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利厚,则诱民犯法而刑不可禁
文德殿。“臣刘光世拜见官家,臣有负陛下期望。”刘光世一进大殿,就跪在地上痛哭了起来。
“刘光世,你说说,我大宋对你刘家多么大的恩宠。”赵楷看了一眼刘光世,看着这个历史上最具争议的中兴四将之一。
赵楷靠在御座上看着刘光世眼中没有一丝的波动。
“官家。”数十天的舟车,折磨的刘光世浑身疲惫,脸上满是惨白,他抬起头看着赵楷,轻声道,“臣罪该万死。”
“砰!”
“是,你是罪该万死!”赵楷忽然拍了一下面前的桌案,站起来怒目瞪着刘光世,厉声道。
“若不是种老将军提前让何灌前去策应大军,此番收复太原将要功亏一篑,而我大宋可战之兵全部葬送在太原城。”
“你是不是以为,此番必败,然后我大宋就剩下你这一支可战之兵,而朕,只能稍缓。”赵楷看着刘光世开口说道。
“这个心思你明白,种师道也明白,朕也明白。”
“可种师道将你送到朕这里为什么?”
刘光世低着头,不敢说话。
“你以为朕不知道吗?”赵楷眼中射出一丝的冷意,说道,“他是在要朕的态度。”
“若朕不杀你,则种师道告退。”
“刘光世,朕再问你一句,你到底遭遇了多少金人?三万?还是十万?”赵楷重新坐回御座,望着刘光世开口说道。
刘光世愣了一下,便伏在地上连连叩首。
赵楷见到这一幕,心中杀意越发的浓郁了起来,脸上却是依旧是波澜不惊,“告诉朕一个不杀你的理由。”
“陛下,西北若无刘家,则种家一家独大啊!”刘光世彻底冷静不下来了,也顾不上什么,直接开口说道。
“西北种家一家独大?”赵楷闻言,眼神闪烁了起来。
刘光世见到赵楷沉默了下来,也松了一口气。
皇帝虽然是天下独尊,但要知道老赵家是怎么得的天下。
军权而得到的天下。
刘家便是为了制衡种家从而出现的。
但之前都是暗地,从未搬上明面,而今日,刘光世彻底将其搬上了明面,目的就是为了活命。
“那朕可以换一个人。”赵楷思索了片刻,平静的说道。
刘光世顿时觉得浑身软了下来,只能颤颤巍巍的说道,“若是陛下夺臣的兵权,臣绝无二话。”
赵楷微微颔首,“你是在表示忠心?”
刘光世并未开口,只是老老实实的伏在地上。
他是在告诉赵楷,他不但能制衡种家,而且只对皇帝一人忠心。
“可惜,朕不缺你这样的人。”赵楷叹息了一声,随后看着刘光世说道,“种家,朕相信他们,种家三代皆是为大宋尽忠,朕岂能不信他们,反而信你这个临阵脱逃的逃兵呢?”
“黄万年。”
“嘎吱。”随着一声门响。
黄万年带着几个皇城司的侍卫走了进来。
“带下去,押入大牢,明日在闹市斩首!”赵楷当即便不在看刘光世了,直接战了起身。
“陛下,饶命啊——”
“陛下,臣忠心耿耿啊!”
“陛下,臣对陛下绝无二心啊!”
“.”
随着赵楷的话音落下,刘光世的哀求声也出现在殿中。
黄万年是丝毫没有任何的客气,直接从怀里掏出了一块破布,塞进了刘光世的嘴里,随后便指挥着几个侍卫将其带了下去。
等到将刘光世的事情解决之后,赵楷靠在御座上陷入了沉思。
想要充盈国库,无非就两个办法,开源和节流。
而这两个词语则是出自荀子。
一般地说,“源”,比喻生产、收入,“流”,比喻费用、开支。“开源”和“节流”,两者必须结合,要是只开源而不节流,或是只节流而不开源,那都不可能达到增加积累,充实国库,使国家富强的目的。
也就是两者需要同时进行。
可单单是节流便要触及很多人的利益,而且治标不治本,其根本还是开源。
要想法增加国库的收入。
但是不能从税收上动手。
现在大宋的税收已经压得百姓喘不过气来了,若是再凭空增加一些,那大宋真的就到了亡国的边际了。
若是不从税收下手,那么只能从其他地方下手了。
开市,或者是垄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