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江南局势的瞬息万变
“史大人保重啊。”朱大典与史可法私交甚笃,见他心存死志,顿时颇为感慨。
“史大人高义,吾等不及也。”张国维也是愧疚道。
很快朱大典、张国维、宋之普、方逢年便出城,渡江往扬州府而去。
一连旬日,史可法都在防备金陵的流贼兵马来攻,但常州城外始终风平浪静,这让史可法一时也是颇为不解。
前些时日江南举人张煌言,得知史可法在江南募兵,遂离家投奔到到史可法帐下效力。
史可法得知张煌言功名身份,与之攀谈之下,发现其颇具谋略才干,自是欣喜异常。
留在帐下听用,让其协助自己参赞军务。
“大人,我料燕国公必然会出手的,江南之地,于公于私,咱们哪位燕国公,都不会拱手让给流贼的。”
张煌言见史可法心存忧虑,遂徐徐说出了自己看法:“燕国公心怀大志,他若忠于大明,大明则存续有望,它日他若……”
“此事不说也罢。总之大人务必记住,不可轻易出战迎敌,若流贼来犯,只需固守城池,事情必然会有转机。”
果然仅仅过了一天,江北便传来信使。
“玄著,汝真乃神机妙算也。”史可法这个人耿直忠心不假,但他为人迂腐,不懂得变通,坐镇后方,统筹军务粮草,绝对是一把手。
但要让统领大军,冲锋陷阵,攻城略地,明显是差了几分火候。
“大人,是不是燕国公的兵马出击了?”张煌言见史可法高兴,自然也是一脸的喜色。
“十日前,庐州总兵陈永福,护漕军水师营总兵李仲、霍岗率军收复了安庆,切断流贼的后路。”
“五天前江淮都督李岩,率三万兵马进驻六合,对金陵城造成威胁,虽然双方没有爆发战斗,但这显然对流贼李定国、艾能奇造成不小的威胁。”
史可法一口气说完,又道:“李都督在信中说,希望咱们按兵不动,只需要造出声势即可,以防中了流贼之道。”
“大人,李都督在江淮一战,足以看出此人是个能攻能守的统帅之才,据说此人是燕国公的结义兄弟,二人在微末之际,便结义相交。”
“这样的大才,燕国公能够安排他在江淮,足见其拥有独当一面的才干,此事某以为大人理应遵从。”
张煌言别看年纪轻轻,但却胸有韬略,他这一番分析,可谓切中要害。
“大人,当务之急,咱们应该拉拢松江、嘉兴、杭州各州府的兵马,统一指挥权,整顿军务,才能形成合力,配合李都督重新夺取金陵城。”
张煌言沉吟之下,再次进言道。
“你说的不错,不过咱们如今手中没有皇命,若是擅自号召大军,乃大逆之罪也。”这就是史可法的迂腐之处,事情都到了这个地步,他始终在恪守朝廷制度。
“大人,事急从权矣。”张煌言苦笑一声,道:“若大人实在不愿意,可向李都督建言,我相信李都督必然乐于成就此事。”
“这,那就劳烦玄著你带我的亲笔书信却一趟江北吧。”史可法犹豫之下,最终还是点了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