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初议土地问题(二)
而且更为奇葩的是,历朝历代因为土地兼爆发的农民起义皆是让这个朝代走向灭亡。但宋朝并没有,宋朝短短三百多年,竟然造反了四百多次。
什么概念?
几乎每一年都有造反的。
但,都被镇压了下去。
为什么呢?
因为土地掌握在上层人手中,他们和皇室是一条船的,若是大宋没了,他们手中的土地也就没了。
他们自然是全力镇压。
结果就是不断造反,不断镇压,直到宋灭亡,这才告一段落。
“何粟,你身为首辅,你先说说你的看法?”赵楷看了一眼众人,最后将目光定格在了何粟身上,开口问道。
何粟深吸了一口气,虽然他早就准备好了,但当这事情来的时候,他心中难免多了几分的忐忑。
他知道,这已经不单单是和朝廷作对了,这是在和大宋整个上层作对。
“陛下,古人言,民以食为天,粮食自古以来就是重要资源,而粮食则产于土地,若百姓有土地,则国强,百姓无土地,则国弱。”
“臣请改革!”
何粟并没有多说什么,只是言明了土地的重要,直接挑明了自己的观点,或者可以说是赵楷的观点,那便是改革。
“陛下,太祖都未曾以此而动,若陛下动,岂不是有违祖制?”礼部尚书秦寻率先站出来反驳道。
紧接着王时雍也站了出来,他并没有直接反驳,开口道,“陛下,熙宁年间,王安石推行曾三试三罢方田,导致百姓离心,朝廷威望更是一落千丈,此有前车之鉴,还请陛下三思。”
王时雍就相对聪明了一些,也没有说反对,也没有说支持,而是言明了利害,但,明眼人都能看出来,他是反对的。
为何这么说呢?
王安石在士大夫口中更是被称为奸臣,他举出王安石,不就是在变相的说何粟是奸臣么?
与此同时。
黄万年从皇城出来之后,立马召集了在东京的所有的皇城司人员,分成了一批批,前去拿人。
一批批的皇城司士卒从大街穿行而过,直奔东京城各个衙门,没有任何的预兆,一大批的官员直接被皇城司带走了。
等到皇城司将人带走之后,那些官员顿时如同被抢了骨头的疯狗一般,咆哮了起来。
一众官员纷纷开始前去内阁,可结果发现,内阁成员一个都不在,全部被皇帝传入了宫中。
他们也没有坐以待毙,极为默契的开始提笔书写起了弹劾的奏疏,这可不仅仅是被带走衙门的官员。
而是整个大宋的官员都开始书写了起来。
一个个官员一副嫉恶如仇的模样,不为别的,皆因皇城司触碰到了他们的底线。
带到正午的时候,凡是涉及此案的官员皆是被抓捕到了皇城司的大牢之中。
黄万年更是没有任何的犹豫,直接命令手下上了一些小手段,开始逼问了起来。
皇城司的大牢一时之间哀嚎声、求饶声此起彼伏,坐在在皇城司附近的百姓,一个个如同遇到了瘟疫一般,掉头就跑。
等到内阁的一群相公回到衙门之后,本就在宫中被皇帝骂了个祖宗十八代,回来又听到这事,更是差点没有昏过去。
陛下,这是要干什么啊?
刑部尚书何明更是亲自去了皇城司,带着一大众刑部的官员,找黄万年问责,可结果连皇城司的大门都没有进去。
何明气的更是差点没有昏过去,站在皇城司门口声嘶力竭的吼道,“黄万年,你这是在乱大宋的江山。”
“黄万年乃是国之奸佞!”
即便是这样,黄万年也没有理会何明,而是安安稳稳的坐在皇城司书写这章程。
陛下既然有心让皇城司扩大权力,那自己就必须抓住这个机会。
至于外面么?
只要陛下不相信,他便不会有事。
他明白,从此以后,皇城司彻底不再是一个单纯的衙门了,而是皇帝的眼睛。
自此皇城司只听命皇帝一人。
他们的靠山就皇帝,从此皇城司便是那些官员的眼中钉。
但,黄万年不在乎,他们闹腾他们的,只要自己听命官家,按照官家的意思去办,自己就能安安稳稳的。
王时雍听此文辞,更是陷入了沉默,就连议和派的官员来找他,他都没有见。
他开始琢磨了起来。
现在何粟入主,今日更是提出了改革,可谓是朝堂风起云涌了起来,若是这样下去,说不定他们都要没了。
为什么这么说?
他们不单是议和派,而且是保守派。
如今官家重用变法派,那么等待他们这些保守派的,必然是退出朝堂之中。
这到底该怎么办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