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功成身退 - 明末第一将 - 明末逐鹿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明末第一将 >

第八十七章功成身退

“援军来了,援军来了……”

已经处在生死边缘的明军,在听到外围的呐喊之声时,无不振奋而起,数千人马怒吼而起,在副将陈永福等人的率领下,拧成一股,朝着包围圈的闯军一角冲杀了过去。

“给老子顶住,顶住啊!”闯军各部将领眼看大好局势转眼却成了败势,无不惊叫的大声责令各部士兵冲上去。

但此刻明军士气旺盛,而闯军士气衰竭,双方一个力战,一个怯战,战局的天平迅速的向明军倾斜。

“杀,杀,杀……”明军的将士,个个怒目圆睁,挥刀持枪,用血肉之躯作为盾牌,就这样悍不畏死的冲击着闯军的军阵。

军阵前的闯军人马,虽然奋力反击,但奈何明军悍不畏死,竟然用血肉之躯为盾,往往几人相拥扑向闯军,以至于让阵前的闯军无不色变。

战阵外围接应的公孙翊,统率的陈德、谢成、皆是当世猛将,一人善射,一人善战,二人率领两百骑兵在军阵之中往来冲突,手底下根本无人可挡,二百骑兵的声势甚至盖过了数千步兵的声势。

公孙翊、李岩、李牟三人率领人马在冲入敌阵之后,很快就汇成一股,形成锥形阵势,在接应到陈永福所部人马之后,两股明军的士气更是达到鼎盛,一张张杀气腾腾的脸,一双双杀红了的眼,就这样生生把闯军围拢的阵势给撕开了一个大口子。

虽然这个时候闯军预留的中营人马,也迅速的扑向了战场,刘宗敏率领诸将万余精兵而来,一旦正面硬拼的话,这一仗公孙翊绝对讨不到半点便宜。

公孙翊是个很敏感的人,他精于计算,也善于留后手,所以他在预判之时,也会预估敌人的后手,所以这次出城驰援,他的方针不是歼灭战,而是接应战,一旦接应成功,立即突围撤回城内,绝不贪功恋战。

因为他评估过李自成的实力,起码比自己手中的兵力强数倍,而且李自成手下谋主良将众多,绝对不是一场突袭就能取得完胜的。

一夜混战,当天边那轮红日探出头之际,寒雾蒙蒙的开封城外,早已经是尸横遍野,寒鸦四起的涂炭之地。

天亮之后,城外的探马来报,李自成大军已经拔营而去,去向不明。空旷的营寨留下无数的尸体,有明军的也有闯军的,多达一万七千余人。

守备高尚仁所部七千人全军覆没,巡抚李仙风所部七千人,战死两千人,公孙翊所部战死数百余人,折损最少,剩下的尸体则是闯军的军士。

巡抚李仙风虽然救回来了,但却陷入昏迷之中,大夫估计痊愈几率很小,这让开封城内一干有资格升迁巡抚职位的官吏个个蠢蠢欲动。

巡按高名衡与周王朱恭枵因为高尚仁之事,有愧与公孙翊,所以天亮之后也没有见公孙翊,采取了躲避的态势。

而开封城内的众多官吏豪绅也因为李自成撤退,而再次恢复了本性,对于公孙翊的态度也发生了变化。

公孙翊自然是把这一切看在眼里,在写了一份捷报上传天子之后,他也没有与众人告辞,直接率领本部人马,以及千余名自愿追随的开封民团青壮,悄悄的离开了开封。

相送之人仅有副将陈永福与游击将军张德昌二人,对此公孙翊帐下众将士自是愤慨,但公孙翊却丝毫不以为意,这次驰援开封,他收获不下,已经很满足了。

首先他帐下的五千人马虽然战死千余人,但因为有追随的民团青壮,所以兵力不减反增,其次周王的五十万两军费银子,至少有一半落入他的帐下,有了这笔钱返回永城州也不用担忧今年的军费问题。

最最重要的是他把军器局的人全部拐跑了,匠头焦漠,以及七名老匠工,以及最近新收的上百名弟子帮工,在公孙翊的奖赏许诺给他们安家之下,他们全部举家跟着公孙翊迁居永城州。

有了这批技术人才,公孙翊下一步就可以着手打造火器,如攻城的大炮与火枪,这都是跨时代的利器,公孙翊甚至都在幻想着几年后,自己面对建奴女真人的铁骑时,手中的大炮与火枪将会让建奴后悔跨入中原。

“陈将军就不必相送了,陈兄弟今后就是我公孙翊的兄弟,你尽管放心。”汴水河畔,公孙翊作揖道:“陈将军后会有期。”

“公孙大人后会有期。”陈永福看了一眼跟随在公孙翊身旁的儿子,虽然有些不舍,但还是豪爽的笑着抱拳喊道。

“公孙大人一路保重!”张德昌感念公孙翊的驰援之恩,今日特来相送。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