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大结局
完颜宗翰倒也没有专门把所有的希望寄托在那小小的知府身上,他还专门派遣小股的骑兵四处扫荡,一来是为了搜刮粮草钱财,二来,顺道打听一番这永和关的守将。不过,这些都是不公开来的,都是在私下进行的。
完颜宗翰也有自己的心思,世人皆知道金军凶猛,但世人却不知道,他们金人宁愿野战也不愿意打这一种攻坚战。
女真一族的人口实在是太少了,若是这样攻城拔寨,即便是打下来,对于他们而言,也不是胜利,他们想要的是,宋军闻风而逃的效果。
第二就是,钓鱼么,总要下本钱的,即便是这个本钱超出了他的预料,但收益无疑是巨大的,先不说别的,即便是他们收下钱财不投降,那完颜宗翰完全有办法,让失去的从宋人身上再次拿回来。
毕竟羊毛总是要出在羊身上的。
总之,如今这面前的永和关,现在不能打。
当然,也不能单单指望他们开城投降,攻城器械还是要准备的,宋人虽然大部分都是软骨头,但也有少数的硬骨头,攻城拔寨是避免不了的。
那知府一日入城数次,虽然将完颜宗翰的话原封不动的叙述了一遍,但张仲熊是一点没有让步,话语十分的坚定,不见钱财,绝不肯投降,甚至当面直接对着身边亲信说,死守永和关。
那知府无奈只能再次出城,当然其中和永和关的副将也是有接触的,那副将虽然没有明言,但那知府明白,还是没有保障。
第二日,那知府便带着钱财再次入城,不出意外,这一次张仲熊还是拒绝了,不过那副将倒是收下了钱财,并约定了今夜子时,便会带兵夺取城门,放金军入关。
这可让那知府高兴不已,连忙回去禀告了完颜宗翰。
完颜宗翰并没有多说什么,只是摆了摆手,打发走了那知府。
完颜宗翰待到那知府走了之后,沉默了片刻,环视了一圈,开口问道,“诸位,你们觉得宋人的话可信吗?”
娄室想都没想,直接开口道,“元帅,这宋人分明是想要埋伏我等。”
紧接着其余的金军将领也纷纷附和了起来。
完颜宗翰轻笑了一声,摆了摆手,示意他们安静下来,随后开口说道,“他们想要埋伏我们,我又何尝不想埋伏他们呢?”
“今夜子时夜无需入城,直接趁机攻打永和关,今日便怕破了这永和关。”
“元帅英明。”
子时。永和关上的篝火忽明忽暗,随即便传来了喊杀声,还有刀剑碰撞的声音,紧接着,那城门便缓缓的打开来。
隐隐约约能看到里面两方人马在互相厮杀,时不时的有人倒在地上,再也没有站起来。
远处的娄室望着这一幕,嘴角满是不屑,虽然他看不出什么问题,但即便是真成了,今夜面前这个关一人不留。
城头上两人悄悄的望着城外,脸上满是紧张,当看到没有金人出现,随即便叹口气,下令关上了城门。
没错,这一切都是两人的谋划,可惜金人并没有上当。
就在两人叹息之余,一声声投石机发动的声音从远处传了过来,这让两人不由的绷紧了精神,随后召集众人,躲藏。
一块块巨石趁着夜色在漆黑的夜幕下朝着永和关落下。
“嘭!”
永和关的平静再次被打破了。
距离永和关数百里外,张叔夜等人带着兵马不停的赶路,他们自从接到朝廷的命令,就立马携带大军直奔永和关。
他们倒也没有打算一歼灭完颜宗翰,只是想要断了完颜宗翰进入陕西的念想。
随着张叔夜的大军加入战场,在永和关城下的金军陷入了僵持,完颜宗翰当机立断,北上而退。
至于南线的完颜宗望等人,因迟迟未没有进展,加上粮草不足,只能突出重围,往北而退。
第二次的金军攻宋大战落下帷幕,以宋军的惨胜结束。
至于西夏见到金军退去之后,当即便同意了与大宋的联盟,同时联系了远在漠北的耶律大石,三方联盟。
靖康三年,耶律大石出兵东进,一路所向披靡,金军节节败退,而此刻的金军早已经没有了当年的锐气,虽然金朝下了命令,但是前去剿灭耶律大石的大军,行进到大漠的边际时候便不在前进。
而此事只能搁置下来。
大宋这边,赵佶联合王时雍等人企图趁机控制皇城,逼迫赵楷退位,但得益于童贯等人作为内应,当场将其剿灭。
王时雍等人被抓,在街口斩杀,赵佶则是被软禁了起来。
此后,土地改革,皇室改革,虽有小波澜,但并未引起什么大的动静,原本垂死挣扎的大宋,再次焕发生机。
而新军也有了战斗力,大宋的武器更是进步,赵楷并没有多犹豫,当即联合了西夏、西辽随即对金朝宣战。
赵楷率军亲征,一路直奔西京而去。
西夏皇帝李乾顺归天,新皇即位,但并未拖延,出兵二十万,直奔辽国旧都而去。
西辽更是远赴沙漠,直奔金国而去。
三方夹击之下,金国陷入了困境之中,金国一路败退。
金兀术在黄龙镇被岳飞斩杀,拐子马彻底消失在历史之中。
靖康八年,随着三国攻入中都,金国亡。
在瓜分金国土地时,耶律大石并未索要土地,而是向宋朝索要一批盔甲和刀剑后将自己分的土地交给了宋人,便离开了,耶律大石带兵西征,所到之处无人能敌。
而西夏,则是因三番五次劫掠大宋,靖康十三年,在宋朝警告无果之后,韩世忠,岳飞二人率领大军分两路攻西夏。
仅仅不到半年,西夏灭国。
自此大宋再次屹立在世界之巅。
而后,大宋鼓励国民出海贸易,由此开启了,大宋的航海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