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常安
伏原来的晕船药,效果极好,这一路言郗几乎没有晕船的感觉。三年前无奈在荆州下船,没有看见大江下游的风景,这次全部补回来了。
在船上伏原收到消息的时间总是断断续续,也就有充足的时间陪着言郗,防止她无聊。
蓝阳前几天还兴致勃勃,走了几日后,便兴致缺缺,整艘船,上上下下都叫他逛遍了后,更是觉得无聊了。
来到甲板上,看见言郗很是悠闲的躺在躺椅上,伏原端坐在一旁处理公事,阿九靠在栏杆上眺望远方。
蓝阳走过去挨个行礼,“姑姑安好,姑父安好,阿九哥哥好。”
言郗动都没动,只给他挥了下手,伏原抬头看了他一眼,做了个免礼的手势。只有阿九应了他一声。
蓝阳盘腿坐到伏原对面的软垫上,伸手轻轻摇晃着言郗的躺椅,“你们不无聊吗?三天了,我每次上来,你们都是这副模样,就连动作都没变过。”
阿九也走过来坐了下来,认真的回道:“不无聊啊,北方没有这么多植被,也没有高耸入云的山峰,不多看几眼,下次看就不知是何时了。”
“可是阿九哥哥,我看了十几年了,真的看腻了。”
言郗取下遮挡在脸上的扇子,忍不住开口:“蓝阳,你跟阿九差辈了你不知道吗?一口一个哥哥,这一路你是真没发现我和你姑父看你的眼神不对吗?”
蓝阳一脸不为所动的说:“看出来了啊,可是阿九哥哥就比我大几岁,我叫他叔叔都把他叫老了。”
“我也只比你大几岁,你还不是照样得管我叫姑姑。”
“姑姑,纠正一下,不是几岁,是十一岁,我今年才十二,甚至下月才过生辰。”
“你气死我算了,女子的年纪不能往外说不知道吗?”
伏原走过去安抚言郗道:“好了,别和他计较了,你们姑侄二人这相处方式也确实没什么长辈之分。”
又对着蓝阳说:“既然你唤我一声姑父,那确实应该唤阿九叔叔,阿九是我姑姑家的孩子。是我们的问题,之前没与你说清楚。”
蓝阳自知理亏,也没有反驳,答道:“记住了,其实我知道阿九叔叔是姑父的弟弟,我就是,就是觉得叫不出他叔叔。我们还有多久才能下船啊。”
伏原回道:“约莫还有个两三日,就要到最险峻的地方了,那里不能急行,但是风景很好,你应该不会觉得这般无聊了。”
“是姑姑说的那个三峡吗?据说崖壁上有悬棺,山中还能听见猿猴的叫声。”
“就是那个了,看你这次运气好不好了,我上次反正是没听见的。”
“姑父,阿九叔叔,你们当时听见了吗?”
“我们也没有,倒是走远了听见了一些声音,也不知是不是猿猴的叫声。”
“我运气一向不错,肯定能听到。哦,我要听到猿猴的叫声咯。”
言郗看着又一蹦三尺高的蓝阳,与伏原相视一笑,无奈的朝他摇摇头,又接着躺下去了。
蓝阳确实是个运气好的,船只行到白帝托孤的小岛附近,两岸果真传来了猿猴的啼叫声。一声高过一声的哀泣声,令船上的众人都走上了甲板。
许是有人想到了过世的亲人,亦或是觉得国破山河不在,甲板上隐隐有低声抽泣传来。
蓝阳被感染,伸手拉着阿九的手,说道:“原来猿猴的声音是这样的,倒是和如今这天下很契合。”
阿九安慰他说:“乱世之下,哀怨啜泣无法救国,只有强大自身,才能获得安定。”
“我知道了,阿九叔叔,我已经在学武了,过几年一定会超过你的。”
“好,我等个和你的比试,可不要让我失望。”
到达巴东的渡口,众人下船休整了一会儿后,登上了事先准备好的马匹,在江上考虑到晕船的言郗,船速没有很快。
现下已经耽误了几天,接下来只能快马前行了,不得不提,蓝阳确实是个小机灵鬼,他居然将他的马也带上了船。
言郗看着蓝阳翻身上了刚成年的小马,忍不住又想开口嗤他几句,却被伏原拉上来他的马。
“我自己能骑,放我下去。”
“下个驿站你再自己骑,现在让你下去你是不是又要去和蓝阳斗嘴?”
“是啊,那匹马才刚成年,还在船上待了这么久,就他那个半吊子水平,再加上一匹不太舒服的马,能跟上我们的速度吗?”
伏原带着言郗策马奔走,“我安排了人看着他,不会让他骑太久的。他现在正兴奋着,你不让他骑,他会不高兴的,先让他开心开心,后面他就不会闹了。”
“我才发现,你原来这么会教孩子,你是不是早就有孩子了?在洛阳就有了?”
伏原被她的脑洞气笑,伸手掐了她腰一下,“你真的欠收拾了,我就这么不值得信任?”
“哎哟,我这是合理的推测!”
“一点都不合理,因为你是关心则乱,我只不过是知道蓝阳心中所想而已,你若不过分担心,你也会这样做。”
“是吗?”
到达驿站,蓝阳果真是被侍卫带着的,却不见他有任何的不开心,他那匹小马,也一直跟在后面。
言郗用手肘碰了碰伏原的手臂,“你是对的。是我考虑太多了,应该要学着放手才对。”
“走吧,先去休息,明日要赶早,大约后日就能到常安了。”
几乎是在马上度过了整整两日,终于在第三日的夜间,一行人抵达了常安。
守门的士兵看着远处有一队约莫十几日人的队伍,朝着城门急速奔来,立马挥旗示警,却在收到了对方的旗语后,紧急让城门下的士兵打开城门。
刚一打开城门,那支队伍立马飞奔进城内,朝着朱雀大街而去,不明所以的士兵向城门上的同伴询问,同伴只给了他一个不要多问的眼神就继续巡逻了。
这个士兵是在第二日才知道,昨晚夤夜进城的那一队人,其中为首的人,乃是当今天子。
天子深夜而归,在朝中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一众大臣都以为是发生了什么大事,第二日上朝后才知,确实是有大事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