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接防开封府(1) - 明末第一将 - 明末逐鹿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明末第一将 >

第七十八章接防开封府(1)

公孙翊新任命的武官官职务为永城州卫指挥使,按大明制度,可统兵五千六百人马,这要是在和平时期,卫所健全,兵马自然编制健全。但眼下朝廷战火四起,根本没有兵马调拨给他,所以崇祯皇帝在圣旨中特允许他募兵,并且给了他优先推举武官任职。

像这种情况如果搁在三十年前肯定是不可能的,但如今中原烽火遍地,九边建奴鞑子寇边,大明的卫所制度早已经崩溃,所以如今统军大将临时募兵早已经成为常态。

三百铁匠,五百名民夫辅助,一夜彻夜未眠,总共打造出一千把朴刀,一千支长箭,一千杆长枪,这样的效率在这个时代,已经算是神速。

五千六百人马也是连夜编成的,共分为五个千户,公孙翊这个指挥使,身兼三个千户职责,李岩和李牟各领一个千户。说起来这次打败贺一龙,缴获到两百六十匹战马,公孙翊特意抽调出两百匹战马,选了两百个善骑射的士卒,临时编成一支骑兵队。

而这支骑兵队队长公孙翊则是让他外甥谢成担任,这小子两次大战都立下不少战功,但由于要避嫌,公孙翊都没有给予他有品阶的官职,以前他干的的亲兵队长,现在换成骑兵队长,依旧没有官阶。

不过这支骑兵队,实际上还是公孙翊的亲兵卫队的职责,作为公孙翊手中的机动部队;也兼护着亲兵卫队的职责。为了装备这支亲兵卫队,公孙翊把仅有的盔甲,以及为数不多的三百张软弓都配备给了骑兵队士兵。

而这次打造出来的一千支长箭,自然全部优先装备了骑兵队伍。全副武装的盔甲,软弓长箭加上腰间的轻刀,胯下的战马,这支仅仅只有二百人的骑兵队伍,俨然成为军中最靓丽的风景。

大队人马立刻永城州的行军的士卒,看着策马扬鞭的骑兵队伍,那些步卒眼中无不露出羡慕与渴望之色。

“王小旗,他们真威风。”一名年轻的士兵,看着骑兵队伍,羡慕对小旗官说道。

“那是自然,那可是指挥使大人的亲兵队呢。”王小旗骄傲回了一句,接着又叹气道:“可惜我不会骑马,不然我肯定去参加选拔,指挥使大人可是说了,善于骑射,敢于争先者皆可参加选拔加入骑兵队伍呢。”

“王小旗,骑兵队伍的月银据说有三两银子?而且还不用屯田,而且每天三餐管饱是不是?”年轻的士兵因为不识字,虽然听说了这事,所以还是不太确定。

“那是自然,指挥使大人说了,骑兵队不单单是锐士,关键时刻还必须充当死士,所以他们都是拿命拼来的。”王姓小旗官再次点头,眼中充满豪情的他,鼓劲的喊道:“兄弟们,咱们跟着指挥使大人打仗,他是绝对不会亏待弟兄们的,即便战死,那也是石碑留名,后世瞻仰,家人光荣。”

“指挥使大人威武!”年轻的士兵忍不住举起了手中的长枪,振臂高喊了一句。结果他这么一喊,直接引起连锁反应,以至于三军将士直接高呼了起来。

“指挥使大人威武!指挥使大人威武!”

长长的队伍中,三军将士的高喊声一浪接过一浪,热血沸腾的士兵,在这一浪一浪的高喊声中士气一下子达到顶峰,全军上下就像打了鸡血似得,脚步都变得轻快了不少。

“这是怎么回事?”公孙翊骑在马背上,走在骑兵队伍后边的他,一下子都有些蒙圈了。

前军方阵的李岩也是一愣,但在发现士气被点燃后,他在惊讶佩服公孙翊这鼓舞士气的手段的同时,同样加入到了高呼的方队之内。

后军方阵的李牟,也以为是公孙翊在给自己刷声望呢,作为核心圈子里的人,这个时候他自然不会拆台,当即也加入到了其中。

晚上宿营之时,公孙翊几个一碰头,才发现搞了个乌龙,但这事也给公孙翊很大的启发,那就是唱军歌,后世红()军鼓舞士气,提升战斗意志,军歌无疑都起到药引子的作用。

当天夜里,公孙翊连夜就写了几首军歌出来,但最后他用了那首最简单的‘向前,向前’为军队的第一首军歌。

因为这首歌简单好记,又朗朗上口,学起来简单,毕竟这个时代的士兵都是农民出身,斗大的字都不识几个,复杂的歌曲很难学会,比如那首精忠报国,虽然很霸气,但可不是什么人都能唱出那个气势来的。

由于歌曲简单好学,很多士兵用了一天就学会了,并且在行军的时候,便开始唱开了,别说这军歌一响,全军将士无不精神抖擞,感觉步伐都轻快了不少,还特别解乏。

短短的三天时间,大队人马竟然走出了归德府,这速度比预计的快了整整一天,但也就是这个时候,公孙翊终于得知洛阳陷落的消息。

福王全家被杀,福王朱常洵被烹了的消息也传了开来,这个消息对于普通人来说,也许仅仅是感到惊讶,但对于朱明皇室的人来说,那绝对不下于惊天动地。

到了这个时候,那些锦衣玉食,奢靡腐败的朱明皇室子弟才真正的幡然醒悟,这逆贼李自成那是要亡他们朱家的天下,灭他们朱家的种啊。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