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宗泽
等到散朝之后,赵楷忽然想起一件事情。那位临死都喊着过河的宗大元帅,自己好像还没有见到呢?
相比于这些让自己一肚子火气的商人,宗大元帅似乎能让自己格外的开心,而且种师道年纪也不小了,虽然目前看来因为自己的出现,让种师道脱离了原本的历史轨迹,但是年纪放在那里。
赵楷想了想了,随后便将孙尽忠召了进来,开口问道,“宗泽怎么回事,跟朕说说?”
孙尽忠一时间有些摸不着赵楷的想法,只能开口道,“官家可是说的先前召的宗泽?”
“不然你以为这天下还能有第二个宗泽?”赵楷没好气的瞥了孙尽忠一眼,继续说道,“现在此人在何处?”
“回官家,此人半月前就已经到了京城。”孙尽忠说到这里,小心翼翼的看了赵楷一眼,这才继续说道,“但是官家没召见他,他便在京城一直候着。”
“怎么回事?”赵楷脸色不由的凝重了起来,从孙尽忠的话语中,赵楷似乎听到了一丝别样。
孙尽忠看了赵楷一眼,慌忙弯腰解释道,“官家明鉴,官家一直未提及此人,这才没有提醒官家。”
“朕是问你朝中为何也无人提及?”赵楷瞥了孙尽忠一眼,这个狗东西,也学会避重就轻了。
“回官家的话,宗泽一入城便去拜访了康王。”
这话一出,赵楷眉头忍不住的一蹙,有些疑惑的问道,“他与康王有什么关系?”
“回官家,先前宗泽因事被贬,便是康王赠他的盘缠。”孙尽忠小心翼翼的开口说道。
“可能内阁的相公便是出此考虑吧。”
赵楷忍不住的摇了摇头,笑着摆了摆手说道,“纯属多虑。”
“行了,你去传话,朕要见这个宗泽。”
“是。”孙尽忠点头应了下来。
在城中客栈住了半月有余的宗泽一肚子的疑惑,当今官家将自己召到东京城,这都有半月的时间,也不见召见自己,也不见安排自己。
他忽然想到了前些日子康王对自己说的一番话。
“当今官家,雄心大志,但心眼小。”
难不成?
想到这里,宗泽忍不住的叹口气,此事确实是自己做错了。
自己来到了东京城并未第一时间向官府报到,而是前去先拜访的康王,这对于陛下而言,似乎像是自己不屑。
宗泽忍不住的叹口气,起初他也是想要前去官府的,但还未曾入城,便有康王的仆人在城外等候自己,自己也不好拒绝,便先行去拜访了康王。
就在他胡思乱想的时候,几人走了进来。
“陛下有诏,召宗泽入宫。”
“草民宗泽领旨。”宗泽松了一口气,跟着内侍一同进宫了。
等到宗泽走进了文德殿,只见赵楷正伏在桌案上批阅着奏疏,身旁站着一位内侍,正打量着自己。
待到礼后,赵楷这才开口道,"此番召你入宫,有一事要去办。"
宗泽也不迟疑,立马痛快的抱拳道,“请陛下吩咐,臣定然竭尽全力。”
赵楷伸手指了指一旁挂着的舆图,说道,“嗯,此事说来也长,先前大军解围太原的时候,你还在浙东乌伤,本打算让你随大军一同前往河东,但太原解围刻不容缓便未曾待你到达便走了。”
“回官家,臣听说了,种老将军率大军大败金寇,解决了太原之危,收复了河北等地,百姓皆赞陛下有太祖之风,臣闻之,心之所向,恨不能与之同行。”
赵楷摆了摆手,瞥了宗泽一眼,开口道,“朕晾了你半个月,心中可有不满?”
宗泽听到这话,心里忍不住的一惊,连忙弯腰道,“臣不敢,臣知道朝中诸事繁杂,陛下竭心尽力,一时未能想起。”
赵楷摆了摆手,“嘴上这么说的,心里却是想着,朕仅仅因为你去见了康王,便晾了你半月。”
“臣不敢。”
宗泽弯着腰,背后忍不住的冒出了冷汗。
赵楷摆了摆手随后开口道,“算了,随你怎么想吧。平身吧。”
“朕有几句话想要问你。”
“陛下请讲。”宗泽这才松了一口气,抬起头看向了赵楷。
赵楷靠在御座上,揉了揉太阳穴,轻声道,“先前金寇围城,虽击退金寇,但金寇仍会卷土重来,宗卿,你可知道我大宋如今军中弊端何在?”
宗泽低头思索了片刻,随即开口道,“启禀陛下,臣以为,军中弊端有三,其一,军备疲惫,久未能练兵,其二,便是军中空饷克扣,士卒无心为战,其三,便是将帅凋零。”
“不错。”赵楷微微颔首,虽然和种师道说的有些差别,但是根本上大差不差。
赵楷叹口气说道。
“而这三者的根源,在于朝廷。”
“重文抑武,虽为了我赵氏的江山,但却于大宋并无好处,军备溃散,能岁贡绝不动兵。”
“可,如此一来,军中便无了作战的想法,如今金寇灭我大宋之心路人皆知,岁贡已无用处,可以说现在就是看谁的拳头硬了。”
宗泽并没有开口,而是仔细的听着赵楷的话,听到赵楷说到重文抑武,利赵氏江山时候,宗泽后背冷汗止不住的冒出来。
这种话也是自己能听的?
虽然谁都知道因为这个原因,但这话却是从当今官家口中说出来的,意义明显不同。
“你看看,这是种老将军提出的建议。”赵楷将桌案上前些日子种师道提出一些看法,递给了宗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