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和解(下)
第146章和解(下)“四妹你向来聪慧,可知此次大哥为什么要延迟回张家村?”张鹏飞清楚张真的个性,也知道绕弯子说话不但起不到任何作用,还有可能正中张真的下怀,让张真有机会狡辩。
故而,张鹏飞直接了当的说出一切,“大哥之所以要延迟回张家村,都是为了你。”
“为了我?”张真听了有些似懂非懂,她是知道张大牛有事延迟回去,只是没想到的是,他居然是为了自己。
张真仔细想了想,觉得自己没有任何理由让张大牛改变主意。若真要改变,也应该是及早离开才是。
毕竟张真到了临安之后,虽然里自己的梦想进了一步,可在接近梦想期间,张真也遇到过不少的事情。那些事情虽没有涉及生与死,可对于张真来说打击也不小。
何况这一次若不是延迟回张家村,张真恐怕就没有机会与卫罗绘接触了。
张真左思右想,都想不出缘由来。
这许就是当局者糊涂旁观者清的一种表现。
张真没有往深层次方向想,可张鹏飞想到了,他也不想和张真打哑谜,直截了当道:“大哥是为了你的婚事而留在临安的。”
许是怕张真不明白,张鹏飞又详细的解释一番了。
回张家村不过是收拾行李就能走的小事,可张大牛偏偏弄出那么多花样来,为的就是张真。
张大牛虽然没有读过什么书,可从自己失败的婚姻与周遭的遭遇之后,他想了很多。他不求大富大贵,只愿张真能平平安安。然而张真是怎样一个人,张大牛还是有些知晓的。
张真要是那种安分守己之人,就不会独自一人来临安闯荡,也不会做出现在的一番事业。
张大牛知道张真不甘于平凡,回到张家村就预示着张真要归于平凡。
若是张真乐意接受这样的生活,张大牛也就无话可说了。但张大牛知道,明确的知道张真是不会接受这样的生活。
与其在未来后悔懊恼,从而生出一些可怕的事情,张大牛还不如尽可能的实现张真的梦想,同时也让张真幸福美满。
听完张鹏飞的诉说,张真感触颇多,她不曾想过张大牛有这么细腻的一刻。
其实当初决定回张家村的时候,张真想过平静过完一生,却独独没有想过找一个人陪着一起过。如今听张鹏飞一席话,张家兄弟是铁了心要给自己找个对象。
“就不能一个人过吗?”张真突然很想这么对张鹏飞说。然而话至喉咙处就让张真咽了回去,这样的话是没有用的,不但没有用,还有可能引起张鹏飞的负面抵触心理。
张鹏飞为了自己已经忍让许多了,可这忍让不是无止尽的,他总有一个底线存在,而张鹏飞的底线,怕就是这一点了。
不知道如何应对,张真唯有陷入沉默。
张真的沉默让张鹏飞误以为张真是认同自己了,苦口婆心劝道:“四妹,希望你能谅解兄长。兄长并不是想拘束你,只是希望你能获得幸福,而不是同……”
说到最后,张鹏飞停住了,他本想以张大牛、张荷花等人为代表劝说张真,可一想曾经的糟心事,张鹏飞不得不忍住。
张鹏飞虽没开口说出名字,可张真是猜出一二了。
张真之所以不像这个时代的女子执着与寻找良胥,就是为了不想步上张大牛等人的后尘。
若是按照这个时代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那么张真的婚姻必然是属于盲婚哑嫁,那样的情况找一个合适的人如同捉瞎,全凭运气。要是张真没主见也就罢了,偏偏,张真不是那种任人随意摆布之人。所以,她不会选择走这一条道路。
除了这一条道路,张真同样可以走另一条路,只是那条路比先前一条还要艰辛。因为这一条路的途中,有着家人与亲友们的不理解,还有街坊邻居的看笑话心态。
再者这个时代的风俗,也让张真碰不上令人满意的对象。
纵使张真遇到了,门第之间的隔阂,也够张真喝一壶。
殷子诺够优秀了吧,可他对于张真来说是最不可能的一个未来。至于宋元宝,他人也很好,只是他的家人并不喜欢张真,未来的路必然很艰辛。
兜兜转转,张真又再次绕回原先的烦恼之处。
张真自个儿在心中盘算,张鹏飞是不晓得,他只知道自己看见的一切。
无错版本在69书吧读!6=9+书_吧首发本小说。
思虑一番,张鹏飞还是问出了埋藏已久的问题:“你对于宋公子是什么感觉?”
在张真的眼里,张鹏飞是个保守之人,能问出这样一个问题,实在突破他以往的形象。
这还只是开始,张鹏飞后面的话让张真目瞪口呆。
“如果宋家来提亲,你会同意吗?”张鹏飞问出这句话是酝酿了许久,既期待张真的回答又害怕张真的答案。
显然张鹏飞这一问很有冲击力,张真为此陷入苦思之中。张真是不讨厌宋元宝,可从未想过要携手一生。如今张鹏飞这么一问,让张真不得不考虑这一点。
张真为着这件事烦恼,张鹏飞却说出了自己的看法,“若是他真的来提亲,我绝对不会同意的。”
“为什么?难道因为他是商人吗?”张真自己没有得出结果,可也不满张鹏飞的决定。张真觉得张鹏飞对宋元宝有偏见,他的意见有失公允。
面对张真的质疑,张鹏飞毫不掩饰自己的偏见,“我不知道那小子给你灌了什么迷魂汤,让你这样维护他。可就凭我与他寥寥可数的几面,他的行为举止太过与轻浮。这样的人,给不了你幸福。”
“不,我与你的看法不同。”张真想也没想就否决了张鹏飞的结论,将自己与宋元宝的经历感想一一告知张鹏飞。
宋元宝可能并不完美,但他绝对不是张鹏飞口中的轻浮之人。或许初次认识宋元宝之时,张真也有过张鹏飞一样的看法,可当张真与宋元宝有了更多的接触后,张真知道看待一件事,不能只看表面,而是要用心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