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新君而立 - 王爷,何故造反? - 夜雨天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107章新君而立

王时雍长叹一口气看了一眼李邦昌,毫不犹豫的拜倒在了地上,道,“李相公此言差矣,陛下虽安在,如今北狩,群龙无首,太子虽可监国,终究名不正言不顺,短期可行,长期百姓也难以取信。”随着王时雍的开口,其余的大臣也跟随跪拜了下来,自此东京城头上再无一人站立。

见到自己这一派的人未曾支持自己,李邦昌浑身猛地一颤,只觉得头晕目眩,身子紧跟着摇晃了两下,犹如那被狂风吹动的枯草一般。

他只觉的心中寒意凌冽,看了一眼赵楷后,干脆利落的眼泪纵横,哀嚎道,“尔等此举,置先皇于何地?置大宋礼法于何地?”

眼瞧着李邦昌还是硬着脖子反驳,李若冰等不及了,直接怒目相视,道:“今乃是大宋存亡之秋矣,李相公此番阻挠新君登基,可时奉了金人之命?”

“大宋不立新君,金人势必威胁大宋,陛下安危不保,若我大宋立于新君,金人岂能不知我大宋之决心?”

“尊称陛下为太上皇,立太子为新君,如此礼法,江山皆可保全。”

这话一出,李邦昌再也没有话说了,看着一群人虎视眈眈的模样,他再也忍不住了,直接昏倒了过去。

赵楷见到这一幕叹口气,抬起头望着李邦昌开口道,“李卿身体抱恙,暂时归家歇息吧。”

“殿下圣明。”

众人连忙应道。

王时雍听到这话,浑身一颤,苦笑着看了一眼李邦昌,若是不出意外,他的政治生涯就此到头了。

赵楷看了一眼众人,望了一眼东京城外若隐若现的金人大营,轻声道,“孤本想先求陛下南归,如今尔等言尽于此,孤又岂能不顾东京城内百万百姓?”

“尔等所请,孤应下了,礼部准备吧,一切从简。”

“殿下英明!”

众人听到这话纷纷喊道。

此事到此算是落下了帷幕。

众人起身之后,王时雍等人对视一眼,心中满是复杂,本想张口说些什么,但却不知道说些什么。

最后,只能叹口气,冲着赵楷拱拱手,退了下去。

紧接着主战派的人也相继退去,只留下了李若冰一人。

待到人走的差不多了,赵楷带着一行人朝着京中大营而去。

一进入大营,李若冰就拱手道,

“殿下如今您既要登基,陛下也要与其通知,如此一来,方可让金人明白我大宋抗金之决心。”

话音落下,赵楷看了一眼李若冰平静的说道,“此事由你安排,尽快和金人敲定议和。”

李若冰连忙点头应下,随后便对着赵楷一拜转身离去了。

帐内只剩下了赵楷、种师道和李纲三人了。

许久之后,李纲抬起头看了一眼赵楷,问道,“此事殿下可是知情?”

李纲话语中满是疑惑,眼神也多了几分复杂。

赵楷叹口气,看了一眼李纲,他太清楚李纲了,此人虽有有大志,可终究难逃世俗,在礼法之上,他还是难以逾越。

虽然他心里一直在告诉他,此番做的没错,为了大宋的江山,郓王继位乃是最佳选择。

但这么多年的圣人经典,礼法约束,让他又倍感煎熬。

种师道看到这一幕眼神闪过一丝的敬佩,随后冲着赵楷拱了拱手便退出了帐内。

赵楷迈着步子来到了李纲的面前,沉吟了片刻后,开口道,“你可知,即便是没有李若冰等人谋划,孤也会上位?”

李纲闻言抬起头和赵楷对视了一眼,微微颔首,“臣知道,殿下乃是胸怀大志之人,区区太子之位不足殿下施展。”

赵楷闻言微微点头,叹口气道,“若是没有这档子事情,金人此番必定回不了金国。”

“孤可以保证,五年之内必定收回失地,可这一切都被父皇劫持打断了。”

“孤也是人,孤不能看着自己弟弟被奸人攻伐,孤不能让那些跟随孤的人落下一个谋逆的名声。”

说完之后,赵楷便不再言语。

这一番话后,李纲抬起头,愣了许久,这才开口道,“臣明白,愿殿下带领大宋重回巅峰。”

说完,李纲恭敬的行了一礼便退出了帐篷。

赵楷转过身,望着李纲离去的背影,叹口气道,“孤也不想如此,可,时间不等人。”

说实话,赵楷带着世人对李纲的总结,能看懂李纲,但,他今日却猛然发现,自己看到的不过是片面。

你说李纲不顾礼法,劝解赵佶退位禅让赵恒吧,这算是有违礼法了吧。

但如今越过赵佶登基,却又让他心中倍感煎熬。

赵楷叹口气,自己这皇位算是背上了程序不正当了,可这又有什么关系呢?

李世民杀兄弑弟登基,不照样成了皇帝么,不照样造就了贞观之治么?

不照样为以后的大唐盛世奠定了根基么?

虽,继续等下去,程序可能按照礼法,可时间不等人,既然自己想要重振大宋,名声终究要舍弃的。

鱼和熊掌不可兼得,二者不可得兼。

今日之所以会和李纲说那些看似不相干的东西,实际上是在告诉李纲,即便他今日不登基。

那皇帝之位也是他的,早在之前就已经确定了。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