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秦桧论测 - 王爷,何故造反? - 夜雨天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66章秦桧论测

秦桧听到这个问题,眉头忍不住的一蹙,他有些不明白何粟的这个问题。人尽皆知,西夏与大宋是世仇。

即便是到了今日,几百年的仇恨不会随着时间而消失,只会越积越多,若是说金国是大宋首要的敌人,那么西夏便是排在第二位。

可,如今既然把此事放在明面上,自然是让自己来说两国之间的仇怨的。

为什么?

若是说两国的仇怨,那也就轮不到他在场了,在场的应当是武将。

而且官家选出自己是负责使团,那么只能是如今两国在战略方面的关系。

想到这里,秦桧心里也有些底气了。

他先是斟酌了片刻,随后抬起头,轻声道,“唇亡齿寒。”

这话一出,大殿的几位内阁大臣无不陷入了错愕之中,眼神中更是多了许多的不解。

虽然他们承认西夏对于大宋的作用,但绝对达不到唇亡齿寒的地步。

“秦御史,此言是不是过于绝对了?”王时雍抬起头看了一眼秦桧,略显不满的说道。

秦桧并没有着急,而是对着王时雍拱拱手说道,“王尚书,秦桧此言并无绝对。”

“若是在金人未曾南下之时候,秦桧此言确实过于绝对,可如今金国南下,更有亡我天朝之心,虽然此番金人被我天朝击退,但定然会有下次南下的。”

“那在这种局势之下,西夏对于我天朝而言,就显得尤为重要的。”

“说是唇亡齿寒也不足为过,不过——”

说到这里,秦桧显得有些踌躇。

赵楷脸上露出一丝的满意,摆了摆手,“但说无妨,无罪。”

秦桧这才对着赵楷拱了拱手,脸上露出一丝的凝重,“依照目前的情况来看,唇亡齿寒只能从我天朝的角度来看,而对于西夏而言,即便是我天朝亡了,依旧不影响他们。”

“这——”

几位大臣听到这话,忍不住的皱起了眉头,他们张了张嘴,似乎想要反驳一番秦桧,但他们仔细思索一下,却发现找不出任何的借口反驳秦桧。

是啊,唇亡齿寒是对于大宋而言,但对于西夏而言,以目前的局势来看,金人没有动西夏的任何意思。

“那若是让你为使团主使,说服西夏和我大宋结盟,如何说服他们?”李若冰沉吟了片刻,眼中闪过一丝的复杂,仿佛下定了决心一般,开口问道。

秦桧看了一下赵楷,犹豫了片刻道,“臣也没有决心一下让西夏与我大宋结盟,与西夏结盟之事只能慢慢来。”

“若是能说服西夏在金人下次南下不出兵,那么对于我朝而言就已经足够了。”

“你又如何说服西夏不出兵呢?”何粟开口问道。

秦桧看了众人一眼,轻声道,“榷场。”

“榷场?”

众人先是一愣,随后眼中多了几分的犹豫。

其实大宋和西夏设立榷场要追溯到庆历年间了。从李元昊称帝后,宋,夏两国连年战争,宋军屡战屡败;西夏亦因频繁出兵,造成士卒死伤,财政困难,人民厌战。

宋庆历四年李元昊被迫与宋议和。李元昊表面取消帝号,接受宋朝册封的国主称号,而宋则要每年给予夏赏赐,银七万两,绢十五万匹,茶三万斤。

宋庆历四年十二月廿四日宋朝在沿边设置榷场与西夏市易,恢复民间商贩的往来,这才让两国长达七年的战场结束了。

但榷场也仅仅持续了几年而已,之后便因为西夏的反复无常虽然并未取消,但实际也是名存实亡。

之后西夏更是数次入侵大宋,其目的便是从大宋获取自己所需要的资源。

若是开放互市的话,西夏自然能收获到源源不断的钱财,而且还能从宋买到所需的物资。

而宋也能从其中收取一笔不菲的收入。

就互市而言,对于双方都是有好处的。

“仅仅因为互市西夏就违背金人不太可能吧?”户部尚书王云有些不解的开口问道。

秦桧轻笑了一声,解释道,“诸位相公,臣曾听过这么一个故事,商纣王登基之时,所有人都认为在他的带领下,国家一定欣欣向荣,坚如磐石,可有一日,他命人做了一双象牙筷子,群臣并没有觉得有什么问题。”

“而后他觉得有了象牙筷子就要有配套的象牙杯子,有了杯子就要有其他匹配的用具和其他东西,这样的生活过习惯了,若是让他回复到之前的生活,他可愿意否?”

这一番话一出,几位内阁大臣都陷入了沉默。

他们能走到今天,自然智慧不会输给任何人。

秦桧这是在告诉他们,不怕西夏不联盟,等到西夏习惯了从不动用战争从西夏获取东西,到时候大宋因为金人南下断掉了西夏的互市,到时候党项人会开心?

到那时候西夏自然是对金人不满,那时候联盟便成为了可能。

殿内变得安静了下来,虽然几位内阁大臣并未称赞秦桧,但眼中满是赞赏之色。

赵楷见状也微微颔首,“诸卿,朕选的此人可还满意?”

何粟等人听到这话连忙拱手道,“陛下慧眼识真,臣等佩服。”

“朕记得御史台,御史大夫之位空缺着吧?”赵楷将目光投向了何粟身上,开口问道。

“回陛下,御史大夫吴瑟涉及军械之案已被革职,尚未有人选。”何粟连忙开口说道。

赵楷微微颔首,将目光投向了秦桧身上,开口道,“既然如此,那也便升御史大夫吧。”

秦桧听到这话顿时兴奋了起来,连忙拱手道,“臣谢陛下恩典。臣定然不辱使命,为大宋鞠躬尽瘁。”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