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太原与“钉子” - 王爷,何故造反? - 夜雨天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51章太原与“钉子”

“你们可听过宗泽此人?”赵楷抬起头,开口问道。

虽然他知道宗泽此人是一个能用的帅才,可如今此人在何处,他都无从得知。

“宗泽?”

众人闻言不由的一愣,一时之间有些摸不着头脑,方才不是在议何人挂帅么?

怎么官家又忽然扯到了宗泽这个人身上了呢?

“官家可是说的曾任登州通判的宗泽?”王时雍愣了一下,开口问了一声。

“登州通判?此人现在何处?”赵楷低头沉思了片刻,发现自己脑中并没有这些记忆,只能一步一步的来了。

“回官家,宣和元年因事被贬提举鸿庆宫,遂上表引退,如今应该在浙东。”王时雍不愧是掌控吏部多年的人,稍加思考后,便将其大致情况讲述了一遍。

“内阁拟诏,国家危难,朕闻宗泽有大帅之才,召其入东京。”赵楷思索片刻,便开口说道。

“是。”何粟连忙应了下来。

不过这一番话确实让众人稀里糊涂的,怎么就知道宗泽有大帅之才了呢?

种师道闻言,眼神闪过一丝的暖意,他明白,官家这是在找替代自己的大帅,但如今朝中也仅有自己,若是自己不去,那几路大军难以协调。

“陛下,即便宗泽将军有大帅之才,从浙东赶赴东京也需数十日,再赶赴河北之地又需数日,如此一来,时间上恐怕来不及啊。”

种师道深吸了一口气,再次站了出来开口请命道,“还请陛下准末将为帅。个人得失岂能与国之相比?”

“陛下,是啊,种将军言之有理。”

“.”

其余人也纷纷开口劝解了起来。

他们又何尝不知道此番种师道的艰险呢,但朝中无人能为帅,若是任用了无能之人,那便是葬送了大宋。

如今能接下这副担子的也只有种师道一人而已。

赵楷长叹了一声,微微颔首,“也罢,种师道领天下兵马大元帅之职,统帅各军,解太原之危。”

“从太医局调派两名太医随军前行。”

“臣何德何能受此殊荣?”种师道闻言,双眼饱含泪水,一脸激动的望着赵楷。

赵楷快步走上前,扶起种师道,叹口气道,“有劳老将军了,若非朝中实在无人,朕绝不会让老将军前去,此番老将军珍重。”

“朕能做的也只有这些,还望老将军切莫怪朕。”

“陛下——”种师道听到这一番推心置腹的话,眼中的泪水再也止不住了,顺着脸颊滚落了下来。

太原。

太原城从宣和十二月围困到靖康元年四月,足足三月有余,好在太原作为守卫东京的桥头堡,粮草军械自然是充足的。

虽然金军轮番攻城,守军死伤惨重,但城内百姓却是自发的登上城墙协助守城。

太原城知府内张孝纯和胜捷军统制王禀两人面带凝重,王禀身上已有数道伤痕了。

王禀是童贯的手下,曾参与过平方腊起义和白沟之战,在金军南下的时候,童贯不战而逃,抛下了王禀与三千的胜捷军留守太原。

但他决定做一次真男人,那便是固守太原。正是在他的顽强抵抗下,太原直到今日还未曾沦陷。

张孝纯身上的官服早已经破损不堪了,但穿在他身上却依旧是尽显威严,他看了一眼王禀,叹口气道,“王将军,如今城中粮草也不多了,但城外的金贼变得更多了。”

“朝堂还能支援我们吗?”

王禀全副甲胄,拱手而答道,“张知府,即便朝堂不援,我等也要尽心而守。”

“不为别的,先前金人南下,我跑了,如今若是再跑,我有何颜面面对百姓。”

张孝纯苦笑了一声,开口道,“别说你了,我又有何颜面面对太原百姓?”

屋内顿时陷入了寂静。

就在这时候,屋外忽然传来一道声音。

“知府,将军,我们从城外救回了一人,他说要见您二位。”

嗯?

这话一出,两人对视了一眼,眼中满是疑惑。

这个时候还有人敢来此地。

“来进来。”张孝纯和王禀两人对视一眼,张孝纯开口道。

不过片刻的功夫,一位脸色苍白的男子被两个士卒搀扶着走了进来,他拱手拜道,“皇城司太原分队张策参见知府,将军。”

“你说你是皇城司的人?”张孝纯愣了一下,直接站了出来,惊讶的问道。

“正是。”

“尔等前来所谓何事?”王禀看了一眼张孝纯开口问道。

张策从怀里掏出一份布满血迹的信封,颤颤巍巍的递给了两人,“这是陛下让我交给两位的。”

说完,张策便头一歪昏死了过去。

“快带下去,找医师前来。”张孝纯连忙开口吩咐道。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