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四月备受瞩目的新闻是一起为逃避债务进行的非法资产转移,同事里有位资深股民,深受其害,自称亏掉了一栋房子,每天唉声叹气。顾西园对炒股敬谢不敏,不过由于主角是梧桐投资,就听了一耳朵。
同事说:“签了投资协议又拿不出那么多钱,股价倒是炒上去了,现在倒欠股民三个亿,据说是把土地和股份都转移了,剩个空壳子公司背债务。麻的,我今年还准备结婚呢,婚房没了。”
大家纷纷把卤肉饭外卖附赠的咸菜送给他,表示安慰,结婚可以没有房,吃饭不能没有咸菜。
阳城博物馆的纪念展要开幕了,发了一百二十份请柬,顾西园作为工作人员以及彩绘漆奁的作者之一也受到邀请,去邮箱里查收,看到一封未读邮件。他看完内容都有点恍惚。邮件是学校发来的。
撤回了作品抄袭的判定,决定授予学位。
没多久赖越桑就来电话:怎么回事呢?
顾西园:是啊怎么回事呢?
两个人做梦一样,像玩一场抛接球游戏,被人丢来丢去,一会儿失重坠落,一会儿又捡回一条命。
赖越桑问:“你那个有钱的同乡会继续纠缠吗?”
顾西园说:“不知道,他最近好像遇到麻烦了。”就把茅清秋接受经侦调查的事告诉赖越桑。
“学校太懂见风使舵,”赖越桑说,“当初一定收了好处。”
纪念展举办当天,顾西园随便穿了件博物馆发的文化衫就去了,到场后发现所有人都西装革履。穿着抹胸礼服长裙的闻绎如从他面前走过去,又走回来,上下打量他,张着O型嘴问:“你是来逛菜市场的吗?”
“我是志愿者,”顾西园说,“没有人告诉我要穿正装!!”
闻绎如:“这还需要别人告诉吗,小弟弟?!不然为什么需要邀请函!”
顾西园流下宽面条泪。
“算了,没事,我们是跟着大师来参会的优秀青年人才,有点个性是可以理解的。”
似曾相识的对话。
唐卓与方翠苑在中央展厅漆奁展柜边,与举办方交谈。优雅的闻绎如与逛菜市场的顾西园到各自老师身边,唐卓看了眼学生身上印着博物馆徽章的T恤:“……………”
展柜的文字说明里提到了复制品的创作团队,顾西园很高兴能在里面找到自己的名字。
讲解员:“……文物出土于西汉早期墓葬,在艺术风格上保持汉初的一致性,追求线描的细致与精美。这件复刻作品完美再现了原物风貌,经由阳城漆器厂与阳城美院的团队合作完成。”
“老唐……”
顾西园听到有人叫唐卓名字,回头看见他老师在和一位唐装老先生讲话。
“西园,”唐卓招呼他道,“过来,给你介绍一下,这位是容膝斋的贺董。”
贺循手里搭着西装外套,一身剪裁精良的衬衣,英俊而挺拔,陪在贺云度身边。人来人往中,犹如分开江流的礁石。顾西园没法把眼前的贺云度与记忆中进行比较,实际上他做的更多的是忘掉这个老人,因此再次见到他,油然而生陌生的感觉。
唐卓说:“西园好像和你外孙子是校友吧?”
贺云度眼神淡淡的,语气寻常:“是吗,没听贺循说过,阳大的?”
“另外一个,”唐卓说,“姓茅。我记得你以前跟我说过,那孩子天赋不错,想让我收徒,后来怎么没学艺术?”
贺云度微笑:“商人学艺术做什么,艺术品管理更适合他。”
唐卓:“呵呵。”
二老在漆奁的展柜前参观,唐卓指着彩绘部分介绍。与贺循单独待在一起,有点考验顾西园的心理承受能力。面对一份看得见摸不着的大餐,想要至少凑近一点闻个饱,又怕被人看出贼心。
贺循依然神情平淡而精神饱满,看不出茅清秋的事对他有什么影响。
“你穿的这是什么?”贺循先开口。
顾西园意外,又对他选择提问的对象很满意,觉得可以很自然地回答,不必斟酌与为难。
“文化衫啊。我是展会的志愿者。”
“志愿解说自己的作品?”
“对啊,”顾西园说,“文化衫上的徽章也是我设计的。”
贺循这才给了文化衫一个正眼,好像想说什么,却没开口。顾西园很了解似的说:“你想要吗?送你一件。”
贺循看了他一会儿,问:“我为什么会想要?”
“……”
顾西园有点被破坏心情。不过想想贺循也很无辜,不明白他为什么生气,也不明白为什么突然高兴,也许在贺循眼里,顾西园是一株长得很拧巴的柽柳。
唯一值得高兴的是,贺循今天是陪外公出席纪念展,不是自己带个女伴过来。
咦?为什么会突然想到女伴?
阳城的四月开始披挂上盛大的金黄礼装。黄钟木绽放明艳的花朵,浪潮般覆盖整座城市。温暖的春意令体感进入最舒适的季节。清晨出门,夜雨的痕迹已变得稀疏,只有清新的空气与草叶上的露珠。顾西园骑自行车去博物馆上班,中途收到闻绎如的求救,让他帮忙到厂里带一个参观团。
自行车顺滑地钻入老街巷,奔流的城市,浑黄深黯的老墙,人群熙来攘往,这座城市在运转,而顾西园成为其中的一分子。
金黄花瓣飘落头顶,顺着他细滑的头发落进领口,顾西园歪着脖子蹭了蹭,刹车停在漆器厂门前。旁边有一台黑色轿车。
和门卫打过招呼,进到店里,看见闻绎如正拘谨地立正站好,给面前的老人介绍店里作品,见顾西园进来,拼命挤眼睛。
顾西园内心抽搐,掉头就要走,已经晚了。
老人转过身,波澜不惊的语气:“你就是老唐的关门弟子?”
闻绎如:“啊哈哈,没错就是他――小顾你太慢了,让贺董久等。人家指名要你来讲解。”
顾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