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有些人不要脸起来是真的不要脸 - 月明朝朝 - 吃鱼不吃萝卜 - 其他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其他 > 月明朝朝 >

第36章有些人不要脸起来是真的不要脸

蓝家人走后,桓仪问老板:“刚才那个老人是谁?”

老板一脸这都不知道的表情,“蓝先生啊,蓝氏是吴郡有名的清流世家,虽没人在朝中,但朝中很多大臣都是蓝先生的学生。刚刚那个女娘是蓝家新找回来的女儿,两月前上的族谱,蓝家难得的摆了宴席呢,可见对小女儿的重视。”

“新找回来的?还上了族谱?”

“是,是啊。”老怕看着桓仪越来越黑的脸,都不敢说话了。

直到桓仪走后才说:“看这模样,强抢民女的事也不是做不出来。还大官的儿子呢,想必也是个纨绔。”

回到蓝氏祖宅,蓝旗夫妻已经在屋内等着了,蓝老爷子让言郗去看着蓝阳练字,言郗知道蓝老爷子是不想让自己为难,乖乖的带着蓝阳进屋了。

一路上,蓝阳紧紧的牵着言郗的手,郑重的对言郗说:“姑姑,我以后一定比那个人厉害!”

“姑姑相信你,去练字吧,我去试试你送给我的耳坠子?”

“好,姑姑戴着肯定是吴郡最好看的女娘了。”

正院主屋内,蓝老爷子和蓝旗夫妇坐着,蓝老爷子还未开口,蓝旗已经将言郗和桓仪之间的恩怨说清楚了。

蓝老爷子叹息一声,“这就是你们当初这么着急要让我认她的原因了吧。也是个可怜的,我当初也是真心喜爱她才认下的,既然已经是我蓝家的女儿,断不可让旁人欺辱了去。大不了拼上我这张老脸,再去建业走一趟的便是。”

蓝旗忙止住蓝老爷子,说道:“父亲别气着,事态还没这么严重,还用不上您的老脸。”

“你们夫妻二人有办法了?”蓝老爷子没看自己三儿子的脸,对着俞薇问道。

“回父亲,办法已经在奏效了,虽然城内认识言郗的人不多,但世家内都知道她是我们蓝家的女儿。”俞薇回话道。

“怎么回事?”

蓝旗坐下自豪的说:“小妹名字上族谱那天,我让人在城内摆了三天酒席,祖宅那边也摆了一天。就是为了高调的宣布我们蓝家找回了女儿。还有我和小妹开发的那座山,那天去的宾客都没收钱,现在怕是都传遍了。”

蓝老爷子疑惑的问:“可,四娘是义女啊。你们不怕被外人知道了吗?”

俞薇安抚蓝老爷子道:“族谱上并没有写是义女,对外也说的是流落在外刚找到的。”

“好,老三你可算是做了件好事。去给你妹妹道个喜,别让她还因为那些个不必要的人伤神。”

蓝家本以为事情到这里,桓氏便会知难而退,没想到桓氏也是世家名流却做出了市井小民的姿态来。

事情的起因是桓仪带着桓氏族中的长辈大张旗鼓的找来了蓝家,桓氏族中长辈还当这里是豫州谯县,在蓝家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态,叫嚣着他们惩治桓氏的罪人,蓝氏若多加干涉,要连着蓝氏一并治罪。

蓝老爷子当场被气晕,被蓝旗一纸诉状告到了大理寺,大理寺卿年少时在蓝氏族学求学过,直接将这件事搬到了朝堂上。

因蓝家将言郗过往的一切都铺垫的很好,反观桓氏,不但说不清言郗的来历,还说不出桓十七娘暴毙的原因,只能自认理亏。

事情终于了解,言郗是一眼都不想看见桓氏族人,桓仪也因谢慈那件事,被谢家直接在朝堂上参了,最终被贬到一个小县做参军。

后面言郗派人去查才知道桓氏迫切的想要自己回去的原因竟又是想卖了她换前程。这个前程不是别人,正是伏原。

桓仪刚见到言郗那次,便将消息传给了自己父亲,桓家大伯一合计,直接去信给了族中。有些事或许桓仪不清楚,但桓家大伯是知道的。

桓家大伯跟着靖文帝南渡之后,族中传来消息,有凉州来的人打听桓五郎的消息,一开始桓家大伯还以为是幽州军觉得桓五郎的死有蹊跷或是只见过一面的侄子桓北安想回归家族。

一听是凉州的人在打探,心中升起疑惑,顺着一路往上查,却查到了伏原的头上。桓家大伯对族中长老说:“确定吗?是伏怀安?他查五弟作甚?难道当初十七娘跑去了凉州?还招惹到了伏怀安?”

“可不是嘛,我们的人一路查上去说,凉州境内到处是十七那个死丫头的通缉令,想必是狠狠开罪了伏州牧,他可不是个好惹得,这可怎么办啊,族中就你的官位最高,大朗可全靠你了。”

桓家大伯在建业担惊受怕了半年后,没有发现伏原要对付桓家的意思,正觉得现下最难得事情只有桓家的前程了。

不成想,自家儿子隔天就把前程送到了自己眼前。这才有了桓家不惜一切代价也要将言郗带回去的事情。

让言郗庆幸的是,桓家大伯做官多年对没有把握的事情没有透露出去,故而伏原还不知道她在吴郡的事情。

真的是这样吗?言郗没有想到的是桓氏为何能从凉州查到伏原,这件事本身就是伏原设下的圈套,就等着桓氏的人上钩。

这本也不是寻找言郗的办法,只是因为伏原一直没有寻找思路,那个时候益州的消息也还未传回。

单纯的他不好过,也不想要桓氏好过,直接安排了这个局,让桓氏族人也体会一下睡不着的感觉。

只是没想到,意外的安排居然有惊喜的结果。因为桓家大伯异常的举动,引起了暗探的注意。顺藤摸瓜,找到了言郗。

伏原收到消息的时候不知道该高兴还是悲伤,“真叫阿青猜对了。”

“什么猜对了?”元青走进上书房的时候恰巧听见了伏原的自言自语。

“说你猜对了她在临海。”说着将手上的信递给元青。

元青看完后,好一会儿后才说:“我可算理解阿九为何佩服她了。我现在也不得不佩服她。”

说完又对伏原问了一遍,“这上面说的是真的吧?”

伏原点了点头。

元青又从头看了一遍,边看边评价:“为了迎合南方文人的爱好,凿山这事她还真干得出来。桓家人还真是,不要脸起来是真的不要脸。蓝家认了做了女儿,是南方那个清流世家吗?”

“对,蓝启辰蓝老先生认了她做女儿,记在了族谱上。”

元青将信纸还给伏原,“你准备何时将她带回来?”

伏原愣住了,他也才刚得知她这段时间的近况,沉浸在找到她的喜悦中,还未想过他们一南一北,一东一西,隔着不同的国家,该怎样将她带回来的事情。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