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支付宝事件,掌控控制权的历史性机遇 - 阿里巴巴正传 - 方兴东 刘伟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阿里巴巴正传 >

第23章支付宝事件,掌控控制权的历史性机遇

第23章支付宝事件,掌控控制权的历史性机遇(1)

【时代背景】

2011年,互联网开放性争论再次引发全面讨论,最终竞争格局正向竞合转变,百度、腾讯、新浪等互联网大企业纷纷宣布开放平台战略,互联网产业出现新的开放形态。“共生共赢”“生态圈”等成为年度热词。

微博、微信类服务崛起,将中国互联网带入即时传播时代,并逐渐成为社会动员的新方式;团购大烧钱带来中国互联网有史以来最大的浪费;互联网金融产品开始上市。一系列在未来几年成为产业热点的新兴产业在这一年度开始萌芽。“so(社会化)lo(本地化)mo(移动化)”成为互联网营销的新方向,互联网对线下社会的影响力开始显露。

2011年内第三方支付牌照发放,代表着作为电商产业基础的网络支付行业获得合法身份,未来网络支付将走向规范化管理的路线。在支付公司备案、审查、发放牌照过程中,互联网企业的vie结构问题开始受到官方关注。

而2011年底的“密码外泄门”则给互联网安全问题笼上了一层阴影。此事件中,csdn网站、天涯社区、yy软件等互联网产品数据确认泄露。由于许多网民习惯多个网站使用统一的注册邮箱和密码,其影响波及面非常广。由此事件引发了网民对于网站数据安全性的关注。

到2011年底中国网民数量为5.13亿人,手机网民规模为3.56亿。

工业和信息化部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底,我国3g用户达到1.28亿户,全年净增8137万户,3g基站总数81.4万个。此外,三大电信运营商加速宽带无线化应用技术(wlan)的建设,截至2011年底,全国部署的无线接入点(无线ap)设备已经超过300万台。

“欺诈门”事件

2011年春节刚过,我来杭州出差,和卫哲约好去看看阿里b2b的“奢华”的滨江新总部。那一天中午,在西湖边上的一个酒店,和中学同学聚会喝酒,慢慢就喝过了常规的量。头晕脑涨的我给卫哲发了短信,说要不下次再约吧。卫哲回短信说,你还是争取过来吧,我在办公室等你,不见不散。

没办法,在晕晕乎乎中我去见了卫哲,他带我参观了阿里巴巴滨江园区的得意之作:堪与谷歌媲美的健身房、餐厅,以及蔚为壮观的客服队伍和一排排服务器组成的数据中心。而3天之后,我才知道,如果那一天我错过和卫哲的约会,那么,我就再也不能在他杭州滨江宽敞的办公室中与他见面了。显然,那一天陪同我参观的时候,一场围绕他而掀起的风暴已经是既成事实。

2011年,距离“3·15”不久,2月21日,阿里巴巴b2b公司宣布,为维护公司“客户第一”的价值观及诚信原则,2010年公司清理了约0.8%涉嫌欺诈的“中国供应商”客户,公司ceo(首席执行官)卫哲、coo(首席运营官)李旭晖引咎辞职,淘宝网ceo陆兆禧接任。

阿里巴巴“欺诈门”事件引爆之后,舆论渐成群殴之势,甚至业界部分人士也开始煽风点火和幸灾乐祸。关于犯错,马云在一次采访时说:“我觉得网络公司一定会犯错误,而且必须犯错误,网络公司最大的错误就是停在原地不动,最大的错误就是不犯错误。关键在于总结和反思我们犯的各种各样的错误,为了明天跑得更好,错误还得犯,关键是不要犯同样的错误。”

阿里巴巴事件在舆论上已经烧成大火,很是热闹,本在情理之中。但我们同样可以站在情绪之外,先理性看看这次事件。

这次事件应该分为两个层次的问题:一是供应商欺诈的事情本身;二是阿里对这个事情的处理办法。前者毋庸置疑是一件非常严重的事情,无法用多少比例来开脱责任。逾千名认证的供应商到国外欺诈,说明阿里巴巴管理的确存在漏洞,没有直接责任也要负间接责任,也会给整个中国形象造成负面影响。而卫哲的辞职处理,是值得我们敬佩的。中国几乎天天发生各种商业问题,一年会有几次很罕见的产品召回,但是这样多名最高管理层集体引咎辞职,还是史无前例的。这种勇气和决心,值得每一个企业学习,也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欣赏。如果中国企业都可以像阿里巴巴这样直面自己的问题,中国的商业环境和企业的社会公信力将会大大改善。

但凡一家公司有幸置身于社会事件的风暴眼,媒体和大众首先自觉不自觉要先借机表达自己对这个公司和创始人的情绪。2011年的舆论情势,很大程度上也体现了业界和社会对于马云和阿里巴巴积累多年的情绪。过去几年,是阿里巴巴高歌猛进的时代,阿里巴巴加上淘宝和支付宝,已经俨然是电子商务帝国。而顺风顺水的马云依然更加高调,在很多人眼里非常“自以为是”。所以,虽然大多数人对马云没有意见,但是起码缺乏亲和力。虽然这次事件很严重,但是,对于阿里巴巴和马云,我们还是应该从理解和更多元的角度来看待。

