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8章作 - 贞观长安小坊正 - 罪孽9999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708章作

第708章作

敦化坊,喜气洋洋。

又一名官员出于敦化坊,性子较沉稳的坊正陆乙生,因首倡捐助登天军,被朝廷旨授为将仕郎。

对于官吏人数出众的敦化坊来说,喜虽喜矣,却不至于狂喜。

习惯了嘛。

对当事人陆乙生而言,感觉却完全不同。

县侯终究是念着当年鞍前马后的情谊,不以自身的名义捐助,而是让自己以敦化坊的名义捐助,首倡之功便落在自己身上了。

对范铮而言,区区首倡之功,于他不痛不痒;

于陆乙生而言,这便如兄长一般,正式有了一个官身,虽然只是文散官。

想想敦化坊当初跟随范铮的仆从,不管是孙九还是陆乙生,都捞到了一个官身。

多少人奋斗了一辈子,还在“吏”或“流外官”的身份上裹足不前,陆乙生就是管了一下本坊便能捞到官身,还有何奢求呢?

“县侯,嘿嘿。”

候在坊门处,见到范铮骑着黄栗细马归来,陆乙生的笑容,绽放得比娶亲那天还美。

范铮下马,嫌弃地摆摆手:“收收味,多大一个将仕郎啊!陆甲生那厮还是宣德郎了呢。”

陆甲生那标志性的肚腩,从武候铺显了出来:“又说本官坏话!哼哼,我的宣德郎是轻易得的么?那是托了弥勒教徒之福哇!”

说起功劳,陆甲生面现得色。

一百零八坊正呢,可就他陆大郎独占鳌头,高居宣德郎之位。

要知道,即使是去宣阳坊万年县衙,明府、赞府、少府都得和颜悦色,让陆甲生坐于他们一旁呢。

拍拍犹如身怀六甲的肚皮,陆甲生笑道:“二郎之事,多谢了。”

范铮呵呵一笑:“多大点事?陆乙生随我奔波了几年,也该有一个官身了嘛。”

陆乙生的笑容敛了敛:“县侯,虾蟆更夫抓获两名觊觎酒坊的贼人。”

范铮笑而不语,陆甲生翻了个白眼:“老规矩,腿打折,扔武候铺。”

旁人听了直笑。

只要他们没把人打死,谁能说声不对?

扔给武候铺,则是给武候们一个功劳,相互示好,日后武候们对敦化坊之事也多上心一些。

陆乙生嘟囔:“上次太医署来取酒精之事,不了了之了么?”

别说陆乙生气量不大,他也曾经受过姜茯苓恩惠,难免会有倾向。

范铮苦笑:“你以为世间的事,非黑即白?姜茯苓之事,确实弄倒了一批人,可哪里不都是跑了穿革履的、抓了穿草履的?”

看到陆乙生忿忿不平的样子,陆甲生飞了他屁股一腿:“瓜皮!要是有人攀咬到县侯,你不得挺身而出,先顶住再说?”

范铮飞起一脚,踢到陆甲生屁股上:“怎么说话呢?不盼着我点好?”

陆乙生恍然大悟。

难怪那些世家千年不倒,原来是顶缸的人多啊!

范铮没细说的是,姜茯苓事件,涉及的不仅是太医署,种种迹象表明,许多药行、医馆都可能涉及。

连姜茯苓本人都只是逮了两个倒霉蛋出气,没法再细究下去了。    本来同行就是冤家,太医署有酒精使用的消息,就足够让人觊觎了,你还真能把长安城的同行都抓了不成?

更让姜茯苓窝火的是,操作这些蝇营狗苟的勾当,其中居然还有姜氏药行的人。

衣食无忧的姜茯苓勃然大怒,当众宣布金盆洗手,从此相夫教子。

法不责众,就体现在这里。

就算是永徽天子追责,最后也只强行关闭了涉事最深的那家药行,抓了几个人到大理狱体验生活。

酒精是各家的刚需,为此不惜铤而走险,但产量就是个巨大的瓶颈。

不说敦化酒坊的设备、生产能力问题,就是生产酒精的粮食,也限制着做大做强。

在关中粮食普遍紧张的前提下,能让敦化酒坊继续造酒精,已经是朝廷最大的善意了,扩大规模的粮食,打哪儿来?

陆乙生恨恨地踢了一脚坊墙,不知道这一肚子气该咋撒。

年轻人呐,还残存着那点可怜巴巴的正义,殊不知在这世上,最不值钱的就是正义。

范铮笑了笑,拍拍陆乙生的肩头,转身回侯府了。

或许,这个世界上,总需要存在一些为正义犯傻、执着的年轻人,不然世间的光线太过灰暗,不是吗?

——

“阿耶,耶耶不听话!”

范鸣谦撅着嘴,跑过来告状,一脸委屈。

范老石的身体,自上次痊愈之后,体质差了许多,舞枪弄棒的事也只得停了。

但是,范老石又闲不住,于是在府内花坛开辟了点菜地,种菜。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