禁城为第一要务。
毕竟西路还有豪格。
所以多铎并没全歼李自成,而是将他留给了豪格。
豪格看见李自成气就不打一出来。当年他要不是为了策应李自成,也不至于遭遇洪承畴被按在地上摩擦,丢了亲王爵和兵部。
也不至于着急建功,着了范文程那个老东西的道儿,争取带兵入关的机会,险些永远留在关内。
说来说去,都是李自成的错!
豪格打不过严阵以待的洪承畴,还打不过仓皇出逃只剩下半条命在李自成吗。
李自成率残部逃出北京城后,在山西被豪格堵住团灭。
其实多尔衮很想去东路带兵,代表清朝第一个入主紫禁城,可有了上次入关的教训,他生怕明玉母子再遇到什么危险。
明玉太美,太优秀,觊觎她的人实在太多,不留下看着多尔衮不放心。
得知多铎顺利进入紫禁城,且紫禁城完好无损,多尔衮回家把消息告诉了明玉,明玉捂着心口说:“还好多铎够快!”
历史上,紫禁城被李自成一把火烧了,过火面积非常大,只有外围的武英殿逃过一劫。
后来多尔衮进入紫禁城下令重修,经过清朝皇帝一代一代的不断扩充修缮,才是后世所见到的故宫。
只夸多铎不夸他,多尔衮看了明玉一眼,转身走进内室。
明玉站在原地眨了眨眼,忙着追过去:“多亏摄政王英明神武,多铎才能跑的那样快,才保住了紫禁城!”
听说柴火都搬到宫里去了,只差泼油点火,多悬啊!
明玉夸得真情实感,多尔衮不为所动,也不叫人,也不叫明玉,就自己面无表情脱朝服。
才解开两个领扣,腰带被人扯住了,低头看见他的小福晋正噘着嘴抠腰带上的花纹,多尔衮淡声提醒:“鎏金的,再抠掉漆了。”
明玉本来想装可怜博同情来着,闻言没忍住“噗嗤”笑出了声:“堂堂摄政王戴鎏金的腰带,真够寒酸的,回头我让人给你打一个纯金的。”
多尔衮原想绷一绷,看明玉能对他做小伏低到什么地步,结果听见她的豪言直接气笑了:“纯金的腰带?你认真的?”
那得多沉啊!
明玉也笑了,殷勤地帮多尔衮解朝服,衣服还没脱下就被人扯进怀中。
腰被人搂着,头顶搁着那人的下巴,听他带着笑意的声音说:“多铎腰上的荷包是达哲亲手绣的,出征都带着呢。”
这是在埋怨她没给他绣荷包,明玉听懂了却不想接话,她一个蒙古贵女没学过女红针黹,可太正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