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再执剑_第64章乐行僧
正如祝箫的地图所标注的一样,那片绿洲距离江南郡的路途,并不如何遥远。不等太阳落山,商队便已经走出了荒漠,到达了素有“盛世水乡”之称的江南郡。“等我们穿过这座镇子,很快便能回到风烟城。”
在重新看到人烟之后,祝箫的心情也变的舒服了许多。
而她身旁的陈寅,也不禁对这座弥漫着大海气息的秀丽小镇有些赞叹。如果说西林郡是城镇,都像是威武的大汉,那么这江南郡的水乡,就可以比作一位温婉贤淑的女子。
但让他感到疑惑的是,江南郡和西林郡的距离并不如何遥远,为何如此靠近海洋的两个地方,会被一片几乎寸草不生的荒漠所隔绝?
只是,还没等他细细思索,商队便停在了小镇中的一家酒楼之前。
酒香混合着肉香,分外动人。
“既然已经到了江南郡内,大家也就不用再饿着肚子赶路了。”祝箫从马背之上翻身而下,“等吃饱之后,咱们再回风烟城!”
商队之中,顿时传来一阵小声的欢呼。
直到这时,陈寅才恍然大悟的笑了笑。
为了能早日走出那片荒漠,商队众人在早饭之后便没有吃过什么东西。陈寅作为修行之人,还不如何在意肚皮。但那些普通的商队仆从和武夫护卫,则早已经因为饥饿而没有多少力气了。
在将货物和马匹安顿好之后,祝箫便带着众人进入了这座酒楼。
此时的酒楼之内并没有几位客人,看着鱼贯而入了商队众人,柜台前的那位身形肥胖的老板不由得乐开了花。
看着这位满脸肥肉都挤成了一团的酒楼老板,陈寅心中一乐,不由得想起了那个远在西林郡的刘大胖子。
只是不知道,当初告诉陈寅要离开连云剑宗的刘飞,究竟去向了何方?
祝箫带着陈寅和刘老,坐在了临近窗户的一张饭桌之前。而其余众人,则相对随意的坐在了大厅之内。
不多时,酒菜上桌。一开始,商队众人还只是安静的吃着各自饭桌上的事物。但酒过三巡之后,气氛也随即热闹了起来。
陈寅对桌上这些琳琅满目的饭菜并没有几分兴趣,只是偶尔同祝箫和刘老交谈两句。反倒是一些满脸通红的武夫护卫,不时的来到三人的桌前为其敬酒。陈寅来者不拒,杯杯一饮而尽,也让这些已经有些微醺的武夫面上增添了几分兴奋之意。
当年在星河域,陈寅便有着千杯不醉的称号。如今他虽然是第一次在凡域同人喝酒,但却始终没有一丝一毫的醉意。
在又一次将杯中烈酒饮尽之后,陈寅的耳畔,突然传来了一个懒洋洋的声音。
“施主如此海量,何不与贫僧共饮几杯?”
陈寅微微一笑,看向了自己的身后。
一名身着红色袈裟,身形壮硕的僧人,也正笑眯眯的看着他。
只不过,这僧人的桌上,不仅有几坛烈酒,还有不少切成了大块儿的肥牛肉。
看着这位喝酒还要吃肉的和尚,祝箫眉头微皱,凑近陈寅道:“我看他不像是正经的僧人,你还是不要理会吧?”
陈寅拍了拍祝箫的肩膀,示意无事,然后坐到了僧人的对面。
这僧人的眉毛已经花白,但脸庞之间却没有一丝苍老之态。当陈寅坐定之后,他便将桌上的酒壶递到了陈寅的面前,随即自顾自的啃起了手中的牛肉。
“佛门讲究六根清净,无欲无求。”陈寅为自己倒了一杯酒,“师傅倒是有些出奇。”
在踏入酒楼之时,陈寅便已经注意到了这个举止奇怪的僧人。
因为,对方是一名佛修。而且,是一名地仙顶境的佛修!
“别叫师傅,听着就不够爽利。你直接叫我大喜和尚就是。”僧人在自己的袈裟上抹了抹手上的油腻,“六根清不清静,得看施主怎么想。想我清净,我便清净。想我不清净,我还是安心喝酒吃肉罢了。”
修行佛家大道,要远比其他修行方式艰难许多。但这名僧人的日子,似乎过的很有滋味。
陈寅打量着这位佛号也极具玩笑之意的和尚,微笑道:“大喜和尚,以你的修为,在这小小的江南郡寻个寺庙,当个方丈,受他人尊崇,岂不美哉?”
虽然这个吃肉喝酒的和尚跟佛门“六根清净”根本搭不上关系,但陈寅并没有从对方的身上感受到恶意,而是感受到了一种朝阳般的和煦温暖之意。
大喜和尚挑了挑浓密的白眉,咧嘴道:“我要是当了方丈,还能吃肉喝酒吗?”
“不能。”
“就好比施主你,虽然修为只是凝气初境,但却让我感到了些许畏惧之意。如果你的实力和修为相同,那我也不会同施主你喝酒的。”
二人所说的话,如果被旁人听到,想必会十分震惊。只不过,即便是坐在二人前方的祝箫和刘老,或是在酒楼大厅之中四处走动的上对之人,似乎都没有注意到陈寅和他对面的和尚。
似乎,酒楼之中,根本就没有这两个人一样。
但是,只有陈寅可以清晰的看到,从他刚刚坐在这张饭桌前之时,一道柔和的黄色光芒,便已经笼罩在了二人的周围。
佛门隔音之法,尘虚钟。
无错版本在610910书10吧读!6109书一吧首一发一本小说。六九书吧读
陈寅并没有因为对方的话感到些许惊讶,而是举起了自己的酒杯,微笑道:“如果不是你心生舍利,佛光暖人,我也不会坐在这儿和一个疯疯癫癫的酒肉和尚喝酒的。”
被互相戳穿的二人相视一笑,随即饮尽了各自杯中的烈酒。
在进门之时,陈寅本以为这大喜和尚只不过是一个修为颇高的佛修,并没有感知到什么特别的地方。但当他看到大喜和尚的眼睛之时,他才明白,对方是一位修得了佛门舍利的真佛!
大部分佛修之人,都不喜欢同人争斗,终生都隐于佛门之内潜心苦修。这般不问世事一心修行,只要不是过于愚笨,大部分佛修之人都能提升到极高的修行境界。当初在星河域,陈寅见过最少的修行者,便是佛修。而在他见到过的寥寥几位佛修之中,没有一个人的境界低于天阶揽星境。
所以,曾有人言,星河域高手最多的地方,不是剑府,也不是儒道二府,而是在三府盛景之下不如何起眼的佛府。
但是,并不是每位境界极高的修佛之人,都能修得舍利。
佛家舍利,乃是真佛之心。只有一些心境极为澄明且对世间万事颇具平常心的佛修之人,才有机会在魂府之中修得舍利。舍利,不仅仅是佛修者思想境界的凝聚,更蕴含着极为强大的力量。
古往今来,星河域能修得舍利的佛修之人,无一不是名动五府的人物。这样的佛修,修为到了一定境界,便能在叩指间翻山倒海,令风云色变,更能在谈笑之中参悟天地之道,道尽前世今生。
魂府连心,舍利即为佛心,而眼睛,则是一个人心灵的投影。依靠魂力,以及自己前世的诸多经历,陈寅能看出对方是一位舍利真佛,并不如何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