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他如何能不怪
“太傅此话是何意?”黑夜中两道颀长的身影打在空荡宫殿中形如鬼魅肆意狰狞。
他如何不知永仪帝暂且留他一命,是因为如今还没到飞鸟尽良弓藏的地步,可那一天也已不远了。
但他不甘心,自己怎会走到如此山穷水尽之地。
齐玄知他的野心与狠厉,也知他定不想蜷缩在此处等死。同时他也在为自己做打算,东宫一党若是真被赶尽杀绝,他为李昀出谋划策这么多年,永仪帝也必不会放过他。
所以他在萧今连领兵出征前就同他商议出一条有可能绝处逢生的计策。
如今也到了该孤注一掷的时候了。
齐玄沉声道:“殿下,萧将军此去另有所谋。东霖国这几年国势渐强,早已不是当年的边陲小国,且早年间他国曾向我朝称臣纳贡近百年。此番来势汹汹发动战乱进犯我国,无非是不堪受往年屈辱,也想尽数讨回些谋利。”
李昀听他此言,心中早已了然了大半,也正如齐玄所说,他们还没到穷途末路之时。
与东霖国联手,这条路险归险,但如今他已是亡命之徒,也只能一试。
齐玄还在道:“如今季嵘远在北疆,三殿下又被派去了南岭,我们只需截断几日信报,京中之事,任他们有心也鞭长莫及。
萧将军昨日来的密信,已与东霖国国主达成共识,他们只要回那十二座城池。”
“请太傅赐教。”他如今被囚深宫,自然不知他们当时所谋的计策。
“司礼监的冯谊,早年间得殿下提拔,也只听命殿下一人,臣今日前来特向殿下讨封密令,让司礼监不必蛰伏,是时候动手了。”
李昀眼中闪过一丝错愕,永仪帝如今身子越发不好,是因他示意冯谊在皇帝每日服的汤药中加入了几味伤气血的药物,从前这样做也是为了以防万一。
可他在听闻薛蔺顺利被押回京的那刻,就深知自己此番怕是要不好,立即下令让冯谊停手此事,也是为了给自己留条后路。
他的太子身份被废,名不正言不顺。
永仪帝若这么快有个好歹,必定是传位与李衍。
永仪帝尚且还思量着萧家的最后一丝用处暂且不会对他怎么样,可若李衍坐上皇位,他胸无谋略,二人又水火不容多年,即刻就赶尽杀绝也未曾可知。
自己的谋划给他们做嫁衣,这是李昀无论如何也不想看到的。只要还有一线生机,他就不可能坐以待毙。
李昀眼中带着几丝不解道:“可若是这时候让他们动手,来日便宜了李衍那个蠢货登上皇位,纵使我们再如何谋划,也翻不了身了。”
“殿下不必忧心,臣定是想好了万全之计,此番才敢冒险闯这枉思殿告知殿下啊。”
齐玄此人老谋深算,李昀能走上这条路,没少了齐玄在一旁为他指引谋划,他不相信身边任何一位为了利益才为他效劳的朝臣,但是从小到大,他从没怀疑过齐玄。
他虚行一礼示意齐玄继续说。
齐玄道:“初五的皇家围猎,正是我们的大好时机……”
万籁俱寂间,只听见几声惊雷劈下,汹涌的几道雷光划破苍穹中翻涌的无垠黑暗后又消失不见。
后半夜又要落雨了,此刻谁也没注意枉思殿的大门被悄然合上,从里面走出的身着黑衣之人在雷鸣疾雨声中很快没了身影……
里京数百里之外,一匹匹骏马行过山林,踏着这阵纷纷扬扬的大雨。
马蹄声与嘈杂的雨水声交合,为首之人似乎一刻也不行等不及,策马往京中方向疾行。
大景建国之初就有每隔三年五月初五便在明月山皇家猎场中举办一次围猎,除皇亲国戚外,京中四品以上官员皆可参加。
今岁刚巧是三年之期,此月初,永仪帝就多次召礼部商议围猎的事宜,看得出是对今岁的围猎十分重视。
几日后,李暄被秘密召进宫。
他在南岭同瓦赤族的一仗几日前已传来大获全胜的捷报,永仪帝并未传扬此事,而是即刻召他秘密回京。
他年纪大了,心中越发多疑,自萧今连被派去渊西后,他夙夜难安,只因萧家在朝中依旧残存的势力,狗逼急了也会跳墙。
碰巧今岁又赶上了围猎,太祖爷定的祖制不可不遵循,可猎场远离皇城,人多眼杂,他担心有人会在猎场生出事端。
他知李暄虽平日子性格不讨他欢心,可好在一个英勇无畏又骁勇善战,也正巧收到李暄的捷报,永仪帝思虑一番还是决定让他秘密回京。
虽是初夏时节,李暄走进殿中的那一刻还是带进来一阵无声的霜寒。
他是皇子中最年轻的,俊郎的眉眼中本是清澈明亮,此刻却透露出深不可测的幽深凛冽。
“儿臣参见父皇。”他恭敬地朝永仪帝拜下。
“好。”永仪帝把手中地折子放御案上,抬手示意他免礼,“暄儿啊,南岭一役你功不可没,此番你得胜归来,朕可得好好赏赐你一番,说吧,你想要什么封赏。”
李暄站起来,不加丝毫犹豫道:“儿臣也身为大景子民,卫国安邦、为父皇分忧本就是事分内之事。
若提到赏赐,儿臣只愿父皇龙体康顺,父皇安康乃江山社稷之福,此乃对天下最好的赏赐。”
听到此话,永仪帝笑了几声。他望着李暄,这么多年,直到这一刻,才真正注意到了他这个平日里接触最少的儿子。
思绪流转间,看着他的眉眼,永仪帝又想起了早已不在人世的宁嫔。
她不似众多宫妃那般惧怕他又为了利益讨他欢心从而顺从他。
宁嫔性子独特,清冷不近人,从不刻意顺从讨好旁人,自己一条道走到底,永仪帝因她这番独特的性子,也对她多有宠爱。
她生的儿子也同她一般性子,从小到大不争不抢,也从不刻意与人亲近,长大后更是多有疏远永仪帝,因着李暄的性子,永仪帝对他也渐渐无甚关注。
纵使后来昕贵妃千娇百媚,柔情似水,他也偶然会念起那位与旁人与众不同的女子。
永仪帝的话语柔和了几分,“这月十五就是你母妃的生辰了,朕这些日子也常常念起你母妃。”
言罢永仪帝话锋一转,看着李暄道:“暄儿,自你母妃走后这么多年来,你可有怪父皇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