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4章鸿胪
第654章鸿胪
除了将军职司,能安置范铮为实职的地方不多。
范铮必须留为京官,至于以后是否外放,再说。
范铮明显表现出对武职的抗拒,倒让年青的永徽天子松了口气。
虽说范铮是掌控飞骑的最佳人选,可正如范铮所言,皇帝也得担心飞骑成了范家军。
樊胜这个人嘛,功劳勉强够,又是真正的纯武人,没那么多花花肠子,易于控制。
虽说樊胜与范铮多少也有点瓜葛,却是细枝末节了。
“太尉以为如何?”
永徽天子仿佛终于想起长孙无忌,转头问道。
长孙无忌对范铮还略忌惮,对樊胜并不在乎。
纯粹的武将,他这一生见多了,了不起就是骄横跋扈一点,好拿捏。
君不见安禄山何等狂妄,尚言李林甫在世,他绝不敢反。
“臣以为,樊胜可以考虑,先走政事堂一议,再过兵部吧。”
有这句话,樊胜的前程十拿九稳了。
但是,怎生安置范铮,却成了一桩头疼事。
六省里头,内侍省主官内侍仅仅从四品上不说,还需要练《葵花宝典》,打死范铮都不去。
对范铮来说,工具可以不用,但你得有啊!
秘书省就太搞笑了,管邦国书籍之处,范铮能干嘛,借着书入眠吗?
何况,秘书省所辖,要么给人写碑文,要么给朝廷看天文。
干不了,一点都干不了。
殿中省专一负责帝王的衣食住行药,主官殿中监一般是宗亲身份,范铮还差了点。
至于权力中枢的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醒醒,范铮还没那资格。
御史台的主官是御史大夫李干祐,老上官了,不说有没有这个能力胜任,就问范铮有这面皮去夺么?
六部之中,吏部就别想了,把握官员升迁之地,花花世界乱人眼,但凡把持不住,能唱“菜里没有几滴油”都是幸运的。
户部高履行正混得风生水起,礼部老奸佞许敬宗把持着,兵部崔敦礼、工部阎立德,哪个不是大佬?
刑部就更别想了,实施、修正、补充律法之地,安置人犯及蕃户、杂户、杂伎,各城门、关出入审籍,掌句(疑通勾)诸司百寮俸料、公廨、赃赎、调敛、徒役课程、逋悬(欠租税)数物。
偌大的利益在那里,谁舍得分给范铮?
太常寺别说是江夏郡王李道宗坐镇,就是他愿意扔给范铮,范某也不懂祭祀、陵墓、声乐、歌舞、占卜。
卫尉寺、宗正寺,要么是有点宗室、宗亲身份,要么是帝王与朝廷俱无疑的身份,比如尉迟宝琳那坏怂。
光禄寺范铮也去不了,他懂不懂摆酒宴不说,泰山杜侃为良酝令,就注定没法同衙。
太仆寺萧锐坐镇呢,且范铮真不懂畜牧行当,怕把马给养死了。
挑挑捡捡时,右卫大将军、鸿胪卿、毕国公阿史那杜尔起身叉手。
“臣阿史那杜尔,身兼右卫与鸿胪寺,然精力有限,不能面面俱到,请陛下免了鸿胪寺职司。”
看看,多识相!
迁右卫大将军是其自请殉葬昭陵未果,永徽天子迁之以示恩宠。
阿史那杜尔四旬有余,虽骁勇善战,多少是伤了身体,妻衡阳长公主之薨也让他略为消沉。
衡阳长公主陪葬昭陵,这才是阿史那杜尔当初请求殉葬昭陵的原因之一。
反正,娃儿阿史那道真在左骁卫也蹭了个翊府右郎将,前程有了。
多番征战而归、还得如程咬金这混世魔王一般长寿的不是没有,但比例相当低。
真正的战将,往往如贞观天子,五旬上下就寿终了。 鸿胪寺掌宾客与凶仪。
永徽天子把眼望向长孙无忌,太尉嗤笑:“长孙涣技只凶仪,得一少卿已是心满意足,还敢奢望什么呢?”
倒不是长孙无忌大公无私,问题他家二郎就胜任不了鸿胪卿的职司,于宾客这块一无所知。
更重要的是,蕃邦封建时,鸿胪寺应遣人受册往其国。
外出的风险是很大的,人家不噶腰子,噶脖子。
儿行千里,不止母担忧,父也会担忧的。
千金之子,坐不垂堂,长孙无忌的娃儿配得上这说法。
苍老的令狐德棻颔首:“华容侯对于番邦形势,还是很有了解的。”
范铮倒也没再推辞,顺势接过了鸿胪卿的位置。
理由很简单,这个位置,可以合理合法地对番邦形势指手画脚、可以暗戳戳地使坏。
永徽天子对自己能顺利安置范铮感觉满意,这才是皇帝应有的权势嘛。