2011年,我在博客上随便列举了几个个人的理由:1.从社会价值看,阿里巴巴的确是中国互联网最值得尊重的企业,把互联网作为生产力工具的一面发挥到最大,而将互联网反生产力的一面降到最低;2.十多年来,中国互联网创业者中,马云的境界和视野的确高于我们所有创业者,大大拉高了中国互联网的整体高度;3.阿里巴巴在成功之前和成功之后,都是中国互联网界最遵循“互联网精神”的企业,在财富爆发的今天,很多互联网公司已经失去互联网精神,马云和阿里巴巴依然富有激情和理想;4.在腾讯、百度和阿里三座大山主导中国互联网格局的今天,我们调查发现,虽然阿里也是三大垄断巨头之一,但是业界对滥用垄断行为的指责几乎90%以上是针对腾讯的产品捆绑和百度的搜索不公正性,针对阿里的指责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这种反差是我们调查之初完全没有想到的。

虽然,冠以“榜样”和“楷模”这样的字眼在这个年代已经显得矫情和别扭,但是,不得不在内心深处承认,相比较马云和阿里巴巴这十多年的表现,我们每一个互联网界的人看到的更多的是自己的不足,更多的是自叹不如。有这样一个人和这样一家公司,对于整个中国互联网,是幸事,是为我们每一个添彩了。

客观面对事件本身,该批评该指正该帮助的,都不需要犹豫。但是,一定要收起落井下石和幸灾乐祸。不为别的,只为我们的互联网更好,也是为我们自己更好。

1985年,由于用户反映海尔冰箱存在质量问题,海尔时任厂长张瑞敏派人把库房里的400多台冰箱全部检查了一遍,发现有76台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和质量问题。怎么办?“我要是允许把这76台冰箱卖了,就等于允许你们明天再生产760台这样的冰箱!”张瑞敏决定将这些冰箱当众砸毁,并提出“有缺陷的产品就是不合格产品”的观点,在社会上引起极大的震动。正是张瑞敏怒砸冰箱,才有了“制造的中国”。

现在,阿里巴巴自曝“欺诈门”,是重塑了互联网商业的新文明,也会给中国互联网发展带来深远意义。

马云在2月21日发邮件表示,“过去的一个多月,我很痛苦,很纠结,很愤怒……但这是我们成长中的痛苦,是我们发展中必须付出的代价,很痛,但是,我们别无选择!我们不是一家不会犯错误的公司,我们可能经常在未来判断上犯错误,但绝对不能犯原则上的错误。如果今天我们没有面对现实、勇于担当和刮骨疗伤的勇气,阿里将不再是阿里,坚持102年的梦想和使命就成了一句空话和笑话!”“卫哲和李旭晖的辞职是公司巨大的损失,我非常难过和痛心。但我认为作为阿里人,他们敢于担当,愿意承担责任的行为非常值得钦佩。我代表公司,衷心感谢他们对公司付出的不懈努力和贡献。”

卫哲在当日邮件中表示,“我的辞职对公司内外一定震动很大,但我相信这样的震动甚至阵痛是必要的,健康的。没有这样的震动,不足以重新唤醒我们的使命感和价值观,没有这样的阵痛,不足以表明我们为‘客户第一’愿意付出的代价!”“这四五年里,我刻骨铭心地体会到以‘客户第一’为首要的阿里巴巴的价值观是公司存在的立命之本。尽管我们是一家上市公司,但我们不能被业绩所绑架,放弃做正确的事!阿里巴巴公司存在的第一天起就不在乎业绩多少,业绩是结果,不是目标。我学习到作为阿里人要勇敢地面对并承担自己的责任。正是基于对客户第一的使命感,和阿里人为了组织健康的责任感,我才提出辞职申请。”

2011年4月22日,在青岛举办的中国绿公司年会上,卫哲首度公开其最新动向,马云在其发言后补充,“我送他一个伤疤,等到他70岁的时候会感谢这个伤疤,永远不会忘记这个,这是我送的最大的礼。我相信,20年以后,有一天他告诉别人,我因为这样的事情,也被离开过公司,我相信所有的年轻人会肃然起敬,这块伤疤比任何一个标牌都值钱。”马云显然希望能跟所有的中国企业分享这个案例。

卫哲其人:功与过

2006年前后,一批“空降兵”加入到阿里巴巴。当时阿里巴巴正大规模引进海内外精英,卫哲正是其中之一。(只是这批“空降兵”,后来几乎全部离开了阿里巴巴。关于“空降兵”的集体出走,马云曾发微博表示,“2001年的时候,我犯了一个错误,我告诉我的18位共同创业的同仁,他们只能做小组经理,而所有的副总裁都得从外面聘请。现在10年过去了,我从外面聘请的人才都走了,而我之前曾怀疑过其能力的人都成了副总裁或董事。我相信两个信条:态度比能力重要,选择同样也比能力重要。”)卫哲,1970年生于上海,曾任万国证券资产管理总部副总经理,普华永道(pwc)高级经理,东方证券投资银行总部总经理,百安居(中国区)总裁。被评为“2004年度中国七大零售人物”和“2005年度中国零售业十大风云人物”。2006年11月加盟阿里巴巴,任阿里巴巴集团资深副总裁兼阿里巴巴b2b总裁。他还曾总结自己的职场经验,写过《金领——21世纪职业生涯完胜之道》一书。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