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灵居迷眼,险出大错
第24章灵居迷眼,险出大错 “这里就是灵居,我大兴朝第一美人,钟府四小姐馨郡主便是住在这里。钟府最大的园子是桃园和灵居,所以说四小姐住的是钟府最大的园子,你们也可知道她的地位了。不过。”李姐突然不说话了,只是靠近二人耳边,然后轻声道:“三小姐和四小姐素来不合,你们还是小心些为妙。”
二人点了点头,道:“我们知道了。”
李姐便又在前引路。于昙也跟着去了,只是唐毓还站在那里,看着那个假山门发呆。她来这里,除了见识钟府的豪华之外,就是为了找一个人,自己所有的荣华,甚至包括性命,也许都寄在她身上。而这个人现在就在自己眼前这个园子里,唐毓有些忍不住想要进去。
这时出来一队侍女,手中端着空的果盘,见了唐毓呆在那里,可能没看清她的穿着是大丫鬟的标准,顿时喝到:“你是谁?怎的在这里?快走,要是让柳总管看见了,有的你好受!”
唐毓霍的醒过神来,躬身道:“我只是看看这水晶碑,并无他意。这就走。”说罢便不再犹豫,赶紧走了。
如今进去,想得荣华,难不成是拿自己所知道的来威胁钟连馨?这很明显不是上策。在钟府冒险,很容易还没萌芽就被扼杀。看现下的局势,唐毓心里明白,只有先在这里沉淀沉淀,寻找机会这一条路了。在钟府冒险,很容易还没萌芽就被扼杀。于是唐毓赶紧去追李姐和于昙。
只是追了几步却不见李姐和于昙的身影。唐毓顿时觉得糟糕,和她们走散了。钟府有条贯穿南北的大道,但很明显李姐走的是小路,如此更不好找路了。于是赶紧闭上眼睛,回想钟府的布局。灵居之南是琳阁,比邻而居。而教坊是位于钟府东北方。也就是如果一直往北,该是能找到的。虽然有可能李姐多走几步就会发现唐毓不见了,但是唐毓可没打算等下去。万一碰上哪个心情不好的管家或是小姐少爷,那自己岂不是只有倒霉的份了?
又向前走了大约半小时,仍不见教坊身影。唐毓担心钟府大路小路盘根错节,会不会走错了。
走至一处走廊,见一个大约十二岁左右的男孩在踢毽子,五彩的羽毛射出正在日中的太阳光,泛了唐毓的眼。那个男孩一身玄色,上绣祥云,翻腾巨浪,衣袖金边,想来必是钟府十三少爷。旁边两个婢女负责帮他捡毽子,还有一个似乎已经四十多岁的中年妇女,该是十三少爷的奶娘。
奶娘是坐在走廊边的长椅上的,看着十三少爷在小院中踢毽子正看得起劲。唐毓走上前,毕恭毕敬的道:“婶姨有礼。”
奶娘听见声儿才回过头来,脸上若那秋日里被扫走的落叶,虽然算得光滑,但是却泛黄,而且多了几条若叶径般骨削的皱纹。看见面前无端冒出来的婢女,奶娘眨了眨眼,显得有些疑惑。可再仔细看了看这婢女的穿着,便又站了起来进而问道:“姑娘有事?”
唐毓道:“奴婢是三小姐园里的。昨日才进府,所以对府里的路况不太熟,因此想向婶姨请教教坊该如何走。”
“教坊?你是去学习礼仪规矩的?”
“正是。”
“哦,是这样。走过这个走廊,再往前走几百步,不要转弯,路中一颗桂花树,参天巨大,十人围抱,树的左手边一个黑色木门,进去就是了。”
唐毓正想说谢,却听小院里一声惊叫,奶娘神经都跳了一下,赶紧跑过去问怎么回事。两个婢女躬身道:“是少爷的毽子飞到那边去了。”婢女指着旁边的高墙,向奶娘解释道。
奶娘舒了口气,怒道:“那去捡就得了,干嘛大呼小叫?”
十三少爷此时早已绕过高墙,从那边的门进去了。唐毓摇了摇头,感叹此时的少年尚还有机会做些小孩该做的事,可是稍不注意,可能就会狼入虎口,自身难保。
向前走了几百步,果见一参天巨树,圆冠繁叶,香飘云霄。桂树只要稍微加以整形修剪,看起来就会特别好看。这一颗一看就是有专人照料的。要是按照二十一世纪的评估价格,怎么也得值个好几万。
转左手边,果见一黑色木门,门框门槛全是黑色,上有牌匾,书写着钟府教坊四字,牌匾黑色底色,却是用的红色题字。别说里面到底如何,就只是看到这个门,唐毓就觉得毛骨悚然。
走进去时,只见是个院坝,铺的青砖。院坝上摆着大约五十张桌子,现在正每张桌子上都坐了人,低头看着手中的册子。院坝前方有个台子,只有半米高,台子上坐了十余人,个个凶神恶煞,脸色不善。此时最中间的那个男子,正在念着钟府的规章制度。
这时过来一名家丁,轻手轻脚的拉着唐毓出了门来,然后才问到:“姑娘这是找谁啊?”家丁看见了唐毓的穿着,自是知道这人是某个园子大丫鬟,说不定还是个管家,于是说话十分客气,笑得慈眉目善。
唐毓看了看家丁的穿着,不过是个三等下人,也难怪他对自己这么客气。可是她一点都不习惯这些等级制度,在同是下人的家丁面前也端不起架子来。而且主要是自己没有撑腰的,那钟连琳,要是自己犯了什么错,她肯定将自己扫地出门。于是恭敬问道:“我是昨儿才进府的,本是跟着一位大姐来的,可是半路我们走散了。我对钟府不甚了解,所以此时才一路问路过来。不知现在我是否可以进去?”
