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第四十九章秦玉逢回宫的时候,听说了皇帝攻打蜀地的决定。
在别人看来,这个决定非常突兀。
实际上,唐觉要让皇帝确认蜀地有不臣之心,两天都嫌多。
仅从秦玉逢与唐觉的交流中,就能得知蜀州刺史早早亡故,安乐侯成为蜀州实际掌权者,欺上瞒下,私自蓄兵等跟“谋反”相关的事情。
大家这会儿还沉浸在西戎投降的得意之中。
蜀州刺史又是世家中人,一听说蜀州刺史才上任五年就被当人弄死了,几乎是一边倒地支持打。
剩下不支持的人,则是担心这次出兵的人选。
“秦家又不是武将世家,一提这个事情,他们就担心得像什么一样,当真是无能。”
皇帝跟秦玉逢疯狂吐槽:“反正朕这次是绝对不会让那些四肢不勤,弓拉不动的世家去前线混功勋的。”
她摸着新制冬衣的毛领,随口安慰他:“君子六艺,有射御二项,如今天下太平,公子哥们这方面怠惰了些,但也不至于拉不动弓,圣上仔细挑挑,说不定有能用的。”
皇帝听到她这话,更是叹气:“开国也不过二三十年,怎么就……”
凑不出两队领军人呢?
“圣上可知,从前世家子中读兵书者十者有九,于行军布阵,后勤军务上都会做很多功课,但他们却很少自己去阵前作战,那么,将领是哪里来的呢?”
是世家豪族养的门客,是乡野里的武人。
按照世家的标准来说,就是祖上三代都贫贱的莽夫。
当然,也有那种以武力占据一城一州的,家里都是将军苗子的。
但是这种到开国后没多久就出事了。
高祖留下的那些将军,出身都不高,初衷是觉得没有底蕴的将军不会想着据兵谋反,实际上反而激化了文官和武官的矛盾。
世家出身的文官不能接受这些出身低贱的人因为军功而封爵升官,爬到自己头上。
武官普遍脾气不好,受到鄙视了之后脏话骂得比谁都难听。
这时候文官再茶言茶语几句,搬出些似是而非的“证据”,本就忌惮武官手握军权的皇帝很容易站在前者那边。
“臣妾的祖父当年也是被泼过许多污水的。”秦玉逢顿了会儿,睁眼说瞎话,“虽说后来证明那些都是子虚乌有的事情,但终究是伤了心,自那之后再也没有上过朝。”
其实是补了贪的钱,又交了兵权才保平安的。
但先帝死得快,肯定没来得及跟小皇帝科普一个退出朝堂多年的老将军。
“父皇……在有些事情上,确实有失宽仁。”
皇帝叹气。
再次意识到自己是被选出来收拾烂摊子的事情。
“你兄长新婚不久,朕其实不想将他派出去。”皇帝将话题引入正题,“你早年也爱与将军家里的子弟玩,可有推荐的?”
“要说帅才,是真没有。”秦玉逢毫不留情地打消他的期盼,又给了点希望,“将才倒是有几个,只是都如我一般,脾气不太好,还有些离经叛道。”
皇帝:“帅才难得,选一稳重老将担任,再择一了解蜀地的军师即可。进蜀之路,山高林深,易遭埋伏,正需要多来些骁勇的小将。至于脾性,朕就没见过几个脾气好的将军。”
问题不大。
他天真地想着。
秦玉逢便给他指了几个人。
大多数名声不显,唯一一个皇帝听说过的,还让他愣了半天:“这不是当年被你撵出京城的那个吗?”
四年前秦玉逢刚及笄的时候,叶府二公子欲将其封为京城第一美人,频频为她造势,反被她以“议论闺秀”为名,追着打了三条街,生生赶出了京城。
叶二到现在都还只敢逢年过节回来看看。
她歪头:“圣上只说让我推荐认识的人,仇人便不算认识了?那叶二被我带人追着打了三条街,也就受了些轻伤,如何不算将才?”
皇帝:“……那确实很厉害。”
她的推荐离谱中带着一丝靠谱,皇帝认真地将名字记下,却没有直接给出什么任命,而是举办了一场武试。
各家子弟在京中者,只要无病无痛,都可以来试。
为了防止有人当演员,皇帝又设了三位守关人,参加比试的人每胜三场就要随机地与一位守关人对战。
三位守关人分别是禁卫军统领方寻,御前侍卫柯风,以及壁水。
是的,壁水。
秦玉逢听到这事的时候,都吃了一惊:“他是突然大彻大悟,决定提拔出来一个女将军了吗?”
前面两个人,方寻是皇帝力排众议委任要职的发小,令其作为守关人,显然是为了证明实力和立威。
柯风是皇帝登基后挑选的侍卫里比较得他看重的,很可能是借着这个机会崭露头角,可能会去前线成为皇帝的眼睛,也可能会调去其他职位。
第三个人是壁水,实在是不能怪秦玉逢这么想。
一向跳脱的壁水也有些忐忑:“这,那奴婢是该好好表现呢,还是适当放水?”
她的武艺在军中都算出色,打那些公子哥就跟切菜一样。
自然是想当演员就当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