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章变天 - 这位将军有点憨 - 半里知途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一百一十一章变天

时间匆忙,两人连温存的时间都没有,顾清落下那一吻后,连夜去见了顾林,之后就冒雨出城,赶往北疆。

顾清虽然不在,但京城里涌动的暗流非但没有停止,反倒是有愈演愈烈的架势。

只是表面上,被他们粉饰得格外太平安然。

太阳升起又落下,京城中百姓悠闲,时不时谈论起春狩一事。

朝廷中的官员,则因为春狩提前一事,忙得脚不沾地。

时间一转,就过去了十二日。

按照昌平帝的旨意,朝中一半重臣留下辅佐太子监国,一半重臣随他和二皇子一起,前往百里之外的皇家猎场狩猎。

顾林在春狩的名单中,只能跟着出京。

不知那晚顾家父子到底谈论了什么,自顾清走后的开始,顾林看沈浊的眼神就开始不对,谈不上敌意,但也不是正常关系中应该有的探究。

沈浊琢磨不清顾林的意思,大事在前,他也没有时间多做思考。

并且,顾清走后的第三天,他就搬离了将军府,改住在燕稷的城西无名府中。

他前世在这府中住了数年,此次再住进来,心境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他搬离将军府,也就自然而然的,和燕稷一块留在了燕京。

他易了容,换了名字,跟在燕稷身边。

无论是他还是燕稷,都是生性谨慎之人,夺嫡之举凶险非常,他们自然不会完全仰仗某一项计策。

所以这些天,沈浊一直在暗中各处奔走,游说燕稷选中的,但暂时还只是保持中立态度的文武官员。

二皇子迟早会反,他不是太子,没法名正言顺坐上龙椅,所以只能走兵变这一条路。

人人都说朝堂之上风起云涌,变化无端,事实上,战场之上也同样。

佣兵的多与少从来都不能确定结局,自古以来以少胜多的战事不胜枚举,战场上如是,京城之内更是如此。

沈浊虽是带着前世的记忆,但也丝毫不敢妄下结论,毕竟兵行何招,很多时候都是一念之间的事。

这一天,是顾清走后的第十天。

挂着黄幡的队伍浩浩荡荡出了城,队伍长而缓慢地向前移动着,在宽阔的官道上画出长又浓重的一笔。

易完容的沈浊站在燕稷侧后方,看着城墙外渐渐远离的队伍,心中突然升起一阵怅惘。

和前世相差无几的情形,因为一连串的阴差阳错,生生提前了近五年。

同样的情景,却是隔着时光的物是人非。

“顾清去了几天了?什么时候回来?”燕稷突然出声,投到沈浊身上的视线冰冷又平静。

“回殿下,十天了,按路途算,最快也要在二十天才能回到京城。”这还是万事顺利的情况,可是,从顾清离京开始,那场大雨三天未停。

“慢,太慢了。”燕稷道,他等了这么多年,不想再等了,他不想让燕城还有机会再回京城,也包括老皇帝。

沈浊没有应声,他知道燕稷对权势的渴望与迫不及待,也承认燕稷适合做皇帝,他会给百姓带来他们期盼的福祉,但这个皇帝,对身边人是极其残忍的。

哪怕对方是他的亲兄弟,他的亲生父母。

“我前日让你去见的那两个人是什么反应?”燕稷又问。

“顾侍郎已经答应拥立殿下,至于曹统领,”沈浊顿了顿,道,“曹统领一直持中立态度,与我等周旋,后来,在下去查了曹统领的往事,才知二皇子对他有知遇之恩。”

“不识好歹,你说,对这种人应该怎么办?”燕稷头也不回地问。

沈浊皱了下眉:“曹统领是禁卫军统领,京中诸多事宜都经他手,贸然处置,怕是不利于京城的安定,再者,曹统领只是没有表态,他也没有拥护二皇子,此人正直不阿,殿下对他下手,恐怕会寒了忠臣的心。”

“你懂得倒多。”燕稷冷声扔下话,拂袖下了城墙。

沈浊闭目吹了会儿冷风,回忆起前世的事,他其实并不了解曹赫,也与他没多少交集。

只是前世他当说客时,曾被朝中一自恃清高的老臣驱赶,他当时伤没有好全,轮椅也用不利索,被人扔出府时摔到手臂,连爬都爬不起来。

是曹赫路过,拉了他一把。

可惜他前世没能劝下燕稷,这一世,就当是把这份人情还回去来。

冷风吹得久了,头就开始隐隐做痛,沈浊揉了揉太阳穴,转身下了城楼。

乌云漫天,又在酝酿着风雨。

这京城,马上就要变天了。

——

春狩的第三天,也就是顾清离京的第十五天。

今日的早朝和往常一样枯燥,半数的文臣叽叽喳喳争吵着可有可无的事情,燕稷坐在龙椅下首的侧位上,手指有一搭没一搭地敲着扶手,睨着你争我吵的众臣。

龙椅距他仅有一步之遥。

昌平帝是个自私至极不思进取的庸君,他在位一日,燕朝就原地踏步一日。

而他不一样,他从小就拜燕朝学识最多的太傅为师,学的皆是利朝利民的圣贤之道,这么多年来,他每一次站在下首跪拜,都禁不住想象自己坐在上面的样子。

他渴望万臣俯首跪拜的,是自己。

他有一堆的报负志向要去实现,他等了这么多年,终于快要实现了,只要……顾清带着证据回来,到那时,他就可以铲除掉最后的障碍。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