家丁点了点头:“是这样。敢问姑娘是哪个园子的?”
“琳阁。”
“哦,是三小姐园里的,赶紧进来吧,刚李姐找不到人都急坏了,这会儿正派了好多的人在寻你呢。”
唐毓一听知道果然误了事,不敢耽搁半刻,直直进了教坊。这一进去,见了李姐,和围在客厅里看好戏的诸位教者,赔了礼,却是不敢抬起头来。
李姐盯着她看了半天,唐毓抬眼瞟了瞟,发现李姐眼睛都红了。看来确实是急坏了。大丫鬟初进府,就被弄丢了,李姐自然是要承担责任的,要是怪罪下来,李姐怕是连自求多福都做不到。
“你去哪儿了?”
“我本是跟着走的,可是过来一队侍女,端着瓜果,我想着让让她们,便停住了。可是李姐和于姐姐却没有停,等那队侍女走过了,早已不见了李姐和于姐姐的身影。”唐毓可是撒谎不脸红的。对着燕梁秋都能撒谎,对着李熙迈也能,那对着这些人自然这件事难不倒唐毓。
于昙见气氛压抑,本来因为唐毓的事儿也耽搁了些时候了,便上前解围道:“众位姐姐,婶姨,大哥大叔。毓儿她也是无心之过,谦让本是美德,这理儿说到哪里也是正理。况且本来就耽搁了不少时间了,要是再耽搁下去,怕误了计划。还请众位饶过毓儿。”
李姐听见这么说也就作罢了。揉了揉眼睛说道:“我们并没有责怪的意思,只是不免担心罢了。你们两过来。”李姐招了招手,二人便低头过去。李姐指着一位年过四十的大婶道:“这是李婶,她将教你们学习打扮的技巧。”然后又指着一位大约三十岁的风韵犹存的大姐道:“这是吴姐,她将教你们学习接人待物的礼仪。”接着又指着一位老大不小的女子道:“这是七婶,她将教你们学习各种茶类糕点。”二人一一点头见过,而此时将是她们接下来这几天最轻松的时候。
先是学习接人待物的礼仪。吴姐将她们单独带到一间房间,手中执着根不大不小的棍子,喝了口水,说道:“你们二人可会福礼?”
二人相互看了一眼,便学着这两天所见礼仪低头屈膝福了个礼。
吴姐见唐毓和于昙低头的动作,翻了个白眼,拿起手中的棍子就敲在了二人面前的地上,敲得劈啪作响。吓得猝不及防的二人一阵激灵。
“我说你们这行礼的方式完全就是错的。应该这样。”说着吴姐将双手齐平,拇食指相扣放在右侧腰际,屈膝向下,头微低,脸上挂着淡笑,看起来一副大家闺秀的模样。
可立马就站了起来,问道:“学会了吗?做给我看看?”前后判若两人。
唐毓和于昙同时点了点头,也学着她的样子做了起来。于昙还好,到了唐毓那里,就又是一棍子打了下来,骂道:“屈膝,你这膝盖怎么这么硬?不会弯啊?”
唐毓点头,然后又站了起来,准备再做一次。吴姐在一旁教导道:“双手平举放于腰侧,对,然后拇食指扣环,放于右侧腰际,再低点,屈膝慢慢向下。”唐毓跟着吴姐的指导这才做得有模有样。做完了后两人都望着那位大姐,等着她评价。吴姐跨了张脸道:“尚可。”
教习礼仪的人多是大夫人亲自挑选,亲自任命,所以在府中是有几分地位的,是一等下人。园子中的那些个大丫鬟,就算得势,也不敢轻易拿教坊中的人开刀,况且教坊中的人都打着对你严厉是为你好的旗号,所以教习十分严苛。
现下学了福礼,接下来还要学跪礼。跪也是门难学的活计,不同的场合有不同的跪礼。虽然跪一下要不了人命,但是唐毓一听见要学这个,就打心眼里抗拒。
二十一世纪是讲究平等和民主的,除非惹祸上身了,或是信教,否则哪里需要下跪?跪天跪地,跪诸位神佛父母,倒也罢了,可要是跪这些个由自己创造出来的人,唐毓怎的能服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