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预图吴三桂 - 明末第一将 - 明末逐鹿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明末第一将 >

第140章预图吴三桂

宁远城。

公孙翊以临阵脱逃的罪名斩杀大同总兵王朴,把他的兵马收编为自己所用,导致浪费两天的时间,第三天的时候,他正准备率军支援松山战事时,却又遇上从塔山逃回来的密云总兵唐通。

为处理唐通的问题,结果又耽误公孙翊一天时间,从而使得他错过松山的战斗,导致松山失守,洪承畴所部十万人马损失近四万人马。

密云总兵唐通由于带回一万人马,并且在见到公孙翊之时,主动交出兵权,所以公孙翊并没有当场治罪与他,而是把他软禁在宁远总兵府,等待朝廷的发落。

得到唐通的一万人马补充,公孙翊手中的人马一下子增加至两万人马,但为保宁远不失,他留下宁远兵备道张斗率领五千人马镇守宁远城。

他亲自率领一万五千人马,以及参将崔定国、副将林元龙、谢成、以及唐通的副将饶勋前往支援松山。

不过让公孙翊万万没有想到的时,在半道之上他却再次遇到撤退的明军,而这支明军正是从松山溃败下来的吴三桂、白广恩、马科、李辅明四人。

公孙翊自然不是盲目行军,大军的前方他早就让侦查经验丰富的谢成,率领一队腾骧卫的精骑在大军前方开道,所以在五里之外,他便发现吴三桂四人的兵马。

而相反这支溃逃下来的大军,却丝毫没有防备,这不直到近前,看到严阵以待的拦路大军之时,吴三桂四人顿时一阵傻眼。

“本抚辽东巡按,奉天子旨意前来辽东监军,尔等姓甚名谁,报上名号官职,听候本抚调遣,违令者本抚定当先斩后奏。”公孙翊率领腾骧卫的一百精骑越众而出,右手托着黄布包裹的尚方宝剑,一声大喝,把数万大军给生生给喝住。

军阵前的吴三桂、李辅明、白广恩、马科四大总兵,惊疑不定之下,四人的心中都打起了退堂鼓。这会对于大明忠心耿耿的李辅明率先开口道:“几天是钦差来了,吾等安能抗拒不前?若如此与谋反何异?”

“不妥啊。如今我等兵败松山,又致使大帅战殁与建奴军中,此番上去,万一钦差不听吾等解释,吾等岂不是枉死?”脸上阴晴不定的吴三桂,在说这话之时,不由偷偷打量着白广恩与马科二人,若二人也如自己所想,自是好办。

“瓜皮的,老子怎么没有听说朝廷又派来钦差了?兵部的监军职方郎中张若麟眼下不是陷与松山城内吗?诸位可有听过他提起朝廷派出了辽东巡按?”白广恩本是流贼出身,而来兵败被朝廷招安,数年之间屡立战功,得以做到如今蓟州总兵。

但流贼出身的他,其实内心中并没有多少忠心爱国的念头,在他看来自己所做的一切,也不过是奔个富贵前程,跟谁卖命不是卖,只要能够享受荣华富贵便够了。

事实上这厮在历史上先是投降李自成,而来李自成败了后,他又主动投降建奴,可谓是节操碎了一地。

“白将军,对方的身份毋庸怀疑,你看他左右的精骑都是腾骧四卫的人,那可是皇上的亲卫,不是钦差岂能调遣?”李辅明见这几个人明显别有心思,顿时有些急了,如今要是再内讧,那这几万大明儿郎,只怕就真的不属于大明了。

这让向来忠于朝廷的李辅明是无论如何也不想看到的。

“李将军,要不你先上前答话,探探对方口风?”吴三桂眼珠一转,笑呵呵的激将道。

“吴将军所言甚是,吾等也不能任人宰割啊。”一直没有吭声的马科,这时也附和道:“李将军,咱们手中这几万人马可就都在你手中了。”

说起来明亡后,大明虽然涌现出大批抗金的义士忠臣,但同样出现大批汉奸,如眼前这几人,皆是大名鼎鼎的汉奸贰臣。

马科与白广恩一样,明亡时便投降李自成,李自成战败后,又投降建奴,妥妥的贪生怕死之辈,亏朝廷还给予他高官厚禄。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吾羞于尔等为伍。”李辅明能够做到总兵大将,又岂是愚蠢之人,此时他岂会看不出这三人的小九九,愤慨的他冷冷说了一句,便转身回到本阵。

“将士们,朝廷钦差前来监军,尔等可以随我上前会合。”李辅明回到军阵,随即率领帐下的万余兵马,开始向公孙翊的军阵方向移动。

“山西总兵李辅明参见钦差大人。”飞马在前的李辅明,在离公孙翊战马一箭之地外,翻身下马,单膝跪地,拱手行礼道。

“李总兵请起,敢问洪大帅何在?汝后方军阵还有谁在统军。”公孙翊骑在马背上,俯视着李辅明问道。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