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反攻前的准备 - 明末第一将 - 明末逐鹿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明末第一将 >

第222章反攻前的准备

金秋九月,意味着丰收,无疑也是一年中最好的时节。

而对于辽东来说,九月份不单单是丰收之年,也是储备过冬物资时节。

因为进入十月之后,漫长的寒冬就会笼罩在辽东大地。

这个过程将持续到来年的三月,为了应付漫长的寒冬,辽东的女真各族,从九月开始到十月下旬前,必须储备好来年的食物。

否则一旦寒冬袭来,缺乏粮食的百姓,就会活活饿死亦或者冻死。

上一年,后金摄政王多尔衮,统率十万建奴大军,远征大同,最后却是颗粒无收,狼狈返回辽东,甚至还把宁远镇都丢掉。

这几年大明天灾不断,不是洪水就是干旱,冬季也是奇寒无比。

这个奇怪的气候天象,后世称之为小冰川时代。

中原的冬天都比往年寒冷,可想而知,辽东原本就是苦寒之地,气温更是降至冰点。

辽东弹丸之地,建奴女真人口不过二十万。

这些年建奴虽然掳掠了大批汉民前往辽东,加上蒙古各族,以及迁移的高丽人。

如今辽东人口也不过三百万,可就是这么点人口的弹丸之地,历史上却一统天下,定鼎中原,说起来还真是无比讽刺的笑话。

而大明当时的人口保守估计是八千万,而有些史册上记载是一亿人口。

广袤无垠的大明,上亿人口的基数,却败给弹丸之地,区区三百万人口的建奴。

这样的耻辱,不是大明的耻辱,而是数以万计的汉人的耻辱啊。

盛京城摄政王府。

进入九月,后金各州府的收入统计,也汇集到了多尔衮手中。

贵为摄政皇父的多尔衮,身穿着一身蟒龙袍,头戴东珠冠带帽,端坐在太师椅上的他,目露凶光,脸色紧绷。

强忍着怒火的多尔衮,丢下手中的折子,道:“今年粮食的收成,为何不增反减?”

“启禀摄政王,今年我辽东各地遭遇百年难遇的洪涝,农田淹没,河东十四卫辖地几乎颗粒无收。”

“当地官府请求朝廷赈灾的折子,如今都压在文华殿,等候摄政王您的裁决。”文华殿大学士鲍承先,硬着头皮回禀道。

“赈灾?朝中十几万大军过冬的粮食都不足,哪有余粮赈灾?”多尔衮冷笑一声,道:“告诉那些灾民,十天之后,我大军出征,劫掠明国边地,让他们拿起武器随我出征。”

“凡是出征所获,皆归他们所有。若不出力,寒冬冻死饿死,休怪本王不给他们机会。”

“谨遵摄政王令。”鲍承先低头跪地拜道。

“范文程,你说说,为何自从前年开始,我大金每年都在入不敷出?”多尔衮虽然下令那些灾民随军出征劫掠。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