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53 - 红楼之六宫无妃 - 陆千金 - 玄幻魔法小说 - 30读书

0153

0153晋公主璨萏转庆平,定和亲一语择三女

璨萏郡主见了皇帝又敬又怕,兼之伤到了黛玉,更不敢开口说话。垂头丧气地跟在两人身后进了暖阁里。

黛玉在小炕上坐下,叫皇帝托着下巴细看。幸而她跑得不快,故而撞得也不算厉害,只是略有些泛红。

“幸好油皮没破。”皇帝放下心来,转头训璨萏郡主:“年纪也不小了,还这么爱胡闹。”

他虽只略长璨萏郡主几岁,但因为孝义王的缘故,心里把她当亲生女儿看待。训人的时候以父亲自居,难免严厉了些。但在璨萏郡主眼里他是皇帝,天家的小叔叔可和寻常人家不一样,根本没那么亲近,反而是威严多于慈爱。陡然叫他训斥,心里听着不免发憷。

“我不该这样,今次忘形了,往后再不敢了,请皇上宽宥我这回。”她后退一步,虽没下跪,但膝盖却深深地屈下去,半蹲着请罪,很有几分自罚的意味。

“朕……”

皇帝正要说话,黛玉却悄悄扯了扯他的衣角:“皇上一路过来,用过早膳没有?”

叫她转移了话茬,皇帝也没心思和璨萏郡主缠磨了,一径回头道:“朕用过了,怎么你还没用?”

“昨儿睡迟了,我才起来,皇上再陪我用些罢。”黛玉一面和皇帝说话,一面朝璨萏郡主摆了摆手,示意她出去。璨萏郡主略有些踌躇,但见皇帝顾不上她,便松了口气,踮着脚尖退了出去。

等她出去了,皇帝才催人传膳。

黛玉没好气地说:“你就不能和气些?吓着她了。原是我自己不当心,你拿她撒气做什么?好歹是孝义王留下的枝桠,你就这么待她?”

“在内廷里胡冲乱撞是大罪,我待她够和气了。”内廷讲究的是个端方平稳,就连宫女都没有打闹着玩的。这也就是璨萏郡主,若换了旁人,保管是叫领回去抄书。

皇帝自认待璨萏郡主相当宽宥了,可落在旁人眼里却还是严苛冷淡。

小太监抬着小炕桌进来,在炕上堆叠成两层高,等桌子摆好了,问过主子,主子点头答应,才能从外往里送菜。

黛玉吃得清淡,只命人盛了碗红稻米粥慢慢地吃。皇帝已经吃过了,却还是乐意陪她再用一些,便也命人盛粥来,有一勺没一勺地陪着她吃。

“皇上有时也太严肃了些,也难怪凝凝见了你总是存着敬畏之心。姑娘家是娇客,哪有那样冷硬对着说话的道理。”黛玉抽出空来说:“说来我总觉得凝凝这封号叫着有些古怪,怎么起了这么个刁钻的封号?”

说刁钻是客气,真论起来,听着意头就不大好。孝义王府够愁云惨雾了,偏还赐了这么个封号,听着倒像是时时刻刻如鲠在喉一般。

“封号?”皇帝是叫顺口了没觉得,经黛玉一提才反应过来,凑在一起听着是不大好。“是左太贵人给定的,那时候她宠冠六宫,什么都想插一手。如今听来,确实不像个郡主的样子。”

但凡是有封号的,大多都是吉祥喜庆的封号。如黛玉,太皇太后当年封她为县主,择的就是福寿。璨萏郡主还有个庶出的妹妹,封号择的是庆隆。像璨萏这样的,真可谓是独一份。单独拎出来都不错,凑在一起听着就很古怪。

皇帝凝神细思,过了一刻便道:“我原有意在她出阁的时候加封她为公主,既这么着,就趁着这一阵先封了罢,另择个更好的给她。等送到外邦和亲的人选出来,就一并加封。说起这事,昨日我问你,你说要再想想。眼下可有头绪了?”

当初是想叫庆顺县主出去,然而现在看来,这样的人送出去倒像是结仇。倒不如另择人选,也好过届时滋事。皇帝的意思是想在园子里这些贵女里选一个出来,再择两个媵妾[1]一起出去。他把这事交代给黛玉,但黛玉对这些人也不熟悉,故而暂未择出人选。

黛玉摇了摇头,又问皇帝:“皇上觉得送谁出去好?”

这些都是世家大族里的姑娘,若说规矩仪态,容貌品格那都是万里挑一的。只是这终究是个苦差事,不是说瞧中了谁就能叫谁出去,得多方考量才能下决断。原本庆顺县主是最佳人选,没料到她那样蠢笨,愚昧得让皇帝直接摘了头衔,连作为和亲人选都让人不放心。

“我心里是有些想法,但还是想先听听你的意思。”黛玉是皇后,这些事原本就应当是她来办的。皇帝把这次的事交给她,是存着让她学习处置的心思。她若想得不周到,他听了也能教她,再替她描补。

说话间早膳已毕,黛玉漱口洗手,移步到窗边来给三清花浇水。这是花房在七月一日敬献的,茉莉花、晚香玉、夜来香各一盆,分别放在红、黄、蓝三种颜色的瓷盆里。原本只有太皇太后和东太后才有,连西太后那里都不能得。今年奴才们揣度着皇帝的心思,也给黛玉送来了一份。

