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李纲八言
清晨的阳光洒在了东京城,洒在了大地之上,东京城这座屹立了数百年的老城也在长夜中苏醒了过来。那紧闭了一夜的城门也缓缓打开了,早已经在城外等候多时的百姓纷纷排队进入了东京城,城内一下子多了不少的摊贩和百姓。
一大早上的,守卫城门的将士也没有精神,他们打着哈欠站着岗哨,前些日子金寇围城,东京一度陷入戒严。
他们原本也是禁军中的精锐,但奈何筛选过后,就来到了守城的职位上了,其实这样也挺好的。
至少不用担心随时没命。
加上城门值守一日一换,相比于在军营待命也轻松了许多。
自从金寇退去后,这座屹立了百年的老城再次恢复了往日的生机,城中的湖泊上的游船也恢复了往日的规模。
而城中歇业许久的勾栏也重新开门营业。
这长达数个月的围城,让他们憋了头上都长痘了,这不,一解封,加上此番守城不管斩获多少都有不少的赏赐,手头也富裕了起来。
这一连数日,王明就钻到城南的晴明阁内,这一下子憋了太久,昨夜更是折腾了一夜,等到精疲力尽了,天也亮了。
王明穿好衣服,伸出手狠狠捏了一把还在睡梦中的女子的胸部,随后放到鼻子下面深吸了一口气,这才满足的离开了屋子。
一路直奔城门而去。
“队率来了?”
早已经站好的士卒见到王明来了,连忙打起招呼。
“嗯,眼睛都睁大点,别让乱七八糟的人混进来了。”王明微微颔首,从城内到城外巡逻了一圈,发现没有什么异常,这才躲到了墙角里。
不知道为啥,一当值就犯困。
算了,这段时间也不严,也没有什么人来查,自己眯一会。
王明招呼过手下的士卒仔细的交代了一番,这才重新回到墙角靠着墙眯了起来。
就在他刚靠着墙角坐下来,正打算闭上眼睛,忽然听到远处传来马蹄践踏大地的闷响。
他顿时窜了起来,抄起身旁的长剑就冲了出来。
循着声音望去,只见远处一名身背红色令旗的骑兵,正在官道上疾驰,正朝城门冲来。
“让来,往两边躲!”
王明立马带着手下指挥着正通过城门的百姓往城门两边靠去,留出一条宽敞的大路。
刚疏通完城门,王明正打算仔细看看呢,结果下一刻一阵呼啸声便在他耳边响起,紧接着便是一阵风声,卷起了地上的尘土。
那战马直接冲进了东京城内。
正当王明松口气,打算回去再眯会的时候,又是一阵杂乱的马蹄声,王明的脸色顿时凝重了起来。
听这声音至少在三十人以上。
他抬起头,朝着官道望去,只见官道与天边接触的地方突然出现了几十个人影,他们骑着战马,正在朝这边飞奔而来。
“奇了怪了,今日信使怎么这么多?难不成金贼又来了?”王明一脸疑惑的望着远处。
一阵清脆的铃铛声传了过来,紧接着便是几十名骑兵如同风一般的冲进了东京城内。
就在他们冲进东京城的一瞬间,那几十名骑兵一边飞奔一般高声喊道,“大捷!大捷!隆德府急报,斩敌一万有余,收复真定等地!”
“大捷!大捷!隆德府急报,斩敌一万有余,收复真定等地。”
“.”
伴随着一声声的呼喊声,东京城彻底热闹了起来。
宫城,垂拱殿。
“诸卿,朝廷处于危难之际,金人虽退,但,我朝问题重重,今后当内整理政治,对外抗击金人。”
“诸卿有何建议,尽可畅所欲言。”
赵楷环视了一圈,望着殿下的群臣,脸上也露出了几分的笑容,开口说道。
这——
这话一出,群臣顿时踌躇了起来。
一时之间竟然无人敢开口说话。
毕竟,这位官家太喜欢下套了。
就在这时候,从金人大营归来的李纲站了出来,他抬头望着赵楷,眼中满是感慨。
他开口道:“臣愚蠢粗陋而无才能,承蒙陛下信任,如今虽金人退却,但未必不会卷土重来,保持国家安定,以图复兴大宋,其重任在于陛下而不在于臣子。”
“臣以前没有什么辉煌的经历,是陛下首次发现并加以提拔,授予臣右丞之权,臣虽只是一个小小的人物,但臣愿尽全力辅佐陛下,复兴大宋。”
“过去,唐明皇任命姚崇之前,姚崇曾列举了十件大事,都道中了当时的弊端。如今陛下以图大宋复兴,臣虽不才,但愿学姚崇,例举八件事,请陛下考虑其中可以施行的,诏令施行,”
“一,我朝兵力不足,空有徒表,实则中空,有兵,却不善战,四周强敌环绕,若讲和,而敌不允,因此陛下当以守,等重振士气,兵甲充足,方可考虑进攻。”
“二,神宗年间曾用保甲,但保甲时废时兴,如今不过也名存实亡,百姓护国守家之心决然,今处在非常时期,当重启保甲。”
“三,兵为重,则战马为先,养马之事此乃当务之急,朝廷当设立专门政策和衙门负责此事。”
“四,河北之地,自古以来便是池塘沼泽遍地,如今开垦耕地,河北之地成之平原,而我大宋失燕云,无屏障,当退耕还沼泽池塘,充当屏障。”
“五,河北,河东之地,战火波及,金寇残暴,城池损毁严重,当重新修补或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