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进京述职 - 明末第一将 - 明末逐鹿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明末第一将 >

第127章进京述职

十一月中旬,驻扎在东平州等候多时的公孙翊,终于等来皇帝的圣旨。但这封诏书却并不是封赏诏书,而是让他携带家眷进京面圣的诏书,说是太后寿辰,让他带家眷入京祝寿。

至于封赏之事,诏书并没有提及,不过兵部与吏部的公文,却是批复同意杨衍出任临清州卫指挥使一职,任栋与齐见龙担任卫指挥同知,齐翌龙等人擢升卫指挥佥事。

归附的艾双双与马齐,被任命为千户与副千户一职。至于公孙翊帐下的陈德、李牟、李仲、霍岗等人因为公孙翊没有叙功,兵部也就没有论功行赏。

对于皇帝这封圣旨,公孙翊一时有些摸不清头脑,不过随着兵部文书传达,公孙翊当即率军返回徐州府,准备与宋献策商议入京之事。

徐州府护漕军营地。

“大哥,此番进京述职面圣,你以为可有风险?”公孙翊倒不是畏惧不敢进京,但规避风险,这是人之常情,起码这份让他入京的圣旨,有些耐人寻味。

“我昨晚夜观天象,今早又起了一卦。从星象来看,代表新星的你,气象并没有衰竭之像。此次进京应当无碍,从卦象上来看,则是有些波澜,但结局却未必会差。”宋献策起手捋了一下颔下的胡须,徐徐的说道:“此番皇帝让你进京,显然是有小人进了谗言,皇帝是对你起了疑心,但怕是没有下定决心处置你,才会让你进京述职,只要应答得当,自然无忧。”

“有大哥此番之言,我心安矣。”公孙翊点点头,为难道:“只是陛下让我带家眷入京,只怕是有人质之意,若如此,吾实在有些不放心啊。”

“三品以上官吏,家眷皆需留在京城,这是朝廷制度,非你可以抗拒,皇帝没让三弟你把父母送去京城居住,已经算是格外开恩了。”宋献策自是知道公孙翊重情义,不忍把家眷留在京城,但这点他是真没有办法,要想不留家眷在京城,除非造反,亦或者本身就是孤家寡人。

“有了,若是三弟不放下几位弟妹,我倒是有一计可保几位弟妹在京城无忧。”宋献策见公孙翊有些郁郁寡欢,沉吟之下道:“我听闻皇帝之女长平公主如今尚待字闺中,三弟何不向皇上求亲,若此一来,即可安皇帝之心,又可以借此名义,假意把几位弟妹逐出家门。”

“此计好是好,但若是皇帝非要我择日完婚,就此留在京城做个驸马都尉,吾岂不是作茧自缚?”公孙翊皱眉摇了摇头,苦笑的说道。

“三弟祖母新丧,守孝三年期满完婚,这是孝道,即便皇帝夺情,那也必须满一年,至于一年之后,天下局势早已大变,三弟又何须犯难?”宋献策却是不以为意的摆手道。

“大哥如此说来,倒也有几分道理,只是这般厚颜无耻之事,是不是有些太下作了?”公孙翊苦笑一声,却是决定为了不让董小宛、李香君滞留京城而甘当一回小人了。

“三弟就不要为难了,我可是听说了,那长平公主生的花容月貌,是个难得皇家贵女,我看你这便宜捡的不小才是。”宋献策大笑一声,一捋长须而去。

宋献策离去之后,公孙翊回到后宅,众女个个都是笑脸盈盈迎了上来。不等公孙翊开口,柳如是便道:“公子,我们姐妹决定了,自愿进京为质,为了不让公子你为难,我们想了个法子,那就是由公子抓阄,抓住谁的名字,谁就跟随公子入京。”

“谢谢,有你们真好。”公孙翊感动的看着众女,道:“但我绝对不会让你们涉险的,京城鱼龙混杂,把你们留在那里,我岂能安心?刚才宋大哥给我出了一计,我觉得可行,不过得委屈各位娘子了。”

随后公孙翊把宋献策让他求娶公主一事说了出来,不过这话一出来,诸女却是表情各异,对此她们倒没有反对,毕竟公孙翊都说了是拖延之计,她们自然没有反对或者不满的理由。

“公子,既然决定了,妾身没有意见。”柳如是作为大姐,她总是那么体贴懂事,不管公孙翊做什么决定,她都会毫不犹豫的支持。

“公子,你娶公主人家不管,但她必须喊我姐姐才行。”向来大胆而又妩媚天成的卞玉京,嘴角挂着笑意。

“就是,就是,我支持玉京姐姐啦。”性格开朗的董小宛立刻起哄道。

“妾身听公子的。”向来温柔体贴的李香君,用她那糯糯的声音应道。

“承蒙公子收留,让妾身能够与姐妹一起安静的生活,妾身真的很感激,只要公子有差遣,圆圆自当舍身报答。”众女之中,陈圆圆是与公孙翊目前关系最不清不楚的。

公孙翊从来没有给过她承诺,陈圆圆又向来性子恬静,属于那种随遇而安的性格,她自是不会主动争取什么,即便对公孙翊有好感,在这么多姐妹面前,她也不可能表现出来。

不过刚刚这一席话,她也是犹豫了好久。也算是报答公孙翊这么久的收留以及昔日救命之恩,要不是公孙翊的人把她从国丈田弘遇手中救出来,她是真不敢想象进了京城后的自己会遭遇什么样的命运。

“圆圆,你是准备怎样舍身哩?咱们这么多姐妹,你可别吃独食哩。”卞玉京这碎嘴,一开口顿时把严肃的气氛搞成了笑场。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