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章决战长安城(14)
长安城东城卫所。
平东将军孙可望驻地内,被张献忠赶出来的官吏,集体来到东城卫所。
孙可望作为长安城卫军的大将,长安的防务兵权皆在他手中。
“大将军,皇帝陛下已经心乱,长安城究竟能够坚守多长时间,还请大将军明示。”大西左相汪兆龄,面色沉重的看着孙可望问道。
“左相大人,实不相瞒,明军的火炮威力实在太大了,我实在很难确保,长安城墙不会在炮火中坍塌。”
孙可望虽然桀骜不驯,但他却是一个知兵之人,在这个时候他自是不会夸夸其谈,因为这毫无意义。
“当然,若是城墙不塌,以长安的城防护城河,就是守上一年又何如?”孙可望叹息一声,也是颇为无奈。
如今他手中仅有两万兵马,加上临时征召的三万青壮劳力,也仅仅五万人马。
这么一点人,要想守住长安这么长的城墙,显然是捉襟见肘。
“那现在突围还来得及不?”右相严锡命怀中一丝期待的问道。
“昨天之前还有机会,但今天明军主力抵达,兵力我观不下十万。东南西北各个城墙都被包围,再想突围几乎不可能。”
孙可望苦笑一声,摇了摇头。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咱们总不能坐以待毙吧?”兵部尚书龚完敬皱眉道。
“龚尚书,为今之计,咱们还就只能做困兽之斗了。”孙可望点点头,继续道:“当然也不是没有办法,我有一计,也许可以拖延几日,就是不知道几位大人是否同意。”
“大将军既然有办法,不妨说出来,咱们一起探讨一二。”左相汪兆龄带着期待的目光看着他。
“我的办法就是派人前往明军大营诈降,摸清明军虚实的同时,拖延明军的攻城时间,若能够拖个三五日,然后咱们再坚持守上三五日,李定国的援军估计也就差不多能够赶回来了。”
孙可望说到这里,顿了顿道:“这事有两个困难,一是必须征得皇帝陛下的同意,二是要派出一个能说会道的大员,出使明军大营,说服大明统兵的哪位吴王。”
“此事确实有些难办,但也不失为一条计策。”右相严锡命沉吟之下,道:“陛下哪里,我们几个去劝说,相信这个权宜之计,陛下定会答应。”
“只是出使之人,必须具备胆略和谋略,还有能说会道,这样的人,咱们满朝文武之中,还真不好找啊。”
“还别说,我府中还真有这么一人,此人叫刘玄初,是个落第的秀才。”兵部尚书龚完敬,这时却忽然想起的幕僚刘玄初能说会道,颇有胆识。
之前因为他需要刘玄初为自己出谋划策,倒是没有向朝廷推荐此人,不过此人几次科举考试落第,加上名声不显,龚完敬也没有借口推荐他出仕。
“一个小小的幕僚,怎能代表我大西朝出使?”左相汪兆龄闻言,不由皱眉反问道。
“左相大人,刘玄初虽然只是一个落第秀才,但此人好谋善断,绝非是寻常之士,岂可以功名轻视之?”龚完敬据理力争,反问道:“莫非左相有出使人选?”
“左相大人,既然龚尚书力荐刘玄初,咱们现在正好也没人选,不妨让此人出使便是。”孙可望虽然贵为平东将军,但总归隶属兵部,平时与龚完敬关系也不错。
此刻他见龚完敬力荐刘玄初,遂出言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