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谁动的手?【VIP】 - 假如二凤是始皇的太子 - 煎盐叠雪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185章谁动的手?【VIP】

第185章谁动的手?【vip】

王绾,萧何。

这两个名字出现在这样一句话里,就已经是大秦朝堂不亚于地震的一件事了。

在李斯升职之前,王绾是前任左相,仅仅比右相姜启略逊那么一筹。

李斯太受嬴政重用,诏书经常由他拟定,出入北辰殿的次数也越来越多,除了几乎把那当办公地点的蒙毅,文官里就数李斯称得上帝王心腹了。

更别说李斯还是太子师兄,荀子和赤松子在的时候,太子去他家那叫一个勤快,李斯本人没回来,都不妨碍太子串门。

李斯升任左相后,王绾就调到乐府令这个闲职上养老去了。

不曾想,突然来了这么一出。

“有凭据吗?”李世民不急着护他的萧何,先从容地问了一句。

“加急送来的,你先看看。”

嬴政静若寒潭,看不出任何愠怒之色,只把涉及萧何的奏全都放在太子面前。

一卷都不少。

分别是姜启、萧何、冯去疾、王绾和姚贾的。光看涉及的奏之多,就知道有点麻烦了。

李世民立即打开姜启的奏,先一目十行滑一遍,大概知道发生了什么,再仔细地从头看起,斟酌每句话。

“阿父吓我一跳!”他看完了,偷摸抱怨道,“萧何明明是被连坐波及的。”

“都一样。”

“不一样。”

“律法还没有改动之前,就都一样。”嬴政无动于衷。

按姜启的报告,整件事大概是这样:姚贾当年在郭开那里得到了一笔丰厚遗产,吐出了一半给嬴政,剩下的藏在其他地方了。

如果仅仅是金银财宝,倒也不算什么,最多算贪污。但郭开喜欢收藏刀剑铠甲,有一整个密室专门藏这些,其中有一些还是名家出品,诸如欧冶子、干将、徐夫人之类。

姚贾舍不得,一直藏着没有上交。

他要是能藏一辈子,也就算了。偏偏嬴政去年颁布了新的法令,收缴天下兵器,集中到咸阳处理。本是为了削弱六国的反动势力,但吓到了姚贾。

他急于把这些收藏出手,趁自己出使的时候,联络同西戎做生意的乌氏倮,想通过商人乌氏倮,中间倒卖一笔,赚取大量钱财,然后像吕不韦一样及时退休,安心享乐去。

这个倮,是乌氏县人,很擅长做生意,一般活跃在秦国西部,与戎族交换物品,赚到钱后,再将买来的丝绸等物进献给戎王,得到了十倍价值的牲畜作为回报,积累了巨额财富。[1]

细究起来,这事跟无忧也有一点关系,因为乌氏倮买的丝绸就是无忧的铺子里进的货。

姚贾没有一次性把名刀抛空,而是分批次,藏在其他物品一块,慢慢地置换给乌氏倮。

乌氏倮所在的地方,是秦国西北边境,有很多戎族混居,不通新的诏令也很正常,只要能成功把刀剑卖完,姚贾就放心了。

但乌氏倮主动揭发了此事,并到咸阳自首了。

向谁自首?向廷尉萧何。

这事从头到尾跟萧何一点关系都没有,唯一的问题就是,姚贾是萧何的邻居,中间隔了三户人家。

萧何立刻从法官,变成了涉案人员,不得不申请避嫌。

姜启临时让王绾接手廷尉府,火速上奏。

与此同时,御史大夫冯去疾飞速出击,怒斥姚贾私藏兵器,勾结戎王,有不臣之心,萧何知法犯法,包庇同党,亦有谋反之嫌……

“没有人参无忧吗?”李世民奇道。

“如果再参她,波及王翦和你,此事就闹得太大了。”嬴政看得很清楚。

“还不够大吗?”李世民冷笑,“这明摆着是冲我来的。”

“不。”嬴政却严肃地否定了这句话,“没人敢冲你来,幕后之人只是想除掉萧何。”

这个局设置得并不算多么巧妙,但很有用。

自证清白是很难的,姚贾本就是八面玲珑、好社交送礼的人,萧何不可能跟他一点交往都没有。那么这个时候,所有过往都可能成为“罪证”。

就算嬴政和李世民一眼就能看出萧何是冤枉的,但按秦法,还是得罢他的官,保他的人。

这就是明晃晃地在剪除太子的羽翼了。

“他们明知道,是我想修秦法。”李世民很不高兴。

嬴政按住了太子的手,像在按住一只哈气的猫的爪子。

“莫急,姜启控得住局面,何况还不必担心,没有任何人,敢越过你我,

姜启处事很稳,他能稳稳当手,没出过一点问题,就足以令嬴政放心出行了。

王翦更不用说了,嬴政卡,就是为了带太子在外时,咸阳稳如泰山。

朝中无论是谁,,一分都不能少。

所以嬴政其实一点也不着急,只是看太子气呼呼的,安慰安慰他,选择早点回程。

反正这一趟想干的事都干完了。

回去的路上,太子闷闷不乐的,不明所以的浮丘伯逗了几次,都没成功,不由诧异:“你是病了吗?”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