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章军权制度
“吴王殿下,您这样的指责,罪臣不敢承受。”面对公孙翊灼灼逼人的目光,依旧有人站了出来。
“陈丽南,你倒是说说,本王怎么错了?”公孙翊一眼就认出这人是原南昌知府陈象明,字丽南。
“自古以来皆有忠孝礼义之说,罪臣身为南昌知府,自当忠义为先。”
“弘光帝之前就曾在金陵称帝,后来虽然因为金陵落入贼手,他也不得已退位,但之后他依旧还是太上皇。”
“在我大明历史上,太上皇复辟一事,并不是新鲜事,我等身为臣子,无论是对当今圣上,还是太上皇,那都必须忠心用事,如此方为人臣职责。”
陈象明简单明了阐述了自己的意思,那就是之前他效忠朱由崧,并不是过错,只是身为臣子的本份。
而非是与朝廷作对,所以自然也算不上过错。
“吴王殿下,吾等非是贪生怕死之人,若吴王认为吾等罪责当死,吾等死便死尔。”刑部主事叶绍京见陈象明出头,当即也挺身辩驳道。
“你二人倒是有些胆略,既然话说到这份上,本王要是再杀你们,倒是本王小气了。”
公孙翊本来也就没打算杀这些人,他今天召集他们前来的目的,还是敲打一下这些人,然后根据众人的才能,予以录用。
毕竟洪都经历这次战后,不少官吏死的死,逃得逃,自然需要一批官吏上任。
总不能公孙翊自个再去兼任江西的巡抚、布政使等职务。
“今日本王这里策问三卷,别说本王不给你们机会,在座的诸位只要答题评分达到及格线,皆可以留任官职,特别优异者可升职,相反不及格者,就此罢职。”
堂下呼啦啦三十多人,公孙翊也不可能个个都考问,于是他就出了一些军政、人文、天时四季、地理务农等等实际问题,让人誊写了三卷试卷,准备对这些人进行一次集中考试。
而这份策问试卷,今后公孙翊将会形成常态,今后凡是升职的官吏,都必须经过吏部亦或者当地上官考试,方才才能提升职务。
这样做虽然不是完美的一项制度,但也可以杜绝一些弊端,比如官官相护,可以提升亲信等问题。
面对公孙翊抛出的橄榄枝,堂下的这些官吏,自是纷纷表示愿意接受考核。
经过一天的考核,公孙翊又连夜经过审阅试卷,发现这批人当中,陈象明、叶绍京、苏京等人,皆是才识敏捷,文学斐然的实干之人。
随后,公孙翊便任命性格耿直的陈象明为江西巡按、叶绍京担任江西布政使、苏京为江西按察使,剩余一部分官吏,根据才能成绩,授予了不同的职务。
江西巡按只是一个过渡职务,对于陈象明,公孙翊还是寄予厚望的,只要陈象明在巡按位置上干上一年,来年江西巡抚的位置自是非他莫属。
江西政坛文官安排妥当,公孙翊又让自己的心腹爱将刘如魁担任江西总兵,降将王之仁担任江西副总兵。
洪都城破,共计收的降兵两万七千人马,其中七千人马,被公孙翊补充进了护国军之中,作为战损兵员。
剩下的两万人马,编入江西行省总兵府,作为江西行省常备军。
大明的卫所制度,到这个时代,已经充分证明属于崩坏的制度。
行省设立总兵府,作为节制一省兵马,有些类似后世的省军分区概念,事实证明这也是一项有效可行的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