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杨贵妃(十)安禄山
第80章杨贵妃(十)安禄山
别院飘着桂花雨,是零让人连夜移栽的桂树,如今正开得繁盛。
林娇娇坐在庭院的石凳上,手里拿着新谱的《桂雨吟》,指尖刚触到琴弦,就听到别院外传来马蹄声,是零回来了,比往日早了许多,眉宇间还凝着一层寒霜。
她起身迎上去,递过帕子:“怎么了?是朝堂上出了什么事吗?”
零接过帕子擦了擦手,坐在石凳上,指节轻轻敲击着桌面:“不是朝堂,是边疆,有个叫安禄山的边将,最近借着‘汇报防务’的名义进京了,带了三十多个亲兵,虽没敢围东宫,却在京城里四处打探消息,还去李林甫旧部的府里走动,心思不简单。”
林娇娇愣了一下:“安禄山?我好像听过这个名字,不是说他只是个守边的小将吗?怎么敢在京城里乱晃?”
“正是因为他现在不起眼,才更要防。”零拿起桌上的《桂雨吟》乐谱,指尖划过音符,眼神却很锐利,“赵衡查了,他靠贿赂李林甫旧部才得了个边将职位,这次进京,一是想求个京官职位,二是想看看长安的风向——毕竟陛下杀三子的事才过去两年,朝臣们都怕他,这时候谁都想找个靠谱的靠山。”
提到“杀三子”,林娇娇心里一沉,唐玄宗两年前以“谋逆”为由,一日之内赐死太子李瑛、鄂王李瑶、光王李琚,连辩解的机会都没给,京城里至今还人心惶惶,她握住零的手:“那你打算怎么应对?直接把他赶回去吗?”
“不用赶。”零摇了摇头,“他现在还没起势,掀不起风浪,我让人在东宫设了小宴,晚上请他过来,既不冷落,也不亲近,让他知道我对边将一视同仁,却也不会给他特殊待遇,另外,赵衡已经让人盯着他的亲兵,不让他们在京城里乱传消息,免得引起恐慌。”
正说着,侍卫长匆匆走来,递上一封密信:“殿下,宫里传来消息,陛下今天午后又在华清池设宴,还让户部拨了十万两,说是要给新宠的美人做衣裳,太医说陛下最近总头晕,却还是天天饮酒作乐,高力士劝了几次,都被陛下骂回去了。”
零拆开密信,扫了一眼,嘴角勾起一丝冷意:“挥霍无度,还不听劝,两年前杀三子时的狠劲,现在全用在享乐上了,正好,让朝臣们再看看,他们跟着这样的皇帝,有什么好下场,你去把陛下拨锦缎的事,悄悄透露给几个老臣,尤其是当年支持前太子的人。”
侍卫长应下离开,林娇娇看着零:“你是想让老臣们更忌惮陛下,转而支持你?”
“是,也不是。”零看着庭院里飘落的桂花,“他们支持我,不是因为我多好,是因为陛下太让他们失望了,杀三子让他们怕,挥霍无度让他们寒心,现在只要我能稳住朝局,不让他们再受牵连,他们自然会站在我这边。”
傍晚时分,零带着两个亲信去了东宫。
林娇娇坐在西厢房里,指尖抚过琴弦,却没心思弹《桂雨吟》——她总想起“杀三子”的旧事,怕零也会被唐玄宗的猜忌所伤,她走到窗边,看着长安的方向,心里默默祈祷:一定要平安回来。
而此时的东宫偏殿,气氛却很微妙。
安禄山坐在下首,手里捧着茶杯,眼神却不停打量着殿内的陈设,语气带着一丝谄媚:“太子殿下,臣在边疆听说,殿下最近代管朝政,把长安治理得井井有条,真是百姓之福啊,臣这次进京,也没带什么好东西,就带了些边疆的皮毛,还请殿下笑纳。”
零放下茶杯,神色平静:“安将军有心了。边疆辛苦,将士们能安稳守边,就是对朝廷最大的贡献,至于赏赐,等你回去时,我让户部给边疆拨些粮草,比皮毛实用得多。”
安禄山眼睛一亮,刚想再说些什么,就见赵衡匆匆走进来,在零耳边低语了几句,零点点头,对安禄山说:“安将军,宫里传来消息,陛下要召见你,你随我进宫吧。”
安禄山愣了一下,显然没料到唐玄宗会突然召见他,他连忙起身,跟着零去了兴庆宫,他心里既紧张又期待,要是能得到皇帝的赏识,说不定就能留在京城了。
兴庆宫的寝殿里,烛火通明,却透着一股奢靡的气息。
唐玄宗斜靠在软榻上,身边围着几个美人,手里端着酒杯,看到零和安禄山进来,只是挥了挥手:“瑁儿来了?这位就是安禄山?”
安禄山连忙跪下行礼:“臣安禄山,参见陛下!愿陛下圣体安康!”
唐玄宗瞥了他一眼,语气带着一丝不耐烦:“边疆没什么事吧?没事就早点回去,别在京城里晃悠,扰了朕的兴致。”说完,就挥了挥手,让高力士把他带下去。
安禄山愣在原地,脸上的谄媚瞬间僵住,只能不甘心地退了出去。
零站在一旁,看着唐玄宗醉醺醺的模样,心里没有丝毫波澜,这样的皇帝,早已不配得到任何人的敬畏。
高力士送完安禄山,走到零身边,低声说:“殿下,刚才户部尚书来求见,说国库的银子快不够了,陛下要的十万两,实在拨不出来,想请殿下去劝劝陛下。”
“不用劝。”零摇了摇头,“让户部先拨五万,剩下的,拖到明年再说,另外,你去告诉户部尚书,让他把今年的赈灾粮款核算清楚,明日送到东宫,我要亲自过目。”
高力士点点头:“老奴遵旨,殿下,您也早点回去吧,陛下这里有老奴盯着。”
零离开兴庆宫时,夜色已经很深了。
街道上静悄悄的,只有巡逻的羽林军提着灯笼走过,看到他的马车,纷纷躬身行礼。
零掀开窗帘,看着熟悉的街道,心里清楚——现在的长安,早已不是唐玄宗的长安了。
回到别院时,林娇娇还在门口等着他,手里拿着件厚披风,零跳下车,把她揽进怀里:“怎么还没睡?这么晚了,小心着凉。”
“担心你,想等你回来。”林娇娇靠在他怀里,“安禄山那边怎么样了?陛下有没有为难你?”
“没为难我,倒是把安禄山晾了一顿。”零笑着说,“陛下现在满脑子都是美人,根本没心思管边将的事,安禄山碰了一鼻子灰,明天应该就会灰溜溜地回边疆了,另外,户部尚书已经开始靠向我们了,以后朝政会越来越顺。”
林娇娇松了口气,拉着零走进屋:“我给你留了些热汤,快喝点暖暖身子,对了,你今天没听到《桂雨吟》,我现在弹给你听好不好?”
“好。”零坐在桌边,看着林娇娇走到琴前,指尖拨动琴弦。
《桂雨吟》的旋律缓缓流淌,温柔而平和,伴着窗外的桂花香气,让零紧绷的神经渐渐放松下来。
次日早朝,零坐在东宫的主位上,接受朝臣们的朝拜。
户部尚书递上赈灾粮款核算表,零仔细看完,当场批准:“赈灾是大事,一定要把粮食送到百姓手里,谁敢克扣,军法处置!”
兵部尚书递上边疆防务报告,零说:“让羽林军派一支队伍去边疆巡查,一是协助安将军守边,二是看看边疆的实际情况,有什么问题,及时汇报。”
朝臣们纷纷点头,眼神里没有了往日的犹豫,多了几分坚定,他们都明白,跟着太子,比跟着那个喜怒无常、挥霍无度的皇帝,要安稳得多。
尤其是几个经历过“杀三子”的老臣,看向零的眼神里,甚至带着一丝感激。
早朝结束后,零刚回到东宫,就收到消息,安禄山已经离开长安,回边疆了。
他看着桌上的报告,嘴角勾起一丝笑意:“想找靠山,也不看看自己找的是谁。”
傍晚时,零赶回别院,林娇娇正在庭院里种桂花籽,看到他回来,笑着说:“我今天问过侍卫长了,他说京城里的老臣们都很支持你,是不是真的?”
零走过去,蹲在她身边,帮她扶正花籽:“是真的,他们怕陛下,也怕再出一个‘杀三子’的事,所以想让我稳住朝局,等再过一段时间,陛下的身体越来越差,他们就会主动劝我登基了。”
林娇娇心里一暖,靠在他的肩上:“那以后,我们就能一直在这里赏桂花,听琴音了吗?”
“会的。”零握住她的手,“等我登基后,就把这里定为行宫,每年秋天我们都来住一段时间,远离朝堂的纷争,过安稳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