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借机发飙 - 重生大明当暴君 - 画凌烟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165章 借机发飙

明末官场腐败,行政坏死,朝廷对地方的管控其实已经非常弱。

自然中央朝廷的组织动员能力也就极其低下。

无论是对东南的管理,还是在辽东的战场,都说明了这一点。

辽东的失控体现在军事上面,东南的失控,体现在行政管理上面。

一个给帝国增加了非常大的军事压力,让北京城变成了前线的军事重镇,造成全国各地的资源往这里送,劳民伤财。

另一个则在经济上,出现了绝对自由主义的局面,大量的金钱在东南一带扎堆,变得极其富有。

商税和农税不愿意交只是其一,最严重的是东南出了许多大官,还搞出了东林书院,复社、几社等等各种会社。

这些会社都是读书人聚集点,都是社会名流组建的,在当地影响空前。

美其名曰为了天下苍生,其实也干了不少混账事。

整天打着清流的名号,沉迷在自我感动当中。

而事实也证明了,亚当斯密所说的市场的手,在关键时刻并没有做出合理的调控。

就说东南已经那么富有了,连酒店里的小厮都有钱包二奶,可陕西偏偏在吃人。

说好的绝对自由主义下市场的手呢?

所以啊,在崇祯看来,凯恩斯主义和亚当斯密结合体才是最好的。

陈昭奇继续求饶道:“陛下,草民愿意将所有的家产拿出来,将所有的粮食运到陕西,求陛下饶了草民!”

饶了你?

开什么玩笑!

朕好不容易逮着一个可以搞东南事情的人,怎么可能饶!

朕要把你这案子往最大的去办!

崇祯差点没有高兴得笑出声来:“贿赂朝廷命官,祸乱朝政,没事,朕不给你定罪,朕要让刑部来公审此案!”

公审就意味着以司法名义立案。

朕摊牌了,朕要搞事情了!

陈昭奇,不过是东南那帮人的一颗棋子。

然而这颗棋子,却能和朝堂上下那么多官员扯上关系。

东南有多少个陈昭奇?

那里的官员、乡绅、商人,勾结到底有多深?

已经无法想象。

至于这朝堂上,有多少官员是各地乡绅、地方官的保护伞,也已经无法想象。

毕竟每年交税,多出了耗羡,下面的地方官都会给两京的官员分润的。

崇祯现在就在一张巨大的网中,这张网牢固而结实,被人不断加固,已经两百多年。

这张网会吸血,它埋在整个华夏大地,用亿万老百姓的鲜血来供养。

必须对这张网开始动刀子!

就从你陈昭奇开始!

正月十三,大雪纷飞,百官迎朝。

崇祯端坐中间,大臣们在下面朝拜。

“吾皇圣安。”

“朕安,都免礼。”

“谢陛下!”

通政司使韩p出列道:“启奏陛下,臣前日在北京城街头购买了一份大明日报,读下来颇有感慨,大明日报可向民间展现陛下励精图治之革新。然则事事若是公布于野,臣担心会引发民间动荡不安。”

崇祯看了韩p一眼,看来这些文官都还是很担心大明日报的。

毕竟这东西一成立,就把读书人的面皮给拔出来公布于众了。

王永光那只是试探,现在韩p当场说出来,已经是代表了许多人的心声。

崇祯笑道:“有什么好担心的,没有做亏心事,还怕公布出来?”

“陛下,臣不是那个意思,臣是担心有心之人利用大明日报损害朝廷威严,一旦管制失控,必为小人有机可乘。”

“管制失控?”崇祯接过话来,“朕今日也想说说这件事。”

“朕今日跟你们一件一件说起!”

崇祯的音量突然变大:“将人都带上来!”

众大臣的注意力都转移到了殿外,却见锦衣卫押着一些官员。

有礼部郎中路迈,吏部的员外郎张程,户部主事崔建安,以及工部的主事秦志睿。

众大臣一头雾水,这是要做什么。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