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十一月天亮得晚了。
第二天早上岑鹭醒得早,精神头也很足。
他出去时天刚蒙蒙亮。
可能是看得多了,也可能是天气冷了,他对于天台的日出也没了那段时间的激情,但是哪怕不用去天台,就是站在马路边上也看到每日的天空呈现出不一样的风景。
三塔路上的那家素食店开得也早,每次不管他多早过来,店里已经有了热腾腾的包子。
岑鹭很喜欢他们的香菇白菜包,皮薄馅足,味道也很好。
他买了一个包子,又要了碗酸辣粉坐在店门口的长桌前,像个老年人一样坐在那儿慢条斯理地吃着早餐。
路的两边都是高高的香樟树,夏日阴凉,到了冬天便平添了些冷意。
对面红墙下,停了一辆老式丰田,黑白造型,岑鹭吃完饭过去看了一眼,而后拍了一张照片,满意离开。
他打开相册,看了看相片上的车身,车身上面写着藤原とうふ店(自家用)字样。
车挺新,但多少带了点怀旧意味。
不过这一会儿的功夫,天空亮了起来,天边泛着蓝色,今天又是个大好的天气。
岑鹭往回走,走到小巷时,他才发现民俗隔壁有一块果林,果林同时围起来养着一群肥硕的鸭。
这一批鸭子都是通体白色,像鹅。
岑鹭创作欲爆棚,他有心想拍几张照,也想回去画两幅画。
可谁知他刚拿出手机,旁边一个身穿少数民族服饰的老婆婆走了出来。
“你干嘛?”老婆婆口音微重,岑鹭在心里反应了一下,才笑道:“您好,我拍两张照片。”
老婆婆显然不在意,她颔首说:“你是住在对面杜淘家的吗?”
岑鹭虽然不知道房东的名字,但既然是姓杜应该就是了。
这也没什么不可以说的,他嗯了一声,“对,我住在对面。”
“哦,他们两爷子可怜哦。”
“啊?”岑鹭怀疑自己听错了,疑惑地看向了那老婆婆。
老人家许是常年待在这山底下,周围邻居不多,也没个说话的人,于是她逮着个人就想多说两句。
岑鹭虽觉探听别人秘密有些不对,但听了个开头,便有些忍不住地听了下去。
也不知过了多久,老人家的家人在屋里喊了一声。
岑鹭听不懂,但也忙跟老婆婆道了别。
小巷子那么窄,也不知对面的人有没有听到老婆婆说的话。
岑鹭望了望,那房子里的每个房间窗帘都拉着,没有一点动静。
他们那么平静,却让岑鹭的心更加纷乱。
他回去时,院子里跟出来时差不多,依旧安安静静不见人影,只余水声。
可岑鹭总觉得自己做了亏心事似的。
猛然间,岑鹭突然从千丝万缕中找到了昨夜杜康说的一句话。
那幅画伤了,岑鹭想把它拿回来重画,杜康说:“微瑕,别抛弃他。”
他一点也没瑕。
岑鹭房间里的花有点蔫了,在云南就是这点好,冬天也能买到新鲜的花。
他把自己的书桌收了收,有些萎靡的花被他倒着挂在了阳台门上。
现在看着依旧红艳艳的。
等把房间收拾好,他这才又把那几幅油画拿了出来。
其实他画了六幅画,就昨天送岑鹭的那一幅没有人。
他画的第一幅就是以他最喜欢的那张杜康逗他时的那张照片画的。
有时候感觉到位了,只是寥寥几笔就能比有的时候花费大量时间画的要自然。
而那幅画便让他有那种感觉。
可如同那张照片,岑鹭觉得太有暗示性了,他不可能送给杜康。
于是他又画了第二幅。
第二幅他将两个人的位置稍稍改了一下,看起来像是朋友。
可这样改的结果就是让岑鹭不满意,倒不是说他非要让两个人挨在一起,只是分开后倒像是吵了架似的,看着不难看,但是别扭。
改了几笔,越改越不好,他所幸放弃,开始画杜康单人的。
一连三幅,一幅比一幅满意。
只可惜清冷的人配上充满冷意的景,难免显得孤苦了一些。
岑鹭把第一幅画拿了出来,他打算就送这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