黛玉掐了些茉莉花捧着,想拿针线串起来做手串。掐花的时候心里也在估测那些贵女们各自的家世门第和性格:“在这其中,去了的金氏不提,南宫十六的容貌和家世是最为出众的,只是性子冷淡了些。上官姑娘的家世居次,京城尹三的样貌仅次于南宫十六,再算上范阳乔九,这四个是和亲的人选。至于媵妾,这个倒便宜,礼部侍郎的长女柳氏和社稷坛坛尉的次女孙氏,这两个都是庶出,家里姑娘也多。柳氏年长,静默温敦,孙氏年纪小,性子却更活泼些。这两个生得也很好,仅在尹氏之下。”

她是第一次办这样的事,心里拿不定主意,不知道自己想的对不对。试探着看了眼皇帝,见他面带微笑,没说好,也没说不好,只是瞧着她,鼓励她继续往下说。

黛玉便接着往下说:“其实孙三姑娘的门第和容貌也不错,但她性子软,又过于内敛,只怕出去了会黯然自伤。再加上,孙大学士眼下是皇上的肱股之臣,选五姑娘实在没必要。皇上之前和我说过了,想为上官姑娘和贾府的公子赐婚。因而京城尹三和范阳乔九是最合适的。尹氏多出帝师和文成,兼之他们家里只有这么个姑娘养活了。至于乔氏,他们是常把姑娘当做利器的。依我之见,范阳乔九应当是最合适的人选。”

她看向皇帝:“皇上觉得如何?”

皇帝没开口,只瞧着她笑。黛玉叫他看得脸发热,不由搡了他一把:“瞧我做什么,说话。”

“我觉得……”皇帝凑近她,在她耳边轻声道:“我的意思和泓泓是一样的,我也觉得乔九是最合适的人选。”

范阳乔氏和京城尹氏都是从大成末年开始没落的,在这之前,大成有五位皇后出自尹氏。要不是后来叫大铭的开国皇帝篡位了,最后一个皇后也该出自尹氏。至于乔氏,当年多国并立的时候送姑娘出去和亲算是家常便饭。故而他们很重视姑娘,将之视为家族的筹码。该选哪个,已经一目了然了。

皇帝摩挲着指间的扳指,半晌方道:“就选范阳乔九罢。过两日就请老祖宗下懿旨,封乔氏为郡主。至于柳氏和孙氏,就封为乡主。你再想想,觉得给璨萏郡主换个什么封号好些?”

事关璨萏郡主,黛玉认认真真想了半天。把手里的茉莉花搁到一旁,走到博古架后的书桌前,提笔在纸上写了两个字。

“庆平?”皇帝在平字上点了点:“这个字好,平平顺顺地比什么都好。”

黛玉放下笔,道:“凝凝这些年过得艰难,她和我说过,皇上御极了,孝义王府才过得好些。她生来就是玉叶金枝,不必求富贵,能够平顺和乐,就已经足够了。”

定下了璨萏郡主的新封号,也择出了和亲的人选,就像心里放下了一块大石头。皇帝陪黛玉坐了一刻,想着太皇太后应该用罢早膳了,就领着黛玉过来请安。

太皇太后果然已经用了早膳。只是她昨日在抄手游廊下盹了一刻,今日到底有些不爽快,鼻子嗡嗡地,说话的声音也哑了。

“可见身旁的人服侍得不用心。老祖宗素日和气,他们倒当成福气了,越发放肆。”刘福煎了代茶饮送进来,皇帝亲手接过,捧着送到太皇太后跟前。“很该好好地紧紧骨头,他们才知道轻重。”

“是我自己要坐在外头歇息,与他们什么相干。我想做的事,难道他们还敢拦不成?”

太皇太后如今算来是内廷里最大的主子,连太上皇都得敬着她。但她也是困苦的时候过来的,她很怜惜做奴才的不容易,起早贪黑地伺候人,一旦出了什么事,主子第一个拿他们开刀。所以她从来不苛责奴才,大多时候都很和气慈爱。宫里的奴才都盼着能够分到她跟前做事。

皇帝和黛玉一个捧代茶饮,一个捧漱口的茶,服侍太皇太后吃了药。那厢周寿连进来回话:“老祖宗,已经送出去了。”

太皇太后点点头算是知道了,等周寿连退出去,这才故作叹息道:“许是昨日夜里叫风惊着了,舜华半夜里就热热地烧起来。叫太医瞧过了,煎药吃下去仍不见好。我想着她是惯常体弱的,兴许家里有常吃的药,吃下去更对症些。岂料南安太妃知道了,便说要接舜华回去,才刚遣人送出去。你说说,好好一个七夕,折腾出许多事来。”

她这番叹息,半是佯装半是作真。只怕今日这幅疲态与昨日金氏的事也有些干系。太皇太后对南安郡王府是寄予厚望的,希望他们能重拾老太妃在世时的荣光。可惜南安郡王打仗不成气候,唯一的妹妹也蠢笨得厉害,看样子是真的不成了。

太皇太后面上的疲累无法作假,她是真的累着了,心里也觉得不好受:“七月的节一个接一个,眼见着再过两天,中元又要到了。西太后不管事,我也乏了,这次还得泓泓你上心。”

自打知道皇帝为黛玉择了表字,太皇太后便也跟着这么唤了。

“是,我一定用心去办,只怕自己办不来。”中元节可比七夕重要多了,七夕只是姑娘们松快的节日,可中元却是天下人的节日,还得牵扯上祭祀,要真不会理家的,第一次做这事准保手忙脚乱。

“你是能理家的,朕和老祖宗都相信你能办好。”皇帝对黛玉很有信心,这次七夕她就料理得不错,方方面面都想到了。为了安她的心,皇帝又添了句:“略有些不足的也不妨事,谁是天生就会操持的。左右是咱们自己家的事,不必战战兢兢的,随意些就是。”

太皇太后也道:“你是聪慧灵巧的孩子,若你都说办不成,就没人能办成了。”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