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迎归之礼
凌冽的冬季终于接近尾声了,阵阵的春风卷着属于春季的暖意,拂过那干枯的树枝,干枯的树枝重新焕发生机。宫城的城楼上,赵楷身着一袭赤色“龙袍”,负手而立,遥望着远不远处。
不远处是一支使团的车队。
经过了五日,金人和宋朝算是初步达成了一致,完颜宗望也表示,愿意送还太上皇,退回金国。
大宋则同意护卫大金军队离开大宋,并且承诺沿途不袭击,重新和大金结为同盟,并且承认金占据辽国的土地,不支持辽国叛逆复国。
这个条件,应该是双方都能接受的。
大宋终于能接回太上皇了。
不过,这只是初步的商议,具体的细节商议就要看双方使团的谈判了。
此番谈判主使白时中,副使王时雍。
至于为何选择他们二人,赵楷有着自己的想法,他们不是想要迎回太上皇么,那便让他们去谈。
他们知道自己的底线是什么,为了迎回太上皇他们肯定会倾尽全力,让金人退步。
万万不可小看一个人为了达到目的的决心。
其中还有个特殊的人也在此次的谈判使团之中,赵楷i昂新,有这个人,谈判的过程,一定会让太上皇印象深刻。
此人便是李纲。
选择李纲并不是让他负责谈判,而是让他去坐镇的,也就是为使团增添一些底气。
望着使团的车队消失在东京城门,赵楷的神情越发的平静下来,没有一点的波澜。
就在这时候,孙尽忠的声音在赵楷背后响了起来。
“官家,礼部尚书秦寻,首辅门下侍郎何粟,兵部尚书李若冰等,已在文德殿等候官家了。”
赵楷微微颔首,最后便转身朝着文德殿而去。
就在这时候,天上的乌云从四面八方压了过来,伴随着阵阵的雷声,绵延的春雨如同牛毛一般飘落而下。
一场春雨一场油。
文德殿外,几位官员拒绝了宦官领他们去偏殿等候的想法,就站在走廊望着飘飘而下的春雨。
几人并排站在一起,聊着天。
几人想不通,为什么这个时候召集了他们而来,并且还带上了礼部。
几人相互聊着天,互相打听着消息,可结果,问了一圈,谁都没有一点消息。
何粟看着这阵仗,心里隐隐的猜测了起来。
主要是这个时间点太敏感了。
前脚迎接太上皇的使团离去,后脚官家就召集他们。
这很难不把事情联系到一起去。
就在几人各自猜想的时候,孙尽忠走了过来。
“官家召见。还请诸位相公随我而来。”
几人整理了一下衣冠,对着孙尽忠微微颔首,然后迈步就进了文德殿之中。
赵楷早已经在殿中的御座坐下来,诸位行礼过后。
“赐坐。”
众人这才落座下来。
赵楷将目光投向了礼部尚书秦寻身上,开口道,“此番和金人谈判已经算是结束,太上皇也要迎归了。”
“礼部这边礼仪可准备好了?”
这话一出,秦寻微微颔首,不慌不忙的说道,“此事礼部已经在商议了,不过还未曾彻底定下来。”
“礼部初步商议,是派遣礼部侍郎率领出城迎接太上皇,入城后,勤王列队迎接,待太上皇车队行至内城,自朱雀门而入,面北而行,官家率领群臣接见,而后送太上皇于宫城之内。”
虽然没有把具体的过程商定下来,但对于这些大致的经过,秦寻还是早已准备好了。
不过片刻的功夫,他便把大致的流程给描述了一遍。
对着这一番的安排,秦寻和礼部的众人可谓是绞尽脑汁,起初是打算让太上皇于万胜门而入,到朱雀门入宫城。
但后面想到此举不妥,也怕当今官家有意见,便改为了新郑门而入,至于一些礼节,他们更是能删则删。
生怕当今官家不满。
没办法,这不是得胜而归,而且迎接的也不是当今官家,而是太上皇。
不管礼仪轻了还是重了,都会让一方不满,礼部也只能折中而行,既不轻,又不重。
不过,让他们没有想到的时候,赵楷不满了。
“不可,有些简单。”
这话一出,秦寻顿时懵了,别说是他了,就连其他大臣都愣在了原地,一脸疑惑的看着赵楷。
他们为官这么多年了,自然能听出了秦寻在避重就轻,就是寻找两方中间的平衡,可如今官家竟然觉得太过于轻了。
赵楷并不在意众人的目光,而是将目光投向了一旁的工部尚书孙永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