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各方政权上台 - 明末第一将 - 明末逐鹿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明末第一将 >

第203章各方政权上台

长安大唐宫。

李自成侄子李锦,原名李过。

在李自成死后,各方流贼将领,通过旬月整合妥协之下,在高一功、袁宗第、刘芳亮、赵应元、以及李自成遗孀高夫人的拥立下。

也在八月十六日在长安的大明宫正式继位,成为大顺第二任皇帝,年号依旧为永昌,意喻大顺永昌之意。

李锦之子李来亨被立为皇太子,张国绅为上相,顾君恩为左辅,来仪为右弼。

又改六部为政府尚书,分别是吏政府尚书宋企郊、户政府尚书杨玉休、礼政府尚书巩焴、兵政府尚书喻上猷、刑政府尚书安兴民、工政府尚书侯恂。

而拥立的众将,分别晋爵,厚赏。一时间新朝焕然一新,颇有中兴之像。

仅仅过了一个月,武昌的张献忠率主力大军西进蜀中,不久在成都称帝,国号大西,年号大顺。

张献忠年号大顺,明显别有深意,要知道李自成的国号是大顺,他却取年号大顺。

军事方面,张献忠任人唯亲,他的四个义子李定国、孙可望、刘文秀、艾能奇分别提督四方军事。

在内政方面,张献忠独断专权,对地方豪强,以及原来明朝官僚大族大肆盘剥,导致地方动荡不安。

尤其是张献忠主力西征四川之际,给湖广总督、洪都候左良玉可乘之机。

乘此机会,左良玉督师十万,光复武昌,兵进襄阳、长江南北各州府,见王师抵达,无不望风而降。

此消彼长之下,张献忠虽然夺取了蜀中,却失去肥沃的湖广之地,可谓得不偿失。

十月中旬,正是秋高马肥的季节。

正在京城休养生息的公孙翊,刚刚消化掉朝廷变革,新皇登基一事,还没来得及喘口气,宣府方面便再次燃起了烽火。

原来多尔衮在蛰伏了几个月之后,再次兴兵来犯。

十万建奴大军,突然出现在宣府城下,要不是宣府总兵田见秀早有准备,此刻早已经城陷兵亡。

这几个月田见秀在宣府任上,身兼总兵知府二职,夙夜为谋,早已经把宣府打造成攻防一体的军事堡垒。

尤其是上个月,城门上更是架起了二十门十二磅的红夷大炮。

这批火炮是两个月前海州军器局刚刚生产出来的最新加农前装滑膛火炮,可是废了好大力气,才从海路运到天津卫,再从京城转道送到宣府城上。

这一批红夷大炮一共六十门,公孙翊分别给宣府送了二十门,保定二十门,京城留下二十门。

拿下京城,公孙翊手中的工匠多了不少,京城工部军器局,拥有三百多技艺高深的大匠师。

如今都被公孙翊重金礼聘,送往海州军器局学习最先进的铸炮造枪技术。

这批人通过学习之后,将会返回京城工部司,成立京城军器局。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