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张献忠东出,天雄军再立 - 明末第一将 - 明末逐鹿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明末第一将 >

第233章张献忠东出,天雄军再立

公孙翊率部在丰宁镇,一举歼灭建奴阿山所部之后,由于没有进一步的敌情,大军遂在丰宁进行休整待命。

另一支五万步卒在王辅臣、刘芳亮、郝摇旗、徐治都、蔡毓荣诸将的统率下,则在围场进行休整。

有关建奴谭泰、南褚、叶臣这两支的兵马的军情还未传来,公孙翊却先接到河南巡抚孙传庭发来的战报。

就在本月初三,长安的张献忠东出了。

张献忠在攻下长安之后,尽收李自成残部,经过一年的休养生息,实力迅速的膨胀。

如今张献忠的势力南起贵州、滇中,四川、西至陇西、银川、关中,横跨大半个西南西北。

统治数省数十个州府,兵马达到四十万,号称百万大军。

此次东出,张献忠并未亲自挂帅,而是分别任命四位义子挂帅。

平东将军孙可望为东路军大将,平西将军刘文秀为副将,统率十二营人马,共十二万人马,号称二十万出潼关,兵锋直指洛阳。

安南将军李定国为南路军大将,安北将军艾能奇为副将,统率十二营人马,共十二万人马,号称二十万,出商洛,兵锋直指湖广。

此次张献忠意图很简单,那就是攻取河南,湖广之地,然后两路大军会师武昌。

武昌会师之后,两路大军齐出,直取金陵,从而达到颠覆大明王朝,奠定大西王朝为华夏正统的目的。

张献忠此次的战略目的若实现,大明确实距离亡国也就不远了。

中州经略、河南巡抚孙传庭,在河南早已经经略一年,为防备张献忠东出,孙传庭经过公孙翊批准,特意把河南巡抚衙门,从开封搬迁至洛阳。

此时的洛阳城中虽然只有三万驻军,但周边各州府却有两万团练兵。

河南总兵唐通常驻洛阳、副总兵牟文绶统率五千驻军,以及一万团练兵驻扎开封。

副将冯雄统率五千驻军,一万团练兵驻扎南阳。

位于山西的河东府,山西总兵高得捷派副将王希忠同样常驻一万兵马,作为防范张献忠西进。

这一年,为加强洛阳的城防,海州军器局调拨了十二门十八磅的红夷大炮,以及十二门十二磅的红夷大炮,外加十二门六磅红夷大炮架设在城头之上。

另外洛阳的驻军,还配发了五千支火绳枪,组建了一支火器营。

洛阳作为六朝古都,城防本就坚固,加上孙传庭一直都在防备张献忠的东出。

在得知大西军东出的消息时,孙传庭并没有丝毫慌张,第一步他自是向京城发出军报,在军报上他陈述道:“洛阳兵精粮足,流贼张献忠即便倾巢而出,吾足以坚守半年,若半年之内洛阳失守,主公砍下吾人头。”

这就是孙传庭的自信,虽然他手中仅仅几万人马,但他拥有蔑视张献忠的勇气。

孙传庭之所以给公孙翊写这份战报,那就是他深知公孙翊的战略重心在辽东。

同样作为一个战略大师,一方统帅,孙传庭也认同公孙翊的战略部署。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