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秦淮夫子庙 - 明末第一将 - 明末逐鹿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明末第一将 >

第二十六章秦淮夫子庙

十里秦淮河,当真是灯火通明,幻如白昼。车水马龙,莺歌燕舞,美不胜收。

媚香楼作为秦淮河畔最大的青楼之一,每日自然吸引着无数的文人骚客,尤其是在明末这个自诩风流的年代,逛青楼已然成为一种时尚。

公孙翊在老家琐事缠身,加上身体年纪尚小,自然是没去过青楼的,当然新城那种青楼,也根本对他毫无吸引力,但秦淮河畔的青楼,他还是心向往之的,毕竟秦淮河畔的青楼名妓,很多都是流芳青史的奇女子。

这个时代两江之地,青楼名妓多不胜数,但后世最负盛名的要数秦淮八艳,但实际上秦淮八艳也并非都在秦淮河畔的青楼常驻。

而近年媚香楼之所以名声大噪,则是因为李香君这个淸倌儿带来的人气,此时年方十六的李香君,不但生的花容月貌,更难得的是她音律诗词、丝竹琵琶无一不精通,尤擅南曲,歌声甜润,当真是让人如痴如醉。

“香君妹妹不愧是艳冠金陵的花魁,只怕如今金陵城内所有的风流才子,无不拜倒在你的石榴裙下哩。”看着正在乔装打扮的李香君,精致的脸庞,以及那吹弹可破的雪白肌肤,柳如是都忍不住调笑了起来。

“如是姐姐莫要取笑妹妹了,跟你比起来,小妹也就是以色弄人罢了,哪像姐姐你在松江府,来往都是饱学之士,谈论的都是治国救世之道。”李香君虽然才年方十六,但从小就在青楼长大的她,却比同龄人多了几分成熟与忧虑。

“说起来不过是风花雪月罢了,不提也罢。”说起往事,柳如是忍不住轻叹了一声,这次她来金陵,何尝不是松江府已经无容她之所,不然她也不至于寄居媚香楼重操旧业。

“姐姐对不起,是妹妹唐突了,都怪那个陈子龙,家有悍妻,还来招惹姐姐,真是岂有此理。”李香君见柳如是因为往事伤心,不由愤愤不平仗言道,说起来柳如是在松江正是与松江名士陈子龙同居一事被陈子龙正牌妻子所知,而被陈夫人带人打上门,以至于脸皮撕破,不得不离开松江远避金陵。

“要怪也只能怪我们姐妹命该如此,若我等出身良家,何至于被人看轻?虽说如此,但我们更应该保持风骨,休叫他人看轻。”柳如是别看弱不禁风,但却是一个外柔内刚的性子,这番说出来足以彰显出她独有的傲骨。

“姐姐说的是,以姐姐的人品才貌,定可以找到一个顶天立地的大丈夫陪伴终身。”李香君眼中闪过一丝钦佩,对于柳如是她没有丝毫妒忌,有的只有惺惺相惜。

“翊哥儿,今日你可得帮哥哥一个忙。”在黄和的引领下,公孙翊带着几分仰慕心情进入了媚香楼,不过两个人刚一入座,黄和一脸谄笑道。

“缺钱?”公孙翊平视着对方,微笑的问道。

“钱是缺的,但到了媚香楼,可不是有钱就能见到香君姑娘的,你必须能够写得出好的诗词歌赋,这才有机会与香君姑娘对酒当歌。”黄和搓搓手,一脸猥琐的笑道。

“恩师乃江南名儒,你写个一两首诗词应该不难吧?”公孙翊不为所动,一脸平静的问道。

“别提了,我爹就是个腐朽,从小就逼我等兄弟学习,可咱哪是读书的料啊,到如今也就是个半吊子,哪里作得出什么好诗词唷。”黄和说起这事,不但没有丝毫自卑感,反而一副理所应当的样子。

“翊哥儿,你就别废话了,就说帮不帮哥哥一次,只要你帮哥哥完成这次心愿,哥哥一辈子记你的好。”黄和这会干脆拉着公孙翊的手,一副你不帮忙,生无可恋的模样。

“得,我写便是,不过我写的要是人家看不上,你可别赖我。”公孙翊苦笑一声。

“来人,笔墨伺候。”黄和却是对公孙翊信心十足,当即对厢房门口的伺候的丫鬟喊道。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公孙翊挥毫之间,把生平颇为喜欢的一首竹石给写了下来,这几年公孙翊苦练颜体,一手字写的已有几分大师风采。

“好字,好字,就凭这手字,想必香君姑娘定会青睐于你了,再看看你这首诗,当真是气势磅礴,自古以竹为诗自诩者,只怕鲜有这般佳作了。”黄和这家伙看似不学无术,但奉承人的本事却是一流。

“快,把这首诗呈送给香君姑娘,就说本公子请求雅正。”吹干墨迹,黄和小心翼翼拿起纸张,吩咐伺候的丫鬟喊道。

“姑娘,黄公子送来一首诗,请你雅正。”丫鬟很快就把诗词送到了李香君贴身侍女跟前,而贴身侍女蓉儿在看罢诗词后,立刻就送到了闺阁。

“咦,姐姐你看看,这首竹诗当真立意高洁,当真是难得佳作,更难得的是这字也是苍劲有力,而又不失飘逸。”李香君看罢,也是连连点头,忙招呼柳如是观看。

“这位黄公子是何许人?”柳如是看罢这首诗词,也是怦然心动,当然此处并非情动,而是为见得此佳作而欣喜。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