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卑微的县太爷
第116章卑微的县太爷
“……”苏录闻言,心中一阵天人交战。不知要不要跟知县挑明家里的情况,万一他还记仇怎么办?
但转眼他就想清了利害。就算卢昭业记仇,今天这个气氛下,也是最适合掀篇的时候。
现在不说的话,纸里包不住火,说不定将来就会爆雷。
便把心一横,拱手沉声道:“晚生家在二郎滩,家祖讳大成,原系永宁卫百户。家父讳有才……”
说完却见卢知县面上毫无波澜,显然早就不记得这一茬了。
也是,县里每年要判几百个案件,卢知县哪能记得十年前的那个小案子?
两族争井,对两族来说是天大的事情,但对一县父母官来说,确实是小事一桩。
卢知县又问他家里,还有什么人读书。
苏录便也据实答道:“家父是读书人,晚生便是由家父开蒙。”
“哦?是吗?”卢知县饶有兴趣问道:“名师才能出高徒,苏朋友一定学养深厚,他曾在县学还是州学?”
苏录心说俺爹只在‘族学’里待过,便苦笑道:“家父学业坎坷,数次县试都未曾得老父母青眼。”
“啊?哈哈……”卢知县略略尴尬地笑道:“科场就是这样,没到你出头之日就会困顿场屋,连年不利。下回再让他试试,定能时来运转。”
“是。”苏录忙应下,又奉上一记马屁道:“家父虽然一直困顿科场,却一直都说老父母最是公正不过。”
“当然了,本县为国选才,从来都秉承一颗公心。”卢知县赶忙点头,唯恐给苏录留下不好的印象。
“是,今年家兄头回县试,就高中第三,可见家父是对的。”苏录轻声道。
“哦?”卢知县略一寻思,这会对上号了:“你那兄长是不是叫苏满?”
“正是家兄。”苏录颔首道。
“唉,他可惜了,学问足够中秀才的……”卢知县叹息道:“可惜没入知州大人的法眼,徒呼奈何?”
说着他深深看一眼苏录道:“这也是本县找你来的原因,我看过你的文章,惊才绝艳还在乃兄之上,但也要避免重蹈覆辙啊。”
“还请县尊赐教。”苏录赶忙起身作揖,这正是他最担心的地方。
“这个嘛……”卢知县终于不再兜圈子,便定定望着苏录,问道:“你可愿叫本县一声……先生吗?”
“啊?”苏录目瞪口呆,没想到卢知县的要求……居然这么卑微。
他本以为,卢知县是要自己拜他为师的,但没想到对方只想当他的先生……
这里头的差别可大了去了。
因为先生可以有很多个,比如苏有才,张先生,祝先生乃至山长,都是他的先生。
但老师只能有一个。
苏录已非吴下阿蒙,知道在大明的士大夫圈子里,‘老师’的称谓不可随意使用。因为一旦确立师生关系,就形成了牢固的人身绑定。
比方科举考试中的师生关系。被录取的进士要拜主考官为‘老师’,形成座师与门生的绑定关系,从此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弟子不能背叛老师,老师也不能对不起弟子。
所以在大明的官场上,师徒关系是带有强烈的仕途依附性,实际上就是为拜码头、收小弟,披上了一层温情脉脉的外衣。
而书院的先生只是教授知识,和学生并没有形成绑定,所以不能被叫作老师。
回到苏录和卢知县之间,如果今天卢知县让苏录拜师,苏录肯定也会答应。因为对方手里捏着他的前程。不答应的话,只要卢昭业在合江一天,他都休想考过县试去……
苏录素来看重的是贞操不是节操。而且拜知县为师,可是有实实在在的好处啊!对一个有奶便是娘的家伙来说,这根本不是问题。
所以苏录有些错愕,甚至还带着几分遗憾……
你开口让我拜师啊!你不开口,怎么知道我不会答应?
光拜个先生有什么意思?隔靴搔痒,越搔越痒……
拜为老师,乃至师父才有用!给的条件足够高,就是拜义父也不是不可以考虑……
朱琉和卢知县都是成了精的人物,一眼就看出他的心思,朱琉失笑摇头却不言语。
卢知县便对苏录讲起掏心窝的话道:
“你是本县难得一遇的神童,更可贵的是,还有一颗仁爱之心,本县决意将你培养为栋梁之材!但也正因如此,本县才不能拖累你啊!”
“老父母何出此言?”苏录忙问道。 “其实从私心讲,本县当然想收你为徒,谁不想有个好弟子呢?”卢知县一脸自伤道:“但是那样对你太不利了。”
说着他自嘲一笑道:“你可能不知道,本官是例监出身……当年实在考不上举人了,又小有家资,一急眼就输捐入了监,结果是一失足成千古恨,被人耻笑到至今。”
“县尊言重了。”朱琉这才开口安慰道:“出身只代表过去,眼下你乃一县正堂,威风八面,哪个敢耻笑你?哪个又有资格耻笑你?”
“像德嘉老弟这样想的,其实只是少数。”卢知县感激地一笑,叹气道:“别人肯定不会当面讥笑,但这种事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他们的确是瞧不起我,不会有错的。”
说着他看向苏录道:“日后别人会无数次问起你的师承,每问一遍都像一记耳光抽在你的脸上,你愿意这样吗?”
“晚生不在意。”苏录忙表态道:“随他们怎么说去,只要别真抽就行……”
“那是因为你还没有经历,当然说得轻巧,但本县既然对你寄予厚望,当然要替你将来考虑。”卢知县又沉声道:
“你可能不清楚,除了本县能决定的县试之外,之后每道关卡,都不是你闷头读书、单纯考试就能通过的,还需要各方各面合力托举。”
“是。”朱山长颔首附和道:“举业从来不只是学业那么简单。”这也是他一直以来灌输给苏录的。
“靠本县最多能把你送进院试,但一省提学大宗师,绝对不会卖我个小小知县面子。”卢知县苦笑一声道:“相反,人家是清流,本县是浊流,清浊不合流。你若有本县这个老师,大宗师是决计不会取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