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0章 各打五十大板
想着想着,钱亦文突然发现了一个反常现象,边景林有儿子和女儿,去年和今年都来看过他爹,钱亦文也见过,看起来对老边挺好的。
老边这岁数了,还不想想传承的事情?这是对自己有信心的表现吗?
“边叔,你这手艺怎么不传给你儿子呢?”想了想,钱亦文忍不住问了一句。
“不是那块料!”
“我看着挺尖挺灵的呀,你怎么这么说人家呢?”
老边气哼哼地说道:“学手艺是光有点心计就行的吗?那得十分上心才行!”
钱亦文又问道:“姑娘和姑爷呢?”
“那更白扯!”
钱亦文笑嘻嘻问道:“边叔,要不你教教我得了。”
老边瞄了他一眼:“行!你要真要踏踏实实学,我就教你。”
钱亦文虽然对此没心思,但见老边丝毫不见犹豫就答应了,还是很高兴:“边叔,要学成得多长时间?”
“你要学,得四年吧!”
学个手艺,得这么长时间吗,还是个本科学制……
英子琢磨了一下老边的话,插了一句:“边叔,他学得四年,那要是换别人呢?”
老边说道:“笨的三年,灵的两年就行。”
英子听了,哈哈大笑起来。
钱亦文皱着眉头看了看老边:“边叔,你这不是埋汰我吗?我连那笨的都不如?”
英子笑道:“你还以为你多聪明啊?”
老边说道:“聪明不聪明,倒是其次,关键是你没那时间。”
钱亦文朝着英子笑了笑:“我就说跟我笨不笨没关系。”
想了想,又问了一句:“边叔,我给你找个好徒弟吧,是不是有点啥事儿还能替替你。”
“有啥事?我还能天天挨大马勺啊?”一边说,老头儿一边不由自主地缩了缩脖颈。
钱亦文笑笑说道:“边叔,我不是那个意思。
“你看,上回我带这帮老头儿老太太去燕京的时候,你就没去上。
“如果当时有个徒弟能替你,是不是我问你的时候你就答应了?”
老边没言语。
掌柜的是诚心诚意地让他了,他能感觉得到。
可是,听说一走就得个五七八天的,那可绝对不行!
“合适的人,难找啊!”老边叹了口气。
钱亦文一听,老头儿这是吐口了!
赶紧接着问道:“边叔,你说个标准,我帮你踅摸踅摸。”
老边说道:“第一,得能熬得住;
“第二,得上心;
“第三,最好有点钻劲儿。
“要是自己至近的人,那是再好不过了。”
钱亦文笑了笑:“边叔,要按你说的这几条标准,我看我姐夫赵奎中正好!”
老边一听,打了个哆嗦:“你可拉倒吧!别哪天我惹着他,他再给我来个重茬……”
<重茬:原指一块土地上连续两年种植相同作物。此处,意指赵奎中再度抡起大马勺,并精准命中老边,且位置相同……>
钱亦文心中所想的,并不是赵奎中,他有更合适的人选。
老边如果能接受他,这个人一定能够在得到老边真传的前提下,结合他所掌握的现代技术,把老边烧锅发扬光大。
瞄了一眼老边,钱亦文有点不敢往下想了。
如果说老边能毫不计较地把手艺传给他,他可以理解成是自己人品太无可挑剔了,可真让他把祖传的手艺传给一个八竿子打不着的人,老边会同意吗?
回到了柞树沟,大家都来问候老边。
钱亦文四下一看,大爷和儿子怎么没影儿了呢,当下问了一句:“妈,那一老一小呢?
纪兰凤拉着钱亦文往高处走了几步,无奈地向山坡上一指::“你快去看看吧,你儿子这会儿,八成是没孩子样了。”
钱亦文手搭凉棚,一片菜地里,一老一少正在卖力地干着活儿。
大爷手里拿着一把锄头,前腿弓,后腿蹬,正在铲着一垄小菜苗的杂草。
<主图,是东北的锄头,其它的是别处的锄头,那样的锄头,在东北一般被称为镐。东北的锄头被做成宽刃,猜想是和本地土质疏松有关。>
钱多正跪倒爬起地四处划拉着,把大爷爷铲下来的草收集到一起。
攒多了,还知道抱上一抱,走几步远,扔别人家地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