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里应外合
赵楷见到一连数人站了出来,双眼满是怒火,他冷冰冰的盯着站在最前面的李若冰开口道,“李尚书可是要为其求情?”“臣不敢,徐秉哲罪有应得,可他虽是小人,可也是朝中官员,若是陛下当庭杖毙大臣,我朝未曾有过先例啊。”
“是啊,陛下,李尚书言之有理。”王时雍也连忙开口附和了起来。
就在这时候,李纲长叹一口气,方才徐秉哲那番话确实该死,可他不该被杖毙在殿外。
“陛下,朝中大臣犯罪,自有大理寺与刑部,陛下如此岂不是以身犯法?”
赵楷瞥了群臣一眼,沉默了下来。
“也罢,此事交予大理寺处置。”
众人见到赵楷退步了,也不由的松了一口气,毕竟这个陛下不给他们面子又不是第一次了。
这次更是在他怒火的时候站住了反对,简直可以说与陛下作对。
就在这时候,殿外忽然传来一声高呼。
“太上皇到。”
群臣闻言不由的一愣,纷纷将目光投向了赵楷身上,赵楷也是一脸的诧异,一时之间也有些摸不着头脑。
自己这个便宜老爹自从归来之后,整天躲在延福宫夜夜笙歌,今日这是怎么了,突然就来了呢?
就在这时候,孙尽忠小跑着从后殿登上了高台,附在赵楷耳边轻声嘀咕了起来。
赵楷听完孙尽忠的话,眼角忍不住的挑动了几下,随后将目光投向了一旁的王时雍和白时中两人身上。
有意思。
就在这时候,赵佶还是一副高傲的模样从殿外走了进来。
“臣等参见太上皇。”
“免礼。”赵佶略显怀念的摆了摆手说道。
随后将目光投向了位于上方的赵楷身上,他瞥了赵楷了一眼,略带歉意的说道,“今日呢,朕也没有别的事情,就是想向陛下讨要一个人。”
“哦?”赵楷忍不住的眯起了眼睛,将目光在白时中和王时雍、赵佶身上来回扫了起来。
“若是讨要人,父皇何须亲自前来,直接让人通知一声即可。”
赵佶摆了摆手,叹口气说道,“若是寻常人,也好说,不过此人涉及朝政,朕本不愿讨要,但实在思念之情不可阻挡。”
“父皇说的可是定王?”
“不错。”
“这,恐怕有所不妥。”赵楷忍不住的蹙起眉头,微微摇头说道。
赵佶看了赵楷一眼,脸上略带失落的说道,“朕如今不过是一个太上皇,只是向官家讨要一人都不行吗?”
“父皇,定王如今已经被朝廷委以重任了,朕虽为人子,但更为大宋的皇帝,岂能因私废公啊。”赵楷叹口气,轻声说道。
这话一出,群臣在心里不由的给这位官家竖起了一个大拇指。
这话说的那叫一个好,先是把赵佶拿着父子的压迫给巧妙化解了,而且即便是此事传出去,也不会说官家不孝,只会说官家一心为大宋。
赵佶瞥了赵楷一眼,沉声道,“大宋祖训,宗室不可参与朝政。”
“来人,请太上皇回延福宫,太上皇困了。”
“是。”
殿前侍卫立马进入了殿中,来到赵佶的面前,拱手道,“还请太上皇移驾。”
赵佶愣了一下,他特意等到了早朝的时候前来,就是为了借助文武百官来压迫赵楷,让他进而退步。
没想到他竟然敢这么硬刚,难道他就不怕传出去被天下百姓骂他不孝吗?
眼瞧着场面马上失控,李纲连忙站了出来,拱手道,“太上皇,陛下此举乃是关心太上皇的龙体。”
赵楷看到李纲那疯狂示意的眼神,忍不住的长叹一声,开口道,“父皇,此事乃是定王自己要求的。”
“他说身为宗室岂能贪图荣华富贵,要为大宋尽忠。”
这话一出,不但赵佶懵逼了,就连白时中和王时雍等人也懵逼了。
官家,你在这里骗小孩呢?
定王是什么人?我们不知道?
怂的要死,他怎么可能自己要求担任改革主事人呢?
再说了,河东和河北是什么地方,那可是金人眼皮子下,指不定哪天金人又过来了,定王那个怂逼怎么可能会去呢?
李纲瞥了赵楷一眼,心里不由的嘀咕了起来,这位官家到底哪里来的底气啊,就算您要收拾定王,也要找个好一点的借口吧。
“呵呵,既然如此那便让定王亲自上朝前来。”赵佶眼中闪过一丝的笑意,方才他来的时候已经派去了内侍,让他告诉定王,有他这个爹为他做主,有什么冤情尽管说。
这话一出,李若冰等人脸上顿时露出一丝的担忧之色,若是定王亲自上朝,说出其他的话,那陛下定会落得一个谋害兄弟的恶名。
“太上皇,此举不妥吧?”李若冰站了出来,拱手看着赵佶开口道,“定王为国操劳,愿意前往河东主持改革大局,此乃好事,更是为了我大宋的江山社稷。”
“太上皇此举不妥啊。”
在场大臣心里都清楚,这位太上皇前来并没有那么简单,但却没有人敢说出来。
毕竟这种局面还是不要闹太大,若是能控制在宫廷之中,那是最好不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