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明枪暗箭 - 贞观长安小坊正 - 罪孽9999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202章明枪暗箭

第203章明枪暗箭

“孤听闻,雍州有白鹿出,是为上瑞。”显德殿中,李承乾眸子有一丝阴翳,慢吞吞地开口。“魏王,身为王叔、雍州刺史,你不捕获白鹿,为孤象儿所乐吗?”李泰出班,举象牙笏:“祥瑞之物,礼部有制:其鸟兽之类,有生获者,各随其性而放之原野。故,臣李泰不敢有违。”

“且,皇嫡孙为厥,象为庶,殿下不可颠倒嫡庶。”

李承乾干涩地笑了:“嗬嗬,原来这世间还有嫡庶么?”

李泰无言以对,很想给自己一个大耳刮子。

言多必失不知道吗?

扯什么嫡庶?

现在的自己,不就在挑战嫡庶的秩序么?

包括阿耶的皇位,不也是夺嫡得来的么?

阿耶掌握了话语权,当然可以宣扬嫡庶有别的理念,自己凭个什么?

难道说甩手退出争储?

嗬嗬,夺嫡是一场有始无终的战役,只有幸存者才可以获胜,输家能不死都是侥幸,不信请看伯父。

范铮轻叹。

李泰就是个书呆子,面对李承乾的一明一暗的陷阱圈,躲开了一个,却又跳入另一个。

用《三国演义》盛行的话说,非明主也。

也难怪朝中,绝大多数卿相不表态。

黄门侍郎、清苑县男刘洎挺身而出:“殿下所言,武德年故事乎?”

李承乾以嫡庶给李泰下套,刘洎以玄武门的传统破局。

子不言父过,太子,慎言。

刘洎是四品官员里,少有的、旗帜鲜明支持李泰的代表人物。

很遗憾,李泰这一系,一个普遍的特点,文采飞扬、不谙世事。

刘洎是少有务实的官员了,最后不也没了吗?

他说这话,就是一柄双头矛,既刺李承乾,也刺他自己。

铁憨憨。

皇帝听到这话时,心头会怎么想?

李世民当然不是一言不合、就要杀大臣的杨广,但心头多少会堵吧?

新仇旧恨累积多了,呵呵,你觉得李世民就不杀臣子咋地?

李承乾默然,竟是默认了这句话。

现在,又与玄武门有多少区别?

无非是激烈程度不如,双方都没有真正掌控军队而已。

没法子,雍州掌控府兵的权力,都被剥夺到十六卫了。

东宫,真正能打的也就太子左卫率、太子右卫率。

李泰这个左候卫大将军,事实上只有日常指令的权利,超出范围的命令,信不信相里干他们根本不理会?

真以为,李世民会留给他们重演玄武门故事的兵力?

就算他家两兄弟起兵,也不过是菜鸡互啄罢了。

程咬金目光闪烁,垂着手臂,眼皮耷拉,谁也不理睬。

糟糕透顶,老程的左屯卫,翊府中郎将居然倒向了东宫,这要出什么事,可是湿黄泥落犊鼻裈里,不是屎它也是屎了。

偏偏翊府中郎将日常操练、调动翊卫,还就在职司之内,大将军也无可奈何。

待陛下还朝回宫,得请将李安俨调离左屯卫了。他不离开左屯卫,就是老程离开左屯卫。

虽然李安俨当年在息隐王麾下名声不大,但程咬金知道,这厮还是有两下的。

当年息隐王李建成的麾下,文臣也好,武将也罢,那也是不差的。

时也,命也。

实际上,虎视眈眈的李承乾兄弟,谁也没法出手。

长安城中,名将大把,即便有两卫随驾去了洛阳宫,有部分兵力是驻扎在城外,可城中依旧有不少兵力的。

程咬金、李世勣之类的名宿且不说,右候卫将军梁建方、检校右候卫将军丘行恭,哪个不是狠人?

这也是李承乾虽然起了心思,却不得不按捺下来的原因。

十四个兄弟,虽然排第二的李宽早夭,老十二李简贞观五年薨,可还有另外十一个兄弟呢。

一个个人畜无害的面容,谁知道他们安的什么心肠?

斗归斗,监国才是李承乾的主要任务。

“昆明池斗门旁,有人堆土入湖,要填湖造田。”司农卿郭嗣本启奏。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