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第五十一章取名 - 上位 - 酥肉曲奇 - 女生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女生言情 > 上位 >

第51章第五十一章取名

第51章第五十一章取名

取名

龙凤胎出生以后,长得很快,几乎一天一个样。

在极细致周到的看顾下,两个丁点儿大小的丑团子很快大了一圈,褪变得白净粉嫩,瞧起来粉雕玉琢,又不常哭闹,讨人喜欢得紧。

果真如赵沉所说,养养就好看了。

钱香林是越看自己这两个儿女越觉得喜爱,赵沉自然更是如此。

三月份正是大学里新学期开始没多久,科研任务很重,他不好请长假,于是每天抓紧时间忙完学校里的工作后,就会归心似箭往回赶,陪伴家人。

男人甚至不放过工作日的每一个空隙,哪怕只是中午抽出空,回来陪钱香林与两个宝宝一起吃顿饭也是好的。

两人初为人父人母,满腔子都是对孩子们抑制不住的爱。

时不时就要亲亲抱抱,目光片刻不移。

其中表现最为明显的,便体现在给小孩们取名上。

宝宝们的名字一早就被钱香林和赵沉商讨过,都随钱香林姓,至于名,他们想了好几个以作备用。

可当孩子们出生后,一看见那两张粉扑扑的小脸,二人又不约而同觉得之前的名字取得过于普通,还是差了点意思。

为人父母,都想把最好的给孩子。

钱香林翻着字典、诗经之类的书籍,纠结来纠结去,甚至还特意跑到网上去查干支命理,一心想取两个更好的名字,觉得至少得配得上自己的儿子和女儿。

赵沉也愿意纵着她,陪她重新取了又取,一连考虑了好几天。

直到快要出院,办理出生证明前的档口,小孩们的名字才终于被钱香林敲定下来,落在了纸上。

男孩叫钱相濡,女孩叫钱以沫,取自成语相濡以沫,喻为同在困境里,以微薄力量彼此互帮互助的意思。

他们的小名就叫濡濡和沫沫,还蛮好听。

钱香林希望这两个孩子作为同胞同胎的兄妹,以后可以相互扶持,互相帮助,这是她的心愿。

当然,这同样也是赵沉对他们的期望。

对于他和钱香林年过三十才得的这两个唯二血脉,他只求他们未来平安健康,快快乐乐地过完属于他们的一生就好。

钱香林自生产后,被留住在医院的家庭化病房里观察了整整五天,连生日都是在病房里过的。

住院的时间有些长,其实以她的身体状况早就可以出院,可赵沉不放心,一定要让她在医院里多留观几日才安心。

期间,之前被赵沉打过招呼的产科主任天天带着人过来查房,给钱香林和两个孩子仔细检查身体,又有月子中心提前派来的两个金牌月嫂全天候悉心照顾,没叫人多操一点心。

等出了院,钱香林与两个孩子便直接转住进预定好的月子中心开始坐月子。

赵沉给她订的是最贵最好的四十二天月子套餐,房间也是顶楼占据最佳视野的酒店式公寓套房。

母子女三人住进去后过起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衣服有人洗、卫生有人打扫、身体有人调理的舒心日子。

钱香林没有母乳。

也不知道是不是没到预产期就自然发动的缘故,两个孩子落地以后,她一直没有母乳下来,喝了多少补汤都无济于事。

医院的催乳师接连给钱香林按摩了三天,但一点用都没有不说,还疼得她冷汗直冒。

原本雪嫩无暇的两大团细腻浑圆上几次下来也全是紫红的淤青与指印,乍看十分骇人。

赵沉心疼她,深拧着眉眼,头一个坐不住了,不肯让催乳师再试,转而托人买了许多进口奶粉,索性让两小只以后就专门奶粉喂养。

钱香林不需要亲自喂奶,闲暇的时间变得更多。

托顺利生产的福,她身上的生育损伤很少,基本没有,于是在产后康复项目上也就没有必要花费太多时间精力去做。

每天只需睡到自然醒,逗逗两个吃饱喝足的小崽,沉迷给他们拍照录视频,再定时定点去楼下瑜伽馆锻炼身体。

平日里多在房间看书刷题,培养一下考感,准备近在咫尺的四月份升本考试。

月子中心允许家属留宿陪护,赵沉晚上会留下与钱香林一起过夜,第二天一早带她一起吃过早饭后再离开去学校。

是的,带着钱香林一起吃早饭。

三餐规律对身体好,钱香林以前还挺养生自律,怀孕的时候也注重作息,不过生完孩子后难免有些松懈下来。

她又不用亲喂,晚上都无需起身,常常一玩手机就忘记了时间,连睡觉都要躺在旁边的赵沉一再提醒,好在有他总会时刻身体力行地督促哄劝她。

因而钱香林的起床与其说是自然醒,不如说是又睡了个舒舒服服的回笼觉。

而赵沉白天没事的时候,就又会回来陪她,辅导她不会的知识点,或从阿姨们手中接手照顾两个孩子。

男人相当自觉顾家,有他在的时候,从不要钱香林做什么事情,连套房里那两个专门负责贴身照料钱香林和龙凤胎的月嫂都切身感觉轻松了不少。

旁人看来,赵沉和钱香林这对小夫妻的感情极好。

男方挣钱养家,女方貌美如花,几乎满足了所有未婚夫妻对跨入传统婚姻的想象。

与月子中心的其他顾客相比,显得分外不同。

毕竟钱香林与赵沉都没有父母长辈,为了让钱香林坐好月子,也是怕龙凤胎感染外人身上的细菌别再生了病,赵沉谢绝了校领导同事、学生朋友等人的探望,只等两个孩子满月百日后再办酒宴请。

因此他们的套房虽然大,条件虽然好,但却冷清安静得很。

不像其他新生儿的父母,或多或少总有老人姑嫂在身旁搭手帮衬,早中晚都人头济济,十分热闹。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