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9章遣唐使 - 贞观长安小坊正 - 罪孽9999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699章遣唐使

第699章遣唐使

范某懒散地靠在椅背上,浑身软得仿佛没骨头。

每个月总有那么二十七天不想做事啊!

仗着公廨钱充裕,小食不断,石傲饼都快玩出花了。

饼中掺羊肉、猪肉、鸡肉,什么口味都试过来了,范铮才发现,自己果然是个俗人,居然是猪肉口味最对胃口。

山猪吃不来细糠哟!

倒是衙中的食手省事了,照常人的饮食侍候就是,堂尊的口味与一般人相差无几。

出使新罗册封金春秋的活,丢给了一名从八品下典客丞。

吃泡菜的好事,范铮无福消受。

反正不可能出任何意外,范铮也懒得花心思去管。

至于金春秋可能送的新罗婢,范铮表示不眼馋。

新罗小娘子除了听话,正经姿色……你猜猜后世新罗为什么擅长动刀?

“堂尊,倭国遣唐使吉士长丹、副使吉士驹朝贡。”

咦,居然又来了。

因为送第一批遣唐使,发生了高表仁争礼事件,大唐与倭国的关系是很冷淡的。

不肯受我册封、行臣子跪拜之礼,光想着捞好处,美的你。

哦,当日的倭国留学僧惠云,还是少数死于范铮手下的倒霉蛋。

故而,范铮也不想理会遣唐使:“典客署自行处置便罢。”

什么档次,也想劳动堂堂鸿胪卿?

穆古支支吾吾地掏出几张密密麻麻写满了小楷的纸。

这是遣唐使团随行人员名单。

留学僧有道严、道通、道光、惠施、觉胜、弁正、惠照、忍、知聪、道昭等;

留学生有巨势药、冰连老人、坂合部石积、高黄金等。

总计要留大唐一百二十人。

冰连老人并不老,他的名字就是“老人”。

虽然与倭国关系很差,但没有合适的理由,还真没法拒绝这些留学僧与留学生。

万邦来朝,天下中心嘛,气度得有,得容许别人打秋风。

范铮腹诽,这叫要风度不要温度。

虽然在贞观朝驱逐倭僧了,但永徽朝,你还不能无故拒绝了遣唐使。

简单地说,倭僧事件尚升不到长期影响邦交的地步,还不如高表仁争礼呢。

再怎么懒散,范铮也得给倭国敲一敲警钟。

范铮高坐,要朝朱陪同,却主打一个陪伴。

原因无他,大唐对倭国的了解太少,也就一个高表仁正式出使过倭国。

包括《旧唐书》里,内容都不太准确,“其王姓阿每氏,居无城郭”,是明显的错误。

倭王一系自称为天照大神之后,故无姓氏。

城郭问题,除了藤原京,还有难波津也是大城。

但是,藤原京的正式建造晚于高表仁赴倭时期。

“倭国孝德大王遣外臣吉士长丹、吉士驹,向大唐献上极品北海道珍珠十颗、银马一匹,祝天可汗圣安。”

吉士长丹的姿态放得很低。

老实说,他对高表仁争礼一事也是一肚子意见,区区一个跪拜礼而已,当时的舒明大王非要死倔着不从,导致损失了多少利益!    “你们国都是在飞鸟还是搬了?”

范铮漫不经心地问道。

吉士长丹瞬间警觉,鸿胪卿为何对倭国动向如此了解!

“禀鸿胪卿,我孝德大王自登基起,便移国都到难波城。”

孝德大王登基即移国度至难波长柄丰埼宫,年号大化,永徽元年改年号为白雉。

曾经炙手可热的苏我入鹿,因从弟苏我石川麻吕的背叛而灭亡,苏我石川麻吕又因从弟苏我日向诬告而无奈自尽。

这,大概就是报应吧。

所以,苏我氏没落,倭国的权力渐渐集中于朝廷之手。

迁都于难波(大阪),最大的好处在于,难波是一个巨大的海湾,商业繁荣。

孝德大王废除了连、国造、伴造之类的官职,以模仿大唐的太政大臣、左大臣、右大臣等官职替代,土地收归国有,收租庸调,改丧葬制度。

倒不是说孝德大王就如何厉害了,他不过是照着大唐的作业抄答案罢了。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