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3章报纸上的百科大全
如此的情景,在牛家庄集市之中,连续许多日一直出现。
各地的商人现在终于明白一件事,那就是长安周围的蓝田县,多了一些不认识的粮食和蔬菜。
这些粮食或者蔬菜,产量极高,种子也好存放。
连续几日,络绎不绝的商人慕名而来,不光问价,还要买种子。
可哪有那么多的种子呢?
种子这东西秦逸用超级农田加上大棚,攒了一个冬天的存量都给了李二。
长安之中的外地客商们万万没有想到,只是几天没见,这长安底层商贩的格局已经发生了变化。
在报纸上,一则消息引起了大唐商贾们的注意。
大唐商人种类极多,但靠着农作物已经粮食发家的人不在少数。
这些人看到报纸的时候,脸上是黑的。
靠土地上长出来的东西发财,无非是两种情况。
一种是这东西极为珍稀,人参鹿茸一类的,那拿出来就是天价,就算是有人不想出价,也没有关系,反正有的是人买的。
朝堂上的风气现在还比较正,这些东西大都是一些勋贵偶然会收藏,即便如此,也给很多动了心思的商人开了个口子,他们买这些东西从不问价钱,一个劲儿朝那些勋贵家里面送。
而售卖这些珍贵东西的人呢,则是已经做好了回收的准备,勋贵们家大业大,也不在乎这几个钱,但他们家中放那么多的这种珍稀的东西也没用,于是就找到了这些商人,低价卖回来,如此循环,形成了一个灰色的产业链。
另一个仿佛呢,就是灾年囤积居奇,这样起家的商人总是会在朝堂已经户部留下不好的印象,他们想要改变自己的形象,需要一定的时间,本来商人地位就低,再加上赚钱的路子来的有些不符合朝政,自然会有些越发低人一等的感觉了。
这两种人,现在最怕的就是大唐百姓吃饱喝足。
毕竟士农工商这地位的划分最后一道遮羞布就是老百姓还吃不饱,他们名义上没有钱,实际上也是穷鬼,这样看起来,任何一个有钱人地位都不比那些百姓们低。
可一旦这些人吃饱了饭,再加上报纸的宣教作用,怕是用不了几年,商人们的地位会进一步降低。
这可不是什么好事。
尤其是粮商,以后没得赚了,只能当个搬运工,赚赚差价。
最有奔头的反而成了那些小商贩,他们本来就干的是搬运的差价,如此一来,他们真的是广开赚钱的路子,处处都是活水在流淌。
长安之中,最开心的莫过于那些百姓了。
报纸上的文章讲述的就是即将出现在大唐的各种农作物的习性,样子,怎么吃,什么味道,还有一些禁忌。
明德楼里面,一众身份不一般的人坐在一起。
“这土豆香甜软糯,但不宜存放过久,长了芽儿就有剧毒,啧啧,世间竟然有如此奇妙